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活画卷奏时代强音

2019-09-10 07:22蔡培浩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语文

蔡培浩

【摘 要】高考不仅为高校选拔合格人才,也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直接的引导作用。作文作为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育人功能尤为明显。研究者通过评析梳理2019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对2020年的高考作文复习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复习;立德树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高考不仅为高校选拔合格人才,也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直接的引导作用。作文作为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育人功能尤为明显。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三道材料作文题,都体现出“强调立德树人,贴近学生生活,考查思维能力”这一命题思路,时代主题鲜明,彰显价值观念,选取材料灵活。笔者通过评析梳理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作文题,并对2020年的高考作文复习提出建议。

一、试题评析

1.紧扣时代脉搏,唱响主旋律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三道材料作文题都紧扣时代脉搏,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正能量。这种“从大处着眼”的表征,也是近两年高考作文的显著特点,其中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的作文题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不仅是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三道作文题如此,天津卷的“家国情怀”,上海卷的“音乐中国”,北京卷的“中国色彩”“文明的韧性”等,都以宏大主题为考查方向。201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姜钢主任强调高考改革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四个方面”内容的考查,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点四面”。近几年各省市的高考改革,都是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开展的。作文作为语文卷的重中之重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需要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指导思想。厚植爱国情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突出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吹响实现“中国梦”的进军号角,这些很有可能是未来高考作文侧重的方向,广大一线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不盲目追求热点,不刻意回避热点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作文也不等于时事宣传,但语文课也要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作文也需体现时代关怀。不盲目追求热点,可以有效避免宿构;不刻意回避热点,可以保证文章的现实意义。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热爱劳动”和全国Ⅲ卷的作文题“师生情谊”,都抓住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如,劳动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现在很多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生活能力较差,缺乏劳动观念和勞动的技能。而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关注智育,忽视了劳动养成教育。再如,尊师重道是中华传统美德,但如今有一小部分人对教师产生了误解、嫌怨。所有这些都是不能规避的社会之痛,高考作文以它特殊的“制高点”地位,关注着社会热点问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套卷的作文题,在文字表述上都与历史和现实有关,既给考生善意的写作提示,又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如全国Ⅰ卷作文题的材料中有关劳动的名言引用,对学生不重视、不热爱劳动的情况认为既有学习紧、人工智能发达的客观原因,又有学生嫌苦怕累的主观因素。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文字,其实都是帮助考生临场构思文章的拐杖,每一个角度都有值得深入挖掘的地方。

3.文体上有突破,演讲稿显亮点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和全国Ⅱ卷的作文都涉及对演讲稿的考查。这是自1978年全国高考恢复以来第一次考查演讲稿,打破了以往“除诗歌外不限文体”的惯例。孙绍振先生认为,对演讲稿的考查是2019年高考作文的亮点。从语文学习的层面上说,阅读、写作与口头交流本来就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口头交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缺少相应的针对性训练;过去高考试卷对口头表达、口语交流的考查力度也有所欠缺。2019年的作文试题弥补了这一缺憾,充分发挥了高考“引导教学一面旗”的作用,敦促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进与深入。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从先秦诸子到五四先贤,从古希腊文明到启蒙运动,演讲是一门古老而高深的艺术。在很多国家,演讲被列入正规的课程。在我国,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第四单元,就收录了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三篇演讲作品,并于“表达交流”版块,列出了“演讲”的学习专题。演讲稿的写作与一般的作文颇有区别,因为这是作者与读者(听众)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所以必须考虑话题的针对性,情绪的感染性,语言的口语化等诸多要素。考生不把握这些关键点,就写不出合格的演讲稿。2019年高考有不少考生在这一点上就吃了亏。

二、备考策略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三道作文题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备考。

1.国计民生常入耳,人情世态总关心——关心时政

白乐天云:“文章合为事而作。”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象牙之塔,关注社会,关注中国与世界,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坚持收看中央“新闻联播”节目,或是下载“学习强国”App,定期学习党的重要思想,梳理重大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进步、民族的腾飞,感受中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新时代的深刻关联。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有开阔的眼界,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文章才会高屋建瓴,大气磅礴。

2.小题大做见深意,大题小做出新葩——兼顾“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的训练

以往的高考作文题,大多属于“小题大做”型,即从日常小事中挖掘深刻主题,以小见大。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作文题即属于此类。而全国Ⅱ卷的作文题则代表了高考作文的另一种趋向,即主题宏大。这类作文的难点在于,学生写作易流于“空”,或是“假”;或因欠缺素材积累,只好空泛地说几句大而无当的场面话;或不能摆正学生的身份,板起脸来给读者(阅卷者)上了一堂时事政治课,这些都是学生在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要想写好这种宏大主题型作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平时注意积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过硬的材料,谁都会捉襟见肘。学生可以围绕若干个母题进行素材的积累,如“爱国”“爱民”“诚信”“沟通”“变革”“礼义”“德养”等。想写好高考作文,必须打有准备之仗,素材准备最为关键。除了要有一定素材的积累,还要专门进行一些“大题小做”的训练。所谓“大题小做”,即在大背景和大主题的要求下,寻找一个小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化宽泛为具体,避免标语口号式的空头写作。

3.酌油穿孔惟手熟,游刃有余赖技精——熟练掌握各种文体写作

卖油翁的“以杓酌油沥之而钱不湿”,庖丁的“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都是熟能生巧的表现。2019年高考作文对演讲稿的考查,具有警示作用。在高考备考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熟練把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三大基本文体,还应对学生进行其他文体的训练。除演讲稿外,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还涉及读后感和书信的写作。特别是书信写作,全国Ⅱ卷的五个任务选项里,书信占了三个(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因为,书信的写作既传统而又与当今的学生有些隔膜,很多学生习惯了发微信或电子邮件,已不了解书信的写作格式及其特殊的文化意义。

4.文章千载情为本,语出至诚动人心——情感真挚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绕不开的话题。文以情动人,任何文学作品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了灵魂。法国的思想家、文学家狄德罗曾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情感的浅率,也是当今很多学生作文的短板。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考查“师生情谊”,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老师缺少发自内心的敬爱,对教师这一职业没有深厚的认同感,是写不出好作文的。明代学者焦竑曾在《雅娱阁集序》中说:“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托也。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诗如此,文章亦如此。不管是抒写爱国情怀,还是记录亲情友爱;不论是彰显时代风貌,还是阐发思古幽情,文字都应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打动阅卷者。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