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与小学教学策略

2019-09-10 07:22范华兵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模型建模

范华兵

小学教学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开始阶段,影响着他们一生的发展。数学则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不少小学数学教师都在尝试应用“数学建模”的教学策略,且效果不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教学策略,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数学建模”是把知识和生活情境融为一体,借助于数学模型的建立、解释和应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吸收与消化数学知识。在小學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建立需要学生以充分认识事物规律为基础,使其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推动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比如,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生活化问题,教师可结合相遇问题指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那么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本道题目看起来较为复杂,教师指引学生仔细分析之后,使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与相遇问题建立“数学建模”,帮助他们将解题思路理清。具体解题过程如下:小张的速度为:[6×(40×3÷60)-2]÷2=[6×2-2]÷2=5(千米/小时);小王的速度为:(6+2)÷2=8÷2=4(千米/小时);所以答案为: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分别是5千米/小时和4千米/小时。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行程问题建立“数学建模”,使其学会透过题目描述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所在,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并理清解题思路,通过深入研究此类数学问题的规律,最终高效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应用生活情境,锻炼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作为一种常规教学模式,主要以生活化现象为切入点,引领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使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会运用数学眼光分析和研究生活问题,采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应用数学建模教学策略时,教师应当深入发掘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连接点,科学引用生活化情境,给予他们真实的情境体验,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池塘抽水现象创设情境:有一个养鱼池塘,需要全天24小时都开着灌水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水中的氧气充足,需要对整个池塘的水进行更换,使用4台抽水机进行排水,将水抽完需要40分钟;假如使用5台同样的抽水机进行排水,30分钟可以将水抽完。问题:如果想使用24分钟把水抽完,则一共需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在熟悉的生活化情境中,学生知道池塘抽水的同时有进水,据此快速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题目内容得知:4台抽水机将水排完需要40分钟,每台抽水机40分钟抽水 ,5台抽水机将水排完需要30分钟,即每台抽水机30分钟抽水 ,每分钟的排水量为(4×40-5×30)÷(40-30)=1,10分钟的抽水量是:24+4×40-40=24+160-40=144,那么10分钟抽完水需要的抽水机台数为:144÷24=6(台)。如此,教师通过设置这种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有的条件虽然没在题目中说明,但是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发现隐含条件,即为抽水和进水是同时进行的,可据此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增强对数学模型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结合教学目标建立“数学建模”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知识程度有着显著差异,在运用数学建模教学策略时,教师需处理好教学对象和数学建模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使其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且可以做到灵活使用。诸如,小学生对生活中的长方形、平面图、立体图和线段图较为熟悉,教师可引领他们结合图形建立数学模型,联想对应的数学关系。题目如下:一辆汽车从A地行驶至B地,来回一共需要20个小时。其中汽车从A地至B地所需的时间是从B地至A地的1.5倍,汽车从A地至B地的行驶速度要比从B地至A地慢12千米/小时。求这辆汽车在A地和B地之间一共行驶的距离?学生通过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得出从A地至B地用的时间是12小时,从B地至A地则用8小时,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分析,建立如下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中,汽车的行驶速度和时间利用长方形的长与宽来表示,对应的是长方形面积大小就是AB间的距离。由于来回距离一样(如图),中两块阴影部分面积相同,①的面积是12×8=96,②的面积为96=(12-8)AE,得出AE=24,即AB=24+12=36,那么AB间的距离是36×8=288,汽车一共行驶576千米。上述案例既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又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相吻合,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固有的知识储备,使其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明确的解题思路。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数学建模”策略,教师可引领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至实际问题解决中,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建模数学模型建模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经历中发现在探究中建模
思维建模在连续型随机变量中的应用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费马点”数学模型在中考中的应用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