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算理与算法,构建高效计算教学课堂

2019-09-10 06:34蔡文怡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7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

蔡文怡

【摘要】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应用。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注重计算教学是必然的。能合理沟通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是构建高效计算教学课堂的关键,是促进数学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一课为例,阐述沟通算理算法,构建高效计算教学课堂的具体策略:搭桥引路,铺垫旧知入新知;注重理解,反复实践明算理;自主生成,理解算理通算法;强化提升,运用算法促内化。

【关键词】计算教学;算法算理;《分数除法(一)》

培养运算能力是发展数学人才的需要。而运算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应用。算理就是计算的原理,解决“为什么这样算”,而算法就是计算方法,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既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计算,也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能这样计算,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但实际教学现状却有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不是不会算,而是算不对;2.计算课枯燥,学生不愿意听,教师便直接告诉方法,多练习就行;3.重算理轻算法或者重算法轻算理,没有沟通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分数除法(一)》一课为例,谈谈“合理沟通算理与算法的关系,构建高效计算教学课堂”这方面的认识。

一、搭桥引路,铺垫旧知入新知

数学的学习是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新知是在旧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新知识的解决方法必定能在已学知识的方法上得到启发。在学习分数除法前,必定能看到为此铺垫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分数除法是全新的知识,可能无从下手。但是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该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条件,引领学生联系旧知,进入新知的学习当中去。同时也要根据课程的设计和学生的学情,合理地设计导入的方式。比如,在学生刚讲授了分数乘法知识后,已经非常熟悉分数乘法的知识了,而且分数除法内容较多,那么就直接复习分数乘法问题的计算方法,节省时间,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搭建新的知识框架。

【教学片段1】

师:之前我们学习了许多分数乘法的知识,现在老师想看看你们掌握得如何。

(课件出示题目:一桶千克的油,它的是多少千克?)

师:能完成吗?

生:能。

(请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一个学生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

师:根据分数乘法的知识,我们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乘法。

师: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生: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二、注重理解,反复实践明算理

学生常常知道怎么計算,但为什么能这么计算往往是最难理解的。一方面是因为缺少一个方式让抽象的算理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认为算理无助于考试,不如多做几道计算题。新课改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针对前一个问题,新课改后的教材非常注重将代数问题几何化,将抽象的算理具体化。通过提供学具操作、图形直观等数形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理解提供适当的脚手架。例如,在本节课之前学习的分数乘法通过画图理解算理,汇通算法,强化了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的画图方法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数除法借助画图理解算理就水到渠成了。笔者设计了两次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的操作活动,看似简单,实际上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清晰看到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相当于这个分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可能在表达算理时不够流利,但这并不影响算理的理解,两次画图设计也是为了让学生多动手画图,多动口说图意、说算理。通过这样数形结合理解算理、说算理的方法,避免了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来理解概念的做法。而对于不重视算理,甚至忽略算理教学,直接讲解算法的方式,短期来说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能有所提高,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也无法搭建知识的架构。因此,课堂中必须将算理教学摆在计算教学的第一环节。

【教学片段2】

1.(课件出示题目: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请学生先列式。)

师:÷2学过这样的计算吗?

生:没有。

师:请先画一画,再列式计算出结果。

生展示以下两个图:

师:请结合图说一说(教师手指着图),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4个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2个,也就是。也就是分子4除以2,分母不变。所以÷2=。

师:其他分数除法也能用这个方法吗?继续看下一题。

2.(课件出示题目: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请学生先列式。)

师:÷3可以用刚才的方法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4除以3除不尽。

师:那么请继续先用画一画的方法,再列式计算出结果。

生展示下图:

师:请结合图说一说(教师手指着图),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的,列式÷3=×=。

师:刚才那道题也能用这种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列式÷2=×=。

3.(课件出示题目:÷6      ÷12)

师:那除了这两道题其他题目也可以这么做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说一说“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生1:÷6 就是把平均分成6份,每份就是的,列式÷6=×=。

生2:÷12 就是把平均分成12份,每份就是的,列式÷12=×=。

三、自主生成,理解算理通算法

算法就是计算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做计算题。但往往就是这种简单的说法让老师的操作误入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重复地去训练形成计算技能。如果在前一个环节学生能够理解透彻算理,那么算法就只是一个归纳总结的过程。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往往是稚嫩的,不成熟的,但却是发自内心的、具有独特性的。因此,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归纳算理,同时给个路灯指引他们归纳的方向。这方面笔者在这节课上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画图我们得出四道分数除法的结果,那如果不画图,能说一说分数除法是怎样计算的吗?通过对比四道算式,显而易见——分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整数,相当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算法生成,而不是由教师生搬硬套出来的分数除法算法,更不是需要学生单纯依靠背诵记忆的算法。通过自主生成的算法学生更能熟记于心,熟练的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计算速度和答题正确率。

【教学片段3】

板书:(四道算式对齐着写)÷ 2 =×=

÷ 3 =×=

÷ 6=×=

÷12=×=

师:观察上面四道分数除以整数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被除数没变,除号变成乘号(教师板书:将四道算式除号圈起来,乘号圈起来),整数变成倒数(教师板书:用箭头把整数指向倒数)。

师:所以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怎样的?

生:分数除以整数,相当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师:这个整数要注意什么?

生:除数不能为0。

师:那么完整的说一遍就是?

生:分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数,相当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四、强化提升,运用算法促内化

理解算理,帮助了算法的生成,算法生成后就必须熟练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了。在计算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还是必不可少的。但“练”必须“练”得有针对性。例如,抓住分数除法算法当中的两个大关键点——变号、变除数,我设计了改错题,既要说出错在哪里,还要订正。强化算法,同时加强计算练习。还有计算课除了单纯的算理和算法理解,还要能运用本节课的分數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计算教学的初衷——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片段4】

师:刚才大家总结的分数除法的方法你们会用吗?老师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题目:以下各题做对了吗?说说你的理由,并把错的订正。)

÷4=×4=

÷3=÷=

÷4=×4=5

生1:第一题没有把整数变成倒数,应该改为÷4=×=。

生2:第二题没有把除号变成乘号,应该改为÷4=×=。

生3:第三题把被除数变成倒数了,除数却没变成倒数,应该改为÷4=×=。

师:在以后的计算中也要注意分数除法中的这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题目:一只蚂蚁15秒爬了dm,平均每秒爬多少分米?)

师:这道题又怎么做?

生:这道题求的是速度,应该用路程除以时间,列式就是÷15=×=。

总之,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意识地去沟通好算理和算法,平衡好算理和算法的配比,这对构建高效计算教学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沟通强化算理和算法,不仅是将课堂的40分钟用尽其用,更重要的是理解了算理,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将旧知迁移到新知的方法;归纳算法,运用算法,能提高做题正确率。两者相辅相成,运算能力应运而“升”,这样的教学课堂才是真正高效计算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金飞.汲取历史智慧,发展教学素养——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7(12):46-63.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漫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计算教学的策略
找准三个平衡点,提升计算教学实效性
例谈计算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建议
浅析小学高年级计算教学的有效实施
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何上出计算课的“魂”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