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红稳 许慧
【摘 要】“画句—圈词—品情”,是阅读教学中理解文本内容的一种方法。文章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的教学设计为例,具体说明其运用流程,旨在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文本审美意蕴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学习方法;动词教学;审美意蕴
【作者简介】戴红稳,文学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学科专业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中小学语文教学;许慧,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6级在读本科生。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2019年度研究项目“崇左市小学语文教学名师课例研究”(msyjjzx2019A01)
一、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者描绘了三个生活场景,一是兄弟俩在草地上通过“跑”“喊”“吹”等动作呈现玩耍蒲公英绒毛的快乐场景,“一本正经”“假装打哈欠”等情态描写使兄弟俩的开心和调皮跃然纸上,非常富有童心童趣。二是“我”(哥哥)无意中“发现”“看见”草地会“变”色(早中晚颜色不同)。三是“我”“来到”草地“仔细观察”,从蒲公英会“张开”与“合拢”中,找到了草地变色的原因。三个场景中描写孩子玩耍、观察、思考等关键词句,尤其是字里行间的一系列动词,一方面渗透了“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以及“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单元主题,另一方面流露了文本意蕴——孩子玩耍时的愉悦,以及观察有所发现时的惊讶与振奋之情。文章以儿童视角观察草地和蒲公英,展现了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从多个角度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系列动作生动传情。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笔者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蒲、英、耍、欠、钓、拢”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耍、欠、钓、拢”等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合拢、张开”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表达高兴愉悦之情时,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用具体可感的一系列动作“跑”“喊”“吹”“发现”“仔细观察”“来到”来表达。
4.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明白只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理解关键词句(系列动词与情态副词)表达情意的作用。
2.体会兄弟俩玩耍蒲公英绒毛的愉悦之情,以及“我”找到草地变色秘密时的喜悦与振奋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一)依据学情制订教法学法
《金色的草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充满童心童趣,为孩子喜闻乐见。在教学上,教师若辅以合适的教法学法,教学将事半功倍。首先,三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求知欲旺盛,易于接受新的学习方法。其次,三年级学生从被动依赖式学习逐步向主动自主式学习过渡,教师选择的教法学法应合乎学生的认知特征,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三年级学生感性认识胜于理性分析,若从“结合生活理解词义”“佳句品读”等具体直观、形象可感的方法入手,有利于他们领悟文章主旨,提升抽象概括能力。最后,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正处在从字词句向段篇过渡的时期,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联至关重要。基于上述分析,笔者选择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一是“扶—半扶—放”;二是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学法:一是“画句—圈词—品情”;二是佳句品读。
(二)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
1.教是为了不教
就阅读教学而言,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后能独立去阅读。本课教法的着眼点是“扶—半扶—放”。在执教第二自然段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画句—圈词—品情”的阅读方法(“扶”),然后让学生尝试将该方法运用到第三自然段中,并加深对这一方法的认识(“半扶”),最后将学习该课的方法运用于其他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这种方法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合乎学生的认知特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能力的训练
本课学法的着眼点是“画句—圈词—品情”。《金色的草地》的作者在表达高兴愉悦之情时,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具体可感的“玩耍”“观察”“发现”等画面表现出来。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做法就是抓关键词句,在“画句—圈词—品情”中理解文本的审美意蕴。
3.渗透三年级“年段”特点
三年级是阅读学习从字词理解逐步向掌握句子与句子关联过渡的时期。因此,教师在执教第二自然段时,渗透“在草地玩耍”和“具体怎么玩耍”句子之间的关联;执教第三自然段时渗透“草地变色”与“变色的原因”句子之间的关联,为认识构段打下基础。
三、教学过程
本课内容安排2个课时。第1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第1点,即学习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2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第2点和第3点。以下是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字词
会认、会写课文生字。
2.感知课文大意
课文叙述了“我”和弟弟玩耍蒲公英的绒毛(第二自然段),以及“我”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第三自然段)两件事。
师:同学们,课文讲了什么,你们知道吗?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体现整体阅读教学理念。学生认识事物,先形成對事物整体的初步认识,再进入对事物局部或细节的认识,最后进入对整体的高层次认识。阅读教学亦然,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开课就抓了局部、细节,丢了整体,违反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兄弟俩玩耍蒲公英绒毛时的愉悦之情(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教师投影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预设):兄弟俩在玩耍。
师(追问):玩什么?怎么玩?第一,用“”画出兄弟俩玩耍蒲公英绒毛的句子。第二,用“○”圈出玩耍的具体动作。第三,玩耍的一系列动作让你感受到兄弟俩怎样的心情?
