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化智识一种文化“味”

2019-09-10 14:28叶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1期
关键词:智识识字教学传统文化

叶彤

【摘要】本文以统编本教材识字教学为例,就笔者在统编教材识字教学中,从如何激发学生识字原动力谈起,在识字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儿童拥有童心,让童心回归传统,让传统滋养童年,唤醒孩子们内心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弥补传统识字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智识;传统文化;识字教学

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泱泱大国独有的气度和底蕴,展现了我国独有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我们处在当下节奏飞快的“文化快餐”大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看似离我们渐行渐远,然而,中国人内心深处有着对自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眷恋,孩子们更是对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愿意去亲近去了解去熟悉我们的传统文化。而统编教材在我国的全面使用,正好给了我们亲近传统文化的契机。在统编教材识字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儿童拥有童心,让童心回归传统,让传统滋养童年,唤醒孩子们内心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共同使命。

一、点燃识字原动力

统编教材在第一学段中减少了课文篇目,将识字独立组成单元,增加了不少符合儿童的韵文儿歌,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识字教学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将识字教学贯穿始终,并且将识字的功能最大化,老师要努力点燃汉字中有利于孩子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原动力,开发孩子们智力,在培养孩子们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1.巧用字理,点燃动力

字理识字,形象传神,通过溯源图、抽象图、古代汉字、正楷字这一演变规律进行字理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和发展思维,使学生对汉字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也有初步的感知。教学中,老师可以巧用字理识字这一识字方法,帮助孩子识字。如统编教材第三册识字《田家四季歌》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以字理故事,揭示课题,出示“季”的甲骨文字形,让孩子们猜猜是哪个字。通过观察字形演变,感受到植物从种子,成长为一株果实累累的庄稼,了解农民伯伯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从而顺势导入课题,通过一首儿歌来感受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在了解农村有哪些特有景物时,老师可以出示古体字,让学生猜猜哪个才是“麦”字,哪个是“桑”字,讲解两个字的字理。

2.诗化朗读,点燃动力

如统编教材第三册识字《田家四季歌》,是一首时序歌,读起来琅琅上口,课堂上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地读,每次朗读目标明确,指导细腻,让孩子读出诗的节奏、歌的韵律,在读中让孩子感受农事的乐趣,农民的辛劳。春季里,万物复苏,田地里也是一派生机勃勃。麦苗儿多嫩,桑叶多肥,让孩子们用朗读来赞美那充满生机与美丽的田家风光。此时,还可以让学生家长配合动作和节奏。

二、咀嚼文本传统味

统编教材中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这就意味着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传承和振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这股“中国风”。下面以统编教材第四册识字二《传统节日》为例。

1.联系生活,亲近传统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如《传统节日》的教学中,借助这一首在传统民谣基础上改写的儿歌,让孩子领略蕴含在韵文中的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抓住节日特征或气候特点或风俗习惯。教学中可以用中国新年时的传统习俗“发红包”导入新课,给孩子们准备两个大红包,问孩子想不想知道红包里是什么,从而引出“传统”这两个字。如春节,南北风俗有别,古往今来的一些习惯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教学中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符合孩子生活的节日歌,从而让孩子们感受老祖宗们的智慧,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种下一种家国情怀。

2.反复诵读,品味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容性,而语言文化更是如此,反复诵读,有助于学生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读”是最古老、最经典、最具有持久力的语文教学方法。《中国传统节日》既有文化的古韵,又有现代的韵律节奏。和谐的韵律和轻快的节奏是这首儿歌的语言特点。文本中的八大传统节日的特点都用了整齐划一的词语群表现,读起来非常舒服,背起来非常轻松,打着节拍的诵读恰如其分表现出节日特有的情感。

三、挖掘识字全多功能

统编教材中有不少“吃”文化,如“端午粽”“千人糕”“中国美食”,这是一种理念的突破,也是传统的传承。当我们拂去古老汉字身上厚重的历史尘埃,让孩子重新认识一个个汉字时,不仅仅是“认识”,更应该是“传承”。下面以统编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识字课《中国美食》为例。

1.结合传统,科学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识”的字形里却暗藏着教学原理,识字不是认字、记字,需要孩子将语言积累、思维培养、文化的熏陶承载在“识”全過程中,扩大识字的功能,夯实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学中,要求我们老师始终在识字教学中坚持音形义结合的原则,帮助孩子正确建立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编儿歌、练习绕口令,在认字中训练语音、语调、语感,将识字和学词习句结合起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孩子喜欢充满变化的课堂,老师上课时“投生所好”。本课生字跟“火”有关,但字形变化复杂,老师指导的方法可以根据每个字来变化,不断改变识字的形式,以保持孩子对识字的热度。如突破难点“烹”,借助微课,理解四点底跟火的关系,再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个字的意思,知道还有哪些字也是四点底,渗透组合、发散孩子们的思维,让孩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都得到落实和培养。

2.文化熏陶,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要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但孩子学习汉字不是天生的,汉字结构的复杂性、多变性让孩子望而生畏,机械、枯燥的教学更会让孩子厌倦。执教《中国美食》,老师可以播放与美食有关的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的片段内容,带孩子们进入美食世界,只管感受中国传统食品的品种丰富多样、烹饪方法变化多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用平时生活中外出用餐会使用到的“菜单”,将教学内容重组,创造性使用,激活孩子主动识字的内在动力,增加识字的乐趣。课堂上,老师还可以让孩子们推荐一道菜,用上课后练习题中的烹饪方法,继续点燃孩子识字的兴趣,达到学用一致,在用中巩固。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应先从汉字本身蕴藏的文化出发, 小学低年级是汉字教育的开端,基于儿童,遵循汉字构字规律,巧妙开发课程,引发儿童对汉字的兴趣,使他们在辨识、记忆、书写中学习汉字,寻得、形成、习惯于一种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

猜你喜欢
智识识字教学传统文化
喜爱这世界
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失落与重构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一所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
智识盗马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