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冬梅 刘茜
摘要:成人眼中的数学是严谨、准确和科学的。而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对于数学世界的看法与成人相比存在很大不同。为此,我园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设计了层次多样的数学区域游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帮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在与操作材料及同伴的互动中,获得有益的数学经验,打开数学世界的大门。
关键词:区域游戏 自由规则 内在需求 发展成长
数学是一种高度结构化,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抽象符号系统。一提到数学,大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严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想到的是冗长的数字和复杂的运算。而幼儿园的孩子和数学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其实,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只是他们忘记了最初的自己是怎么走进数学世界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数学认知方面有三大目标,分别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以及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为此,本园教师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设计了层次多样的数学区域游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帮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在与操作材料及同伴的互动中,获得有益的数学经验,打开数学世界的大门。透过区域游戏,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眼中的数学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数学并非来自宇宙,它离我们很近
意大利数学家伽利略曾说过: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但在孩子们眼中,数学并非来自宇宙,而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比如一颗糖果、许多玩具,比如圆圆的球、方方的砖,比如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或者每天来园乘坐的几路公交,等等。杜威指出,学科知识并不是一种要求儿童去吸收的外部知识,而是那些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有聯系的知识,这些知识应是儿童目前生活经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小班数学区域游戏“上楼梯”就体现了这点。孩子们每天都会上下楼梯,最下面一层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比比谁上得高,上到了第几层?老师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利用他们初步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了数学区域游戏“上楼梯”。游戏玩法:两名幼儿去好朋友家做客,每个好朋友住在不同的楼层,幼儿掷骰子(骰子有物和点数两个层次),掷到几就在纸盒做的楼梯上往上走。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区域游戏就像打开数学世界的一把钥匙。在小班孩子们眼里,数学离我们很近,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区域游戏中。
二、数学不是任务,是有趣的游戏
为什么小班数学区里有的材料孩子玩一次就不再选择,而有的材料却很受追捧,一周两周热度不减?原因是在小班孩子眼中数学不是任务,不是简单地完成操作,而是伴随故事情境的有趣游戏,如小班数学区域游戏“毛毛虫找身体”。最开始,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幼儿取出点卡或数字卡片,然后根据卡片上的数字给毛毛虫贴上相应数量的身体。游戏材料制作得很精美,每一只毛毛虫都画上了不同的表情,身体也刷了一层亮丽的颜色,但是材料刚投放进去的时候只有几位幼儿尝试,之后便无人问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怎样改进孩子们才会喜欢呢?我们反思:该游戏操作性较强,缺乏趣味性和层次性,幼儿操作完成后发现没有发展空间就会丧失兴趣。园内教师们集思广益,从游戏“贪吃蛇”中获得了灵感,调整了游戏目标和玩法:按照颜色、形状、大小形状三个层次给毛毛虫找身体。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任务卡进行游戏,还可以升级游戏难度,增加挑战性。另外,我改编了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给孩子们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还改变了毛毛虫头的呈现方式使之更加灵活。经过几次改动,“毛毛虫找身体”的游戏性大大增强,人气也明显增加,还出现了两人合作玩、交替玩等不同玩法。在孩子眼中,当数学成为一项枯燥的任务时再精美的材料也没用;相反,数学应该是有趣的游戏,孩子们一起在玩中学本领,在学中做游戏。
