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强调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是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体现。笔者以高职《导游英语》校本教材建设为切入点,从教材使用现状入手,提出了校本教材编写的意义、原则和具体的编写工作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导游英语;校本教材
【作者简介】张爱平,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职业教育新形势的发展,各高职院校积极加强内涵建设,而校本教材建设又是内涵建设一个重要方面。2019年2月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也是深度合作的一个体现,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一、高职《导游英语》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在对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导游英语》教材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材框架设计过于陈旧,没有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有部分导游英语教材的设计还是以单词、短语,甚至语法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缺乏实际导游情景设计;有些有导游情景设计,但是缺乏系统性,未实行模块化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很凌乱。同时, 导游英语情景设计没有融入一些著名的景点,让情景设计缺乏真实感,学生无法体会到真实场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乐趣。
2.教材内容难度把握不到位,不适合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统编出版的教材都是根据国家、行业统一规划或者一般工作场景编写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很大,统编教材选择的英语单词,短语,句型都比较难,很难适合所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其实,教材的内容太难或者太易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加上学生对部分景点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难理解教材所要表达的内容,更谈不上学生用英语去自由表达和交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
3.教材没有充分凸显学生导游实践能力的培养。统编出版的教材很多仍然是词汇、短语和语法的学习,没有在教材中单独设计导游英语运用和操练环节,没有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高职教育理念,实践操作模块考虑不充分,体现不够。
二、高职《导游英语》校本教材编写的意义
一方面,教材是知識的载体,是上课过程中师生必备教学资料,一本好的教材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另一方面,教材是把教育思想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是职业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校本教材的建设关乎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导游英语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校本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和企业一起作为教材编写的主体,有利于旅游企业将实际导游情景中的项目、案例引入教材,提升了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也将进一步地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在就业、培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另外,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优质资源,必然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2.有利于学校的“双高”建设。今年五月,国家对高职院校提出了“双高计划”,而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都离不开教材的建设,尤其是校本教材的建设。《导游英语》校本教材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加有利于专业群建设。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导游服务水平。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教材,一方面,让教材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反应导游工作实际场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另一方面,根据本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特点,增加《导游英语》校本教材的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提升导游服务水平。
三、高职《导游英语》校本教材编写的原则
1.校企合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编写校本教材之前,要积极联系跟学校有合作的旅行社负责人加入编写团队,充分将旅行社的导游带团要求、真实场景体验融入教材的编写。学校的专任教师负责导游景点的英文翻译部分,旅行社的负责人负责导游景点的真实导游场景、案例和项目。同时,对旅游企业的导游岗位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了解导游岗位的要求和特点,突出职业岗位角色的融入。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专任教师和企业人员要随时沟通,保证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既有实用性又有趣味性。同时,在教材编写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企业人员,实时调整内容,更新教材,这样就能让理论和实际充分的结合起来,让教材的内容更加贴合高职学生,也让高职院校更好地去把握旅游企业的需求,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为目标。在导游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提升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英语表达能力、景点英语讲解能力、服务能力三个方面,那么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学生的英文水平、专业特点等方面重点围绕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去进行设计,教材的每个模块、每个场景都要体现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并且提升学生核心能力要贯穿整个教材编写的始终。
3.突出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在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上,在锻炼英语表达能力方面,学生要学习一些著名景点的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型,并能灵活的运用。在景点英语讲解能力方面,学生要熟记著名景点的英语导游词,在熟记的基础上反复进行模拟讲解,直到脱口而出。在服务能力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景点志愿者等方式去现场进行讲解,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课堂学习-校内模拟讲解-校外服务实践三个环节,突出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4.以学生为主体,使用模块化设计。导游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基础,内容难易适中,以本校学生特点为出发点,量身定做,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同时,为了让教材框架看起来有条理,成系统,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中有一个著名景点的英文导游词,学生围绕这篇导游词进行英语语言学习和英语导游讲解,加强英语知识和导游实践的结合。
四、高职《导游英语》校本教材编写的思路
以学校和企业为《导游英语》校本教材开发主体,充分利用双方的优质资源,同时,结合旅游企业的导游工作岗位要求,真实导游场景,案例等方面进行校本教材开发,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保证教材的质量,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
1.教材编写工作程序。首先是实地调研。一方面、对省内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在校本教材开发方面的情况,重点了解《导游英语》这门课程校本教材开发情况。另一方面,对相关的旅行社进行调研,了解导游岗位能力要求以及英语导游工作要求。其次是信息分析。对调研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一方面,总结出其他学校校本教材开发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充分吸取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的经验,为我们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奠定基础,另外一方面,总结出导游工作能力要求和工作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再者是项目规划。根据已获得信息、经验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对《导游英语》校本教材的框架结构、内容选取、导游岗位要求进行规划和梳理。然后是反馈修改。邀请旅游企业负责人、师生代表以及行业专家对校本教材项目规划进行研讨,搜集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最后是编写教材。企业提供最新的导游工作情景、案例和項目,学校教师负责英文导游词的撰写,企业和学校分工合作,及时沟通,保证教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教材编写任务分工。《导游英语》校本教材编写团队共有八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六人,合作企业工作人员两人。学校专任教师熟悉教学规律和编写教材的规范要求,负责教学活动的设计、教材内容组织安排以及省内著名景点的英文导游词。合作企业相关人员负责提供旅游企业最新的标准、教学案例和项目,并对教师编排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教材初稿完成后,要提请企业专家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纠正,保证教材内容与导游实际工作场景保持一致。
3.教材编写总结完善。一本优秀的校本教材到底好不好,适不适合本校学生的学习,教学质量有无提升,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进行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专业内部同样学生英语水平也会有差异,很难让《导游英语》校本教材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正因为这样,我们会将教材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查漏补缺,最大程度去适合每一个学生。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在使用教材过程中的想法和建议,教材开发团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参考文献:
[1]冯艳宏,王晓霞,李炎.校企合作开发《数控机床加工实训》教材探索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16,25(2):76-78.
[2]朱佳俐.高职《外贸单证实务》项目化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8(17):120-122.
[3]陈玉红.校企合作开发高职教材的实践策略[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4):84-87.
[4]申红.校企合作开发高职教材的实践与探索——以高职城市轨道交通类教材开发为[J]知识经济,2017(5):90-91.
[5]王静,王昭珺.怎样开发校本教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