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妍
摘 要:幼儿教师在数学施教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接受实际,利用简明、条理、浅显的语言展开教学引导,帮助幼儿快速建立数学形象。教师对数学教学导语展开全面创新处理,提升教学语言的适应性、规范性、启迪性,可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热情,增进幼儿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师导语;规范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3-0058-02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使用教学导语,需具备规范意识,并注重教学导语的适应性,强化教学导语的规范性,重视教学导语的启迪性,提升教学导语的覆盖性,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培育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此,教师应注重数学语言的数学交流功能,在向幼儿输入数学语言时,要有效地促进幼儿数学语言的输出,并在活动前备注数学语言、在活动后反思数学语言,在實践中积极建构和提升自己对数学语言的认识与把握。
一、注重教学导语的适应性
幼儿数学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师的教学语言设计需要注重适应性。教师可从严谨的语言表达方式,具体、形象的语言叙述,适当变化的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入手,激发幼儿亲近数学的情感与主动性。
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与幼儿认知相适应。中班幼儿年龄较小,数学认知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在教学语言设计时,需注重教学语言的适合性,针对幼儿数学的感知基础布设教学语言,以有效调动幼儿的数学学习思维,促使幼儿形成丰富的学习主动力。其次,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与数学相适应。教师要掌握学科语言的使用,表述数学概念要准确贴切,陈述数学特征要专业,且简明扼要,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现象进行直观化展示,引导幼儿建立清晰的数学认知基础。再次,教学语言要与活动相适应。对于幼儿来说,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习是最为适当的,教师需要结合数学活动设计教学导语,引导幼儿展开实践操作,促进幼儿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的建立。总之,教师导语要准确,且具备有一定的逻辑性,这对有效活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强化教学导语的规范性
数学教学语言需要体现学习特征,教师在教学导语设计时,需简明、条理、浅显,让幼儿顺利接受数学概念,进而建立有形的数学认知。
一是教学导语要简明。幼儿数学基础较弱,对数学理解力也存在诸多困难,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数学教学现实,对教学导语进行简明化处理,唯有将数学概念和操作程序陈述清晰,让幼儿明确掌握操作方向,才能确保幼儿数学学习的顺利推进。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和意识,教师要对数学教学语言进行优化处理,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角度展开设计。二是教学导语要有条理。数学具有逻辑性,数学活动具有程序性,教师在具体引导教学时,要关注语言的条理性。幼儿具备较强的直观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媒体手段,通过直观展示,促使幼儿顺利进入数学活动之中,并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形成数学概念。三是教学导语要浅显化。中班幼儿理解力还比较低,而数学又具有抽象性,教师需要通过浅显的语言进行解读和引导,为幼儿设计清晰的操作路线,引导幼儿一步步走进数学活动操作情境之中。幼儿数学实践活动大多带有游戏性质,教师利用浅显语言进行调度,可方便幼儿顺利接收,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班幼儿对数学的认知尚处于较低水平,教师在对数学概念进行解读时,既要体现准确性,还要观照幼儿的接受能力,而让幼儿听得懂是最基本要求。例如,让幼儿书写数字5,教师先对数字5进行黑板展示,并给出引导:这个5很像一个秤钩子。此外,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视频展开数学教学,对教师语言解读提供更多支持。
三、提升教学导语的启迪性
幼儿数学教学虽然简单,但幼儿的数学认知水平较低,不能完全掌握数学的基本含义,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启迪性讲解,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一定的启发性,以成功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一是教师要适时设疑。在数学学习活动启动时,教师可为幼儿设计一些思考问题,让幼儿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展开释疑操作。教师的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二是教师要及时点拨。在教学导语设计时,提升语言的点拨性是关键,在数学活动执行过程中,幼儿很容易出现认知迷茫,教师及时跟进并给出具体的点拨音乐,有利于促使幼儿思维的启动,创设幼儿重要的学习契机。三是教师要多元发动。数学活动形式众多,教师需要有筛选意识,在数学活动启动后,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教学语言,给幼儿作出更多的规划和引导,让幼儿顺利进入操作环节之中,并在具体实践中形成数学认知基础。
在中班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要有一定的启迪性,引导幼儿展开自由思考,这无疑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如数字的从小到大排序,教师给出具体数字:5、7、2、4、8、9、1、0、3,并提示:现在要从小到大排列这些数字,而且要用上“<”,我们不妨从最小的数字找起,这样才不会有遗漏。幼儿根据教师提示很快完成了学习操作。在幼儿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导语的规范化处理,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启迪性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思维。因此,注重提升教学语言的适应性、规范性、启迪性,符合幼儿教学的实际要求,并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赵 琳,黄 瑾.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数学语言的特征与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4,(7).
[2]潘秋香.小班数学操作学习中指导语言的艺术[J].西部素质教育,2016,(4).
[3]张月萍.浅谈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学习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