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龙
摘要: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说明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呢?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動探索,自主创新点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下面,我就这方面谈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动学习 解决问题
一、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让学生畅所欲言。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制约,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思维去做,学生被“格式化”,成了一台台接受知识的“机器”。这种教育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必须打破这种教师“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为此,教师在工作中要真挚地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做到既是他们的老师同时也是他们的朋友。教师需要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习主动学习。我在教学中总是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即使他们的意见不正确,也容许她们辩解,给他们理解和改正的时间和机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加持宽容的态度。渐渐地,我的宽容不但让学生乐于分享信任和快乐,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因此爱上了我的课,他们在课堂上使学生感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创新。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把一堂课有声有色,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通过交流、讨论、理解知识的发现和探索过程、了解知识产生的由来,即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收获学习的幸福。例如:我在教学《瀑布》这首诗歌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许多瀑布图片(包括远望、近观),并配乐朗诵这首诗歌。为了营造这种氛围,我让学生全体起立,在激昂的乐声里,在动人的画面前,激情朗诵。那节课上学生们激情澎湃湃,兴趣盎然,快乐无穷。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应该让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兴趣,给孩子们一片快乐的天地。放飞心灵,给孩子们快乐的时空。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让课堂摇曳生姿,充满欢乐。
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学生缺少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导致的结果是培养出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随着全国高效课堂的推行,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把教学活动安排在一个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自觉的思考问题,主动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秋天》一课时,我制作了树林落叶飘落的动画课件。一开始上课,我就播放课件,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想象描写描写秋天的比喻句。很快,他们的学习兴趣便激发了,他们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了情感的波澜。学生的心与课堂在一起,学习有兴趣,学习有成效。
四、激活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草船借箭》一课,最具探究价值的词语就是“神机妙算”。我在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教引导学生直入探究主题:“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具有探究价值?”“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用心体会。”集中了这一探究目标,辐射全文,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僵化的章法讲解”的传统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课堂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氛围的形成,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究新知的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总之,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学生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谷静. 小学班主任角色扮演的专业发展基础研究[D].延边大学,2017.
[2]孙世丹.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