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森
【摘要】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过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较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加之数学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抽象,因此很多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并不浓厚,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而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数学课堂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发挥想象力,同时转变对数学知识的认识,逐渐热爱数学学科。
【关键词】 兴趣培养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045-02
前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也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将兴趣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本文针对如何让兴趣融入初中教学课堂进行科学详细的阐述。
一、让“兴趣”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数学情感,发挥想象力
将兴趣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注重将兴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知识形态比较抽象,知识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很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兴趣。而教师注重结合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出来,使学生在枯燥的数学知识中找到乐趣,逐渐的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知识虽然比较抽象复杂,但是也都源于生活,因此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是很高的,教师将兴趣作为教学的引导,可以加深学生的数学情感,感受数学知识的生命力。同时,以趣入手展开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减少学习压力,在愉快的体验下学习,也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转变学生以往对数学的认识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灌输,对学生自己的想法比较忽视,也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很多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印象比较呆板、毫无生机,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厌学心理。而将兴趣融入在教学中,能够改变学生对以往数学教学的认识,教师结合学生兴趣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不一样的呈现方式,从而逐渐转变以往的印象,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爱。注重兴趣与数学教学课堂的融合,还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都是在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具備的,以往的数学教学因为很少结合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难于理解,而且比较枯燥,而将兴趣融入进来,学生以往的认识观念就会发生很大转变。
二、让“兴趣”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措施
(一)利用猜想环节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知识的逐步深入和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由易到难的呈现给学生,因此学生知识接受的形式也比较被动,在整个教学中逻辑思维较难得到全面开发。而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利用猜想环节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猜想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类比和总结将重点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借助的是学生的感官认识,调动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在初中数学《平方根》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对本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类比和整理,在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学习的无限乐趣,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联系实际,展现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联系实际展开教学是教师一定要掌握的教学原则,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知识体系,它与生活的联系密不可分,很多数学知识都源于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通过与生活建立良好的联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现在人才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这样的数学知识才是有生命力的,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有实际意义的。例如在初中数学《统计调查》一课学习中,为了将兴趣融入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掘相关数学知识,观察统计调查知识都应用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怎样的作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数学与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精心设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设问在初中数学中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数学知识逻辑性很强,通过设问能够为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挥提供空间和有利条件。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数学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当学生对知识点把握不扎实的时候,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例如在初中数学《直线、射线、线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创设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会使学生快速理解问题,同时带着浓厚的兴趣探索问题。
(四)快速抢答,使学生在竞争中体会乐趣
初中生年龄比较小,自制力相对较差,而且初中生对新鲜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40分钟的教学课堂,对学生来说,想要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是比较困难的,大约在课程进行20分钟以后,也就是课堂的下半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就比较容易涣散,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课堂后半段的教学方式能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关键,这对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也很重要。教师可以采取快速抢答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瞬间激发出来,快速抢答要求教师设置难度低一些的问题,通过答题速度决定胜负,将课堂的主动性全部抛给学生,但是教师要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控。通过快速抢答能够将学生的倦怠情绪有效驱散,并使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乐趣。
(五)夸奖评价,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树立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十分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有效的评价会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评价的作用,使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以往的教学评价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而现阶段的教学评价教师要从多方面展开,结合学生不同方面的表现给出评价,例如学习态度方面、课堂表现方面、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能力等等,将这些元素都列入到教学评价的范围内。并且,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意以鼓励性和夸奖性评价为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学习自信心。
结语
总之,现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了将兴趣与初中数学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教师就要采取一些科学的教学措施。利用教学的猜想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联系实际,展现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精心设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快速抢答,使学生在竞争中体会乐趣;夸奖评价,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树立自信心。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原则和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将兴趣与数学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林迎军.让“兴趣”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研究[J].中学数学,2019(12):74+76.
[2]李海玲.谈如何把“兴趣”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才智,2019(10):130.
[3]黄贤春.学好数学需要兴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53.
[4]杨红飞.让兴趣融入数学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