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娜 陈蝶娜
摘 要:生涯社团作为高中学校生涯教育的枢纽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生存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在科学生涯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高中学校生涯社团建立的必要性和建设的策略性及方向性,需要教育者着眼当前、放眼未来,寻求合作、多翼助动,打造品牌、扩大影响,以深入探讨高中生涯教育发展的实践意涵,为学生快速适应社会和顺利迎接时代的考验奠基。
关键词:高中学生;生涯教育;自我认知;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3-0049-03
2014 年,上海、浙江两地率先启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2017 年后,其他省市也踏入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洪流之中,借此“提高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的契机,众多学校都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行生涯教育。2017年9月,教育部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倡导:学生要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自由选择活动主题,要利用各学科知识,了解、研究和克服现实难题并主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提高综合素养,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求,迎接信息時代和知识社会的考验。
一、生涯社团建设的必要性
从教育实践出发,无论是提高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还是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生涯社团活动的开展都是无可厚非、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而随着生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生涯社团以其独有的方式和作用俨然成为生涯教育的主要载体。由此可见,在高中学校借助生涯社团来推进生涯教育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高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是个体由青少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是即将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的转折期。对于处于特殊时期的高中生而言,我们有必要将社团活动作为课堂知识学习之外的兴趣载体,来锻炼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并使学生在对自我进行有效评估的同时,促进心智成长、实现自我认知。
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及职业目标,并收获课堂之外的学习经验及经历。具体而言,高中生在未加入社团之前以兴趣为自主选择的依据,在加入社团之初,他们凭借能力和特长决定活动开展的状态,在加入社团之后,全体社团成员的价值观会影响所在社团最后的发展定位。与此同时,社团和个体间会形成一个互动体,社团活动的开展会直接影响个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培养以及价值观的调整,这对于处于人生特殊发展时期的高中生来说,便成为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
二、高中生涯社团运行策略
以生涯社团为载体推动高中生涯教育运行主要可以遵循“12345”策略。
(一)1个中心点
生涯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生涯社团的建立、建设和发展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二)2个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关注人格特质。个体的人格特质在影响个体行为的同时,对他今后的职业选择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生涯社团活动的进行要引领学生关注独有的自我人格品质,帮助社团成员稳妥踏出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认知自我。
针对此项要求,教师主要可以借助标准化的测验工具,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等量表,认知学生的自我的职业兴趣及价值观;也可以通过生涯沙龙等活动带领学生详述自我蜕变的心路历程。与此同时,生涯社团导师在对生涯活动进行指导时,需对每一位社团成员的人格特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依据人格特质对成员进行因人而异的生涯指导。
2.激发学生生涯规划兴趣。生涯社团活动的开展需立足广大学生的兴趣喜好,顺应现今网络的普及趋势。学校要将现代化网络与社团活动相关联,结合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开展以引导学生知晓高考改革动向、明确大学心仪专业的选科要求的活动,还需及时了解学生所选专业的最新职业需求和就业环境,以激发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知兴趣,使其明白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三)3个主要内容
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既是开展高中生涯教育的基础,也是生涯社团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认知自我的优势和不足,在悦纳自我的同时更好地发掘无限潜在的自我能量;认知自我的情绪情感,能合理积极地调节自我情绪,拥有稳定的情感状态,对外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知自我的意志行为,在唤醒自我生涯规划意识的同时,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自主选择并对选择负责。
