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几个策略的运用

2019-09-10 07:22王娟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王娟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倡导素质教育已成为共识。同时,原有的课程标准越来越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模式,因此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亟须改革和强化教学模式。课堂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现阶段,新课程教学明确了教与学之间联系的重要性,目的是让学生和教师享受彼此的思维、知识、经验。通过相互交流、体验、感悟,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目标,也表明教与学的联系是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过程。对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如何让学生自主地探索知识、抓住知识,这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教师只有通过一些有效策略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从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点加以掌握,才能达到使学生会欣赏语言独特魅力的教学效果。以下我就自己的实践体会,谈一些切身的感悟: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新课程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定义是:阅读是帮助人们完成对信息的收集、认识,开拓思维,获得全方位审美认知和体验的首要方式,且阅读是伴随在教与学这个过程中的。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是建立在“对话”的基础上,所谓“对话”,就是以交流作为基准。在日常课堂阅读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高度重视,把学生当作学习知识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懂得阅读、品味阅读,让学生建立起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使其领悟能力、审美能力得到升华与提高。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众所周知,不同的学生因受到家庭、生活、环境等影响,会产生思维模式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所以对待同样的文章,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阅读教学应该是灵活的,假如用一种“标准答案”的方式进行,那么将会形成教学模式的死板化,从而背离了阅读教学的初衷,这是不可取的。另外,传统教学模式僵化严重,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制约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和发散性思维的拓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已刻不容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有利于造出优越的交流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遵循紧扣文章中心的基本原则

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为例,一些被选人教材的课文,通常都是较为经典的文章,可读性非常强,中心明确,立意深刻。作者在对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给予明确的同时,常利用鲜活的问题加以抒情,像这些结构严密,非常精致的好文章,是值得学生好好学习的。在教授一篇课文前,教师不仅要对课文的层次性给予严谨地考察,同时对文章中的遣词造句,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逻辑性安排等都要高度重视,因为这些恰恰是彰显文章内涵和中心思想的重要地方。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引领学生对作者的心理动机进行思考,从心理出发,多加揣测作者的想法和意图,进而对作者的情感意识有了最终的感受。例如,萧乾的《枣核》,此文是以枣核作为线索,运用传统的“以小见大,以物寓情”的手法进行描写。在文中,我通过枣核揭示出一名华侨对家乡的思念,映射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民族意识和丰富民族情感的民族。这一点,就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地加以体味。

三、遵循结构相联互呼的基本原则

在对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必须对文章的过渡段落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句子和词语,可以通过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这对学生把握文字含义,理解句子和词汇在文中的重要性有非常大的帮助。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共有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而且每一次环境都不相同,尽管如此,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却是相同的。第一次是开门见山地点出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送别时提到的背影,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腻手法进行描述;第三次,作者用“步履蹒跚”的背影来揭示父亲对孩子的关爱,特别当父亲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时,作者的流泪展现出父子间真挚的情感,揭示出离别之苦,也揭示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第四次在文中提到父亲的背影,已经是父子离别之后,在阅读父亲来信时,作者在回忆中想起父亲的背影,这是整篇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同时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升华。

四、遵循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素质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遵循生活实际,以生活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消除阅读教学的枯燥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生活的角度发现知识,学习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对知识加以感悟,从而体会知识,理解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还是以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例,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自己父母的背影是否出现了变化。当这个任务布置后,第二天,学生纷纷流出伤感的深情,他们对于父母的日渐苍老感到难过。这时,教师借此机会带领学生阅读“背影”的全文,然后根据字句之间的联系,以及文章段落的分布过渡等特点进行分析,这无疑是最具效果的。通过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去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抓住文章主旨,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那种无私的爱。

五、遵循质疑点拨相结合的原则

学贵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无疑是学生求职的源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对其加强培养是必须的。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得更具体形象: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但让学生质疑,并不是为疑而疑,而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考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学生学会质疑,更深入地参与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对。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師应该巧妙地加以点拨,给学生以思想交流的空间,从而生成精彩的课堂,让学生在不断质疑中提升语文素养。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质疑。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看书,提出自己的积极疑问,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点拨。例如,我在讲授“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针对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一读完,学生就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故事中的小姑娘是个怎么样的人?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有效的,不过,如果解决了第三个问题,那么第一、二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我就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第三个问题上,请学生找出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又用教师的质疑代替了学生的质疑。这样的质疑是真实的,这样的点拨又是自然的,既给予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又引发了学生活跃的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六、结语

语文阅读教学非常灵活,是一门集语言魅力与知识于一身的教学,它不仅源于生活,而且服务于生活,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如何让阅读教学行之有效,如何让学生全面、确切、自主地对知识点予以掌握,这不仅是教师必须严格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教育事业的重点。探索、发现有效的策略用以提高语文阅读水平,让学生全面融入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这是每一个语文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彭华生.语文美育艺术[M].重庆出版社,1989.

[2]孙俊立.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J].教育研究,2001(2).

[3]刘铸,仲利亚.对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几点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2).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