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灵玲
【摘要】写作与阅读一直是语文的重中之重,二者联系密切,后者是将知识吸收并储存,前者则是将储存的知识转化并表达出来,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前者则是后者的衡量标准。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要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创建出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 写作 读写结合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写结合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1921年时,相关的规定《小学校教则》中就指出作文要与读本结合,即写与读结合。这种观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仍在延续,且近些年,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推进,读写结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语文教育在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且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其创造精神。”为此,必须拓宽读写结合的内容、途径和方式,使读、写结合更加生动、活泼起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充分地显现出来。随着语文教学实践的开展,读与写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二者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人们开始意识到二者结合的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读写结合进行介绍,望有所帮助。
一、传授学生阅读与写作方法
(一)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方法
在进行教学时,很多教师都会鼓励学生多阅读书籍,但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导致其在阅读时往往无法抓住重点,经常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有些学生甚至会因此而对阅读产生厌恶情绪,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阅读书籍外,还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就目前来看,阅读的方法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泛读,泛即为广泛、广博,这种阅读方法的速度较快,是对文章大体内容进行了解的一种方法,因此,应该注重阅读的数量;另一种则是精读,这种阅读方法与泛读是相对的,是指阅读时既要掌握文章的大体意思,同时还要掌握笔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况,其要求较高,必须要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通常来说,“四读”法很适合精读。所谓“四读”,即是指读四遍文章,每次读时的要求也不一样,第一遍要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遍要细致一些,找出文章中给人深刻印象或关键的词句并划出来,第三遍则要重点朗读所标记的词句,并思考这些词句的优点,第四遍则要带着感情朗读这些词句,最好可以做到背诵。
(二)强化课外阅读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但其内容与数量毕竟有限,所以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积累,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了保证课文读本的质量,选择读本时要与本学期的课文内容结合,例如,在学习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时,学生通过对该篇文章的阅读,会了解居里夫人执著探索精神、为科学献身、淡泊名利的人格美。教师可以该篇文章为基础,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名人的传记,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时,学生必然会对动物产生一定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毛毛虫的蜕变》《蚂蚁的哲学》等文章,扩充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并激发其对大自然的热爱。有的学生家长,给学生所买的书籍往往为作文类,内容过于狭窄,要知道阅读是没有局限的,除了书籍外,报纸、杂志,甚至是电器的说明书都可以进行阅读,只要用心的阅读就是积累的过程。
(三)做好读书笔记
由于小学生的记忆能力较差,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书籍的内容与感受,在进行阅读后,要做好读书笔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累量,同时学生可以随时翻阅,进而加深印象。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则有着不同要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是将一些其认为好的词句记载下来,而四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记载一些段落甚至文章,同时可以将记载内容由教材中的文章拓展到课外读物,另外还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感想,而高年级的学生则以读后感为主。
二、扩充并完善训练形式
(一)模仿句式
文章是由多个句子所构成的,相比于词,句子更能表达作者的感受与思想,留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加强句式的练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反复诵读优美的句子,并模仿其句式,将其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如,在进行《新型玻璃》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文章中有两个句式“可以……可以……也可以”“即使……仍……”这种简单的句式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规范且连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多采用这类句式。
(二)模仿段落
在句式模仿练习完成一阶段后,教师可以适当加深训练的难度,即让学生模仿段落,使文章更加层次分明。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现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掌握段落的概念与作用,并逐渐提高其构段能力。通常来说,段构的形式有很多,如总分、并列、因果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含有该类段落的书籍,并让学生在写作时加以模仿。
(三)扩充练习
很多文章为了突出主题或为了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会采用一些留白的方式,部分文章则会对一些次要内容一概而过,仅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描述。这种留白,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想象并补充,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与想象能力。例如,在进行《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文章中主要对父亲进行了描述,而对儿子--阿曼达则仅有几句话,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儿子的角度来描述在父亲进行36个小时的挖掘时,他的感受、神态、心理活动等。
(四)续写练习
所谓续写,就是结合原文的内容,按照原文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写作,将原文进一步延伸,写出新的文章来,要想更好的完成续写,学生必须要熟读原文,并将其中的故事情节熟练掌握,同时叙述人称与角度都不能改变。这种练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联想能力与想象能力,同时还可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学习到原文的写作角度与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五)缩写练习
在进行作文写作时,通常会有字数上的要求,字数不可以少于要求,同时由于试卷的篇幅有限,也不可以超出太多,因此,学生要想在满足字数要求的同时,又能夠将想要描述的事件或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完整的体现出来,就必须要抓住写作的重点与主体,即文章要精简。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该方面的联系,如缩写课文,五年级的课文中有一篇文章为《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为叙述文,篇幅较长,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缩写,并要求学生缩写到一定字数,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分析能力,使学生可以抓住文章的重点,对其今后阅读与写作均有很大帮助。
三、阅读与习作创作相结合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学会欣赏美,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充其积累,对学生今后的写作有着很大帮助。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想使得写结合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教师要开展多种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组织语文写作方面的竞赛、让学生自己设计黑板报等。利用这些方法,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由课内转向课外,并进一步深入,进而提高其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各种书籍后,可以模仿书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尝试创作,慢慢锻炼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这样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发表学生自己所知道的地球环境污染,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的话写下来,有些是电视上看来的,有些是看书看来的,有些是自己看到的,上完那一课,还让他们自己编一个有关环境污染的故事,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才,还锻炼了他们的阅读习作能力,在写作时,还调动了他们平时的阅读的储备量,让他们体验成功,增强他们阅读和习作的动力和信心。
四、总结读写经验,挖掘内在潜能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与水平,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引导学生进入读写结合的捷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便适应迅速生长的“读写萌芽”。
语文教学如同一座大花园,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而阅读和写作则是这座花园中最鲜艳的“花朵”。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这两朵“花”巧妙地放在一起,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