三、数学需要小手,还需要眼睛和嘴巴
小班幼儿思维还存在直觉行动性,认知活动仍然依靠动作进行,在几次数学区域游戏过后,许多孩子都切身体会到在数学世界中不仅需要小手,还需要眼睛和嘴巴等器官。如游戏“绿色苹果在哪里”,这是一个有关空间方位的游戏,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的游戏。托盘中有五个红苹果和一个绿苹果,一个小朋友把苹果分别藏在操作板上六个不同颜色的小口袋里,然后用语言描述绿色苹果的方位,如绿色苹果在红色口袋的上面(下面、里面)等,另一位小朋友根据提示找出绿色苹果藏在哪里。幼儿在这个数学区域游戏中不仅要动小手来藏或者找,还要用眼睛分辨口袋的颜色,用嘴巴描述绿色苹果的位置,用脑袋思考怎样描述或者对提示做出反应。集多种感官参与一个数学区域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有效激发幼儿对于数学的兴趣;而语言在游戏中的运用也能刺激幼儿进行逻辑思考,帮助幼儿完善和巩固正在形成的数学概念。因此,数学世界里所有的感官都要各尽其用,一起尽情舞蹈。
四、数学里有自由,更存在规则
数学世界里是自由的,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进入,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游戏材料以及喜欢的玩伴,当单独游戏时还可以自由决定材料的玩法。但它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如数学区的标志提醒幼儿游戏材料玩好要放回原位。错误控制也是一种隐性的规则,告诉幼儿怎样操作才正确。一次数学区域游戏中,两个小女生娜娜和西西正在玩“绿色苹果在哪里”的游戏,原本两个人一藏一找轮流来十分和谐,但是某一局结束后,娜娜仍然想扮演藏的角色,于是她打破了轮流来的规则又藏了一次。西西不开心了,她说:“这次该我来藏,我们一人一次,你刚才已经藏过了。”娜娜不同意,执意要接着藏苹果,结果女孩西西生气地退出了游戏。可是游戏要两个人才能玩,失去了玩伴游戏中止,娜娜显得有点难过。这时,数学区的孟孟放下手中的玩具说:“那我来陪你玩吧。”我心里想娜娜还会想一直藏吗?于是在一旁默默观察。游戏又正常开始了,娜娜主动对孟孟说:“我们轮流藏一人一次吧。”可见,数学世界里有自由也有规则,规则不能被轻易打破,打破规则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小班幼儿眼中的数学世界是自由与规则的结合,可以自由自在地探索,但也要遵守游戏规则。
五、打开幼儿数学世界,老师做什么
孩子眼中的数学来源于生活,依托有趣的游戏,能够多感官参与,是自由与规则的结合。教师看到了孩子眼中的数学世界,又该做些什么呢?
1.聚焦行为,从孩子的角度设计游戏
教师觉得好玩的孩子不一定觉得好玩,教师觉得简单的孩子可能没达到那个水平,想法和实际总是会有差距的,当教师想为幼儿设计一个适合的区域游戏时,请聚焦幼儿游戏行为,认真观察孩子的想法、兴趣爱好等。比如在小班数学区域游戏“小小铺路工”中,教师认为地垫图形嵌板需要考虑颜色和形状两个维度,比纸板嵌板单独一个维度更难,所以选择把纸板嵌板放在前面。事实证明,在幼儿操作过程中,纸板嵌板因没有颜色,数量又多,反而成了难度大的一环,甚至因图形过多而削弱了幼儿游戏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反馈,教师立即对游戏做了调整。以幼儿为本,孩子的游戏就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给幼儿发表意见的话语权。
2.俯下身子,倾听孩子们的游戏需求
由于幼儿独特的视角,他们总能发现大人们不太在意的地方,因此,老师们在幼儿做数学区域游戏时要俯下身子,倾听幼儿的需求、疑问和建议,作为下次调整的突破口。在最初孩子们刚开始玩游戏“小小铺路工”时,地垫嵌板和纸板嵌板是接不上的,小动物也没有家,只有两个简陋的盒子。一次游戏的过程中,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路铺不上,中间会断开。”听了他的话我才发现平日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图形上,并没有在意小小铺路工的路是断开的两截。后来,我们在纸板背面安装了一个地垫的锯齿边,两条路终于可以接起来了,小朋友们都很开心,他们觉得这样小小铺路工的任务才算完成。俯下身子聽听孩子的声音,关注孩子的游戏需求,在必要时提供支架材料,有助于数学区域游戏的完善。
3.反思提升,促进孩子在发展区成长
在数学区域游戏中,教师要“搭好平台,备好材料,退后一步”,学习做一个安静的观察者、热情的鼓励者。耐心等候、反思提升、适时指导,树立“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让幼儿自己依靠材料探究,或者和同伴共同学习,在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真实发展水平,这样老师的指导才能建立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之上,幼儿才能获得内在的成长。
小班孩子眼中的数学世界是简单纯粹的,也是新奇有趣的,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区域游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氛围,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打开幼儿的数学世界,为其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