王绍旭
摘要:学困生是班级中的一种特殊学生群体,他们的智商水平与普通学生没有什么差异,可是学习成绩却明显低于同年级的学生。这类学生普遍自律能力不高,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作业也大多应付。在教学中将学困生转变成普通学生,让他们喜欢上学习是每个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很有难度的工作。而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在教育体系中的兴起为学困生转变带来了新的方向。本文就从微课角度出发,浅谈微课对学困生在初中数学上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教学;学困生;积极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进入了千家万户。在此基础上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在教学上也展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微课作为微学习的一种,将初中知识碎片化,对数学知识进行针对化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要点。微课的兴起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平台,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和便利。总体来说,微课对学困生会产生以下几种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学困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意识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影响着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还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在初中时期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培养。而数学作为初中时期重要的自然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难度更大,在校时间的数学教学很难让学生完全掌握数学知识。而微课可以将数学知识进行细化,为学生呈现碎片化的知识,学生可以不断的暂停、倒退去熟悉自己不太理解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主学习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二、关注学困生个性化发展
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在不同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是不一样的,而现阶段的社会对个性化人才很注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却在教学中渐渐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初中生是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长大的,这一代的初中生对电子阅读是很感兴趣的,但是他们又很难将所有的内容都读完,这不仅枯燥还浪费时间。而微课将课本知识进行汇总和细分,可以让学生在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内了解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同时微课依托大数据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找出不同时间段内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三、为学困生提供学习的平台
微课的兴起为数学教学添加了多样性。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微课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汇总,通过情境化教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开放式教学方法,将题目的不同思路展示给学生,节约时间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而这些观察、思考、探究都可以优化学困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困生的发展。
四、为学困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现代教育注定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无法获得足够多的时间去巩固自己学过的知识,所以才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但是初中数学对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后自己摸索还是很难理解,这时学生就会跳过这个难点,而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不够连贯,妨碍后续的学习。微课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将各种知识点都集中在了一起,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的知识可以在课后借由微课进行巩固和学习。同时微课教学可以给学生一种较为放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也更能吸收进知识。
五、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诱导因素,学生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决定这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程度。但是数学向来就是一种很枯燥的学科,要想在短时间内将数学知识全部掌握就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记忆。但是初中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让学生整天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学生会很快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的感觉,而这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虽然教师一直在致力于消除学生的这种情感,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传统教学很难达成目标。而微课形式多样,以视频为主要的方式,将知识点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负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为学生展示水位的变化和汽车的行驶,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同时思考“如果表示有相反意义的量”这样的问题,再为学生进行负数的介绍。这可以加深学生对负数的印象,也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初中时期很重要且影响着学生日后发展的一门学科。学困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对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课渐渐进入数学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学困生带去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在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也推动着初中数学的发展。同时微课教学虽然有优势,但是微课视频毕竟有限,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微课选择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科学的进行微課教学,实现教学任务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冯丹. 浅议初中数学微课对学困生的积极影响[J]. 神州旬刊, 2016(10):24-24.
任建虎. 初中数学微课对学困生的影响研究[J]. 学周刊, 2016, 24(2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