(学生活动:画句子、圈动词、品析词句传达的情感。)
3.品读描写兄弟俩玩耍的句子,揣摩动词“跑”“喊”“吹”“打哈欠”传达的情感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首先创设生活情境理解玩蒲公英绒毛的特有动作“跑”“喊”“吹”,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感受玩耍时的情趣和愉悦。
(教师投影“喊”“一本正经”“吹”“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关键词。)
(2)学生先模仿吹蒲公英绒毛的特有动作,即“跑”“喊”“吹”,然后感受“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的情态,最后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操场放风筝、草地吹蒲公英)感受兄弟俩玩耍时的愉悦。
(兄弟俩玩耍蒲公英绒毛时非常开心、喜悦、激动,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上文提及的画线句子。)
4.归纳学习方法
通过教师给出的学习方法,学生先画出兄弟俩玩耍蒲公英绒毛的句子,再圈出相关的动词,接着通过品读系列动词体会兄弟俩玩耍时的愉悦之情,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方法归纳:画句—圈词—品情(板书)
【设计意图】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画句—圈词—品情”,即在文本学习中引导学生画关键句、圈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反复品味研读,感悟其蕴含的思想、情绪、观点和态度,以有效理解文本。
(三)研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后的惊喜与振奋之情(半扶: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
1.布置学习任务
教师投影课文第三自然段,布置学习任务:
请根据下面要求学习第三自然段,有问题自己先思考,解决不了再小组交流。
第一,用“”画出两处句子:一是写“我”发现草地变颜色的句子;二是写草地变颜色原因的句子。
第二,用“○”圈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表动作的词)。
第三,品读思考圈出的关键词传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2.检查阅读方法“画句—圈词—品情”的应用情况
教师出示句子一:
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1)让学生读描写“我”发现草地变颜色的句子。
(2)让学生说说对圈出的动词“发现”“看见”“变”的理解。
(3)教师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结合上下文引导学生感悟通过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喜悦之情,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只要善于观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教师出示句子二: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让学生读草地变颜色原因的句子。
(2)让学生圈出“来到”“仔细观察”“发现”“张开”“合拢”等动词,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3)教师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来到”“仔细观察”“发现”等动词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振奋、愉悦之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阅读方法。教师引导帮扶学生将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运用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帮扶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生按教师提示画句、圈词、品情,二是围绕画句、圈词、品情自学,有问题自己先思考,解决不了再小组交流。
(四)閱读向其他课文延伸,在“画句—圈词—品情”中感悟文本蕴含的情感(放:独立运用学习方法)
学生阅读以下文本,迁移运用上文的阅读方法。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节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节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后,在上述两个不同学段的文本中,独立进行阅读实践,并在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历练中,逐步提升阅读能力,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反思
(一)通过学习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即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教学重在训练理解能力,习作教学重在训练表达能力。文本的关键词句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蕴含文章的主旨,即它在语言环境中有恰当意义和深层意义,隐含作者的情绪、观点、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目标中,特别强调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1]。
“画句—圈词—品情”作为阅读的方法之一,它的优势在于:第一,聚焦词句教学。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词句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根基所在,语文素养始于对词句的理解与认识。第二,提供阅读步骤。本教学中的阅读方法有一定的流程与做法,可操作性强。
(二)感悟文本审美意蕴
优秀的文章,一般有话语蕴藉,所以对于情感的表达不太直接,只有结合关键词句等信息去推断或推想,才可能知道作者隐含的情绪、情感。笔者认为《金色的草地》系列动词就是文本的关键词。因为它们浸润着作者的情感,暗含着课文的主旨——孩子玩耍时的愉悦,发现问题时的惊讶以及解决问题时的振奋之情。
语言文字是有情感和温度的,教师要善于抓关键词句引领学生品读感受,让学生领悟词句背后蕴含的情感,从而感受文字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