2.学业规划。学业规划是高中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尽早实现初高中课程衔接,帮助学生了解及克服两者因学科知识体系差异而导致的学习差异,以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了解且发展自我的学科特长,找到与自我特质相匹配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明确自我选科及专业选择,并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三年的学习等。
3.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高中生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社团活动中,主要是让社团成员尽早且全面了解国内外高校的专业及就业信息、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和未来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专业、确定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
(四)4种主要途径
1.搭建有效便捷的“微辅导”平台。建立社团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使社团成员及全校学生在此平台上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高中学校间生涯社团的“微辅导”联合平台。社团生涯导师可以在公众号中上传各类生涯规划资料、生涯规划活动报道、生涯规划比赛报名等内容,并开设生涯规划网上咨询预约。
2.建立方便有效的“微辅导”交流群。除了推出“微辅导”平台,还需要以学生间个体差异为依据建立实名认证的微信群或者QQ群,并要求社团成员在活动时间内到群里报到、要求教师上传课程资料,如课件、视频、微课等,之后教师可以在群里组织大家对上传的内容展开在线探讨。
3.推出与传统课堂有机融合的系列“微
课”。微课的出现是传统课堂教育教学的派生。目前,在生涯活动的开展中,微视频是个重要的载体且深受学生喜爱。首先,社团导师将与生涯教育有关的教学内容制成微课,其次,教师利用微信、微博平台适时发布,最后,教师需要将微课系统化和系列化,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涯规划辅导校本微课课程群。
4.倡导学生自主拍摄生涯微电影和人物访谈。微电影和生涯人物访谈是一种利用视频及镜头语言作为表达方式的新型艺术创作。高中生正处于理性认知颇为活跃的阶段,他们乐于接纳新生事物,对于学习微视频制作及自己动手拍摄微电影和人物访谈有着极高的学习热情。社团拍摄生涯规划题材类微电影和人物访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高效激发社团成员强烈创作欲望和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提升其创作、创意水平。
(五)5方协作
高中生涯社团活动开展需要学校、校生涯教育指导中心、社团、家庭和合作单位这5方面的协作方可取得良好成效。
三、高中生涯社团建设的方向
(一)着眼当前,放眼未来
现代生涯教育的内容,除了涵括传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职业生涯指导部分,还更加注重帮助个体认知自我,换言之,传统的职业指导更像是对生涯教育的微聚拍摄,而现代生涯规划教育则是广角拍摄。也就是說,现代生涯教育在关注个体职业发展前,就已立足其整个生命体对个体进行了广而深的透视。
因此,生涯社团活动的开展需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注重引导学生认知自我、激发其潜能,并带领学生从“象牙塔”初步踏入社会。具体来说,生涯活动的开展,不能仅微聚焦于培养学生学科选择及职业规划,而是需要铺开广角镜头,即就个体而言,需对自我有透彻的认知;就群体而言,个体需编织牢固的人际网;就社会而言,个体需学会适应社会。
(二)寻求合作,多翼助动
早在 1971 年,原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在全美中学协会年会上就提出对生涯教育的构思,他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或都将是生涯教育。”近些年,高等学校已从就业创业教育入手,在生涯教育领域获取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经验,且社会生涯教育机构也逐步成为生涯教育最前线的战斗军。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各社会生涯教育机构,都将是高中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坚实后盾力量。
与此同时,生涯社团一定要合理利用以上这些资源开展活动。如:利用地域资源,将校内生涯社团活动与有特色的地域企业实践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企业代表为社团成员介绍各种职业及其特点,并组织学生与不同职业人群进行面对面交流;利用家校资源,邀请有代表性的家长向成员分享自我人生经历,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自我人生。
(三)打造品牌,扩大影响
作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重要手段之一的品牌战略,同样可以运用至学校社团管理。生涯社团可以标准化及系统化常规活动为基础,突显本社团独有的特性和绝对优势,可通过举办独树一帜且博人眼球的多彩社团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常规化,来建立品牌效应,扩大社团辐射力。
因此,作为学校生涯教育中坚力量的生涯社团,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组织、交流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还需要成为学校生涯教育品牌建设的助力者。同时,为了能够吸纳大量优秀的人才,保证生涯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生涯社团必须创建极佳的形象和极强的号召力,着重于开展属于自己的社团品牌活动。
综上所述,学生参与生涯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而且可以让他们在活动中认知自我、悦纳自我及收获接纳与被接纳的体验,并在不断“透视”自我和“广角”认知社会的过程中,推动学校生涯教育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