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婷婷
【摘要】 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教育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的时期,中职语文教学要从语文素养培养入手,结合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提问技巧,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 中职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50-01
0
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差异性大,学生对基础课程较忽视,导致中职语文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专业课程设计语文教学目标,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构建高效课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其毕业后的再升学。
1.结合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的培养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能力弱,对专业课学习和文化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难兼顾。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程,在教学时,教师要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并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创新教学目标的设置,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中职语文教学的选择与编撰方面,要体现专业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使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使语文教学更有趣味性。教材文本的中心思想要与专业课程的需求进行连接,作文写作教学要为学生日后升学及就业奠定基础。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了解学生的专业需求,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语文学习对专业课程学习及日后升学、就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与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以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的前提下提升综合素养,以提升专业课程学习水平。
2.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育的目的不是利用灌输式手段让学生记住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探究、质疑。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目的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增加课程学习的深度,以使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深入思考能加快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速度,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具备专业知识学习能力。
如在讲授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文章的体裁和内容写一篇小短文,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中的主人公的做法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见解,以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在拓宽视野的基础上增加文化内涵,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3.通过预习及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紧扣教学目的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设置目标清楚的问题,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要熟知所讲内容,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使学生能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顺利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能力弱,教师可以从教材语文知识内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完善语文知识体系。教师要注重预习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堂教学内容,并对疑难问题做标注,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预学导案,使学生有目标进行预习,并完成预习任务。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可以在课堂上参与深度讨论,能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多种教学手段,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有趣味性,以构建中职语文高效课堂。首先,可以融入生活化教学素材,将教材文本中的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挖掘与之相关的生活素材,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后能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及学生的想法进行相关主题辩论会的创办,让学生搜集名人名言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以总结出辩论的论点,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涵。
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有效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多媒体的特点与优势与语文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冲击下产生学习兴趣,并对文本进行探究,提高对文本的领悟。如在讲授雨巷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意境的曲目,再播放雨巷的美景,让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玩耍的场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文本的乐趣。如在学习登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图片,以加强学生对诗歌的内涵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杜甫生活年代的背景图片,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这首诗歌的原因,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情。生动的多媒体图片及视频的展示,可以让学生自主进入到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实现课堂的优化与高效。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要结合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通过不同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设置预习内容和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使学生了解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并积极学习语文知识,使学生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提升语文素养,实现高效课堂构建。
[ 参 考 文 献 ]
[1]王建东.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11):87.
[2]陈宇.以“活”促学,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7):199.
[3]陈永忠.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