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探究术

2019-09-10 07:22葛凤兰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葛凤兰

摘要:《樵夫,别砍那棵树》是语文版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课文,上课教师将本节课设计为六个环节。文章对市工作室的本节公开课进行评析,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教学案例

一、案例描述

《樵夫,别砍那棵树》是语文版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课文,上课教师将本节课设计为六个环节,具体如下:一、新课导入,认知目标;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三、配乐朗读,整体感知;四、深入研读,拓展延伸;五、再回文本,总结主题;六、再读诗歌,布置作业。其中第三环节又分三步走,分别如下:(一)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知道诗人之所以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是因为老树是作者往昔生活的一个背景,它承载着作者和亲人温馨生活的记忆,两者之间有深厚感情;(二)梳理归纳每节诗的内容;(三)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朗读技巧指導。第四环节(深入研读,拓展延伸)是在已经进行了前三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联系文本,进行对诗歌的拓展延伸,深化主题的学习。

这是市工作室的一节公开课。本节课的执教教师在两个环节运用了信息技术:第一处是指导学生朗读时插入了MP3配乐朗读,学生听后仿读有效果;第二处是在拓展延伸环节,播放了一个名为《百花深处》的微电影,此处激起了几乎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顺利地帮助教师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领会诗歌寄托的感情),并且引导学生多维度解读诗歌的主题。课后有不少学生反映,因为观看《百花深处》微电影,特别感动,所以对诗歌的理解比以往学的诗歌容易,而且影响特别深刻。就连听课的教师也被深深打动了,感觉很新颖。

二、分析与反思

公开课后,听课教师和学生的话引起了笔者的反思。有时,语文学科教学恰当多媒体技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科课程服务。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如何能让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整合,让它既不凌驾于语文学科之上,又可使之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从而优化语文教学?笔者结合本节公开课谈一些做法。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策略

(一)导入阶段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

在语文教学中,导入阶段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恰当、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的导入更精彩。

本节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投影高州秀川图书馆照片,由教师娓娓导入有关高州秀川图书馆的历史。因为仅仅是一张照片,有时教师口头简介,所以学生的兴趣并未能被充分激发。教师思量再三,觉得如果能在上课前找到高州秀川图书馆相关的介绍和照片,录好微频,在导入时播放,相信效果会更好,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堂学习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知识要展示,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本文虽是翻译诗,但是仍然保留了一定的韵脚,是适合朗诵的。因此,诗歌的教学,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朗诵技巧是学习重点。

教师在第三环节(配乐朗读,整体感知)中让学生听完诗歌的配乐朗读,再自由朗读诗歌。因为MP3配乐朗读非常有感情,学生非常认真地聆听,而且自由读环节气氛非常热烈,但朗读技巧还是略有欠缺。诗歌绝大多数都然诗歌诵读注重情理,悟得诗情,晓得诗理,方能入味。如果这一环节能增加3分钟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微课视频,就能提醒学生在朗诵时真正地用心去领会诗中感情。这样,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达到指导朗读效果,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效果非常好。

(三)拓展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课堂中拓展教学环节,一定要有启发性和关联性,让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高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推荐的阅读作品;可以演绎课堂学习要点,启发学生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学习资源等。

教师在第四环节(深入研读,拓展延伸)中,播放了微电影《百花深处》,故事讲的是北京老居民冯先生请工人帮他搬家的故事,这部影片不仅是在哀吊死去的文明,更多的是电影的教育意义,想让更多的人想起往事,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和精神遗产,追溯过去,反思现在。此影片引起了几乎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顺利地帮助学生领会诗歌寄托的感情,引导学生多维度解读诗歌的主题,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引起听课者和上课者对传统生活应否保留、传统文化如何保护等问题的思考。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本节公开课的最大亮点。

(四)课后自学时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整合?除了在课堂上可以运用以上三种方式外,还可以在课后于学生自学时,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如《樵夫,别砍那棵树》这首诗歌,还可以录制“联系文本,拓展延伸”微课,联系文本,对诗歌进行拓展延伸,深化主题的学习。这是一节讨论拓展式微课,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组织师生进行小规模讨论,并制作成的微课,应用于八年级的学生。

把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录成微课,放到网上供学生学习,帮助解决学生的困难。这样既可以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又能保证学习的灵活性,允许学习者根据个人兴趣与工作需要,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

学生对微课中的小视频充满着好奇和向往,这节微课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感到学到知识不是一定要面对着枯燥无味的书本,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感。笔者尝试着引导学生观看小视频是联系诗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本节微课中,合作学习渗透、贯彻于整个学习过程。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合作,而小组讨论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做好合作或讨论的准备。小组讨论展示每个学生的观点,还在观点的相互碰撞、启发的过程中生成了比原来更为丰富和深入的新的认识。教师只是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真正的对话,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甚至相互质疑及论辩的过程中将思考和认识展开和深入,从而修正、发展、深化、完善自己的认识。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可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整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上述四种方式进行整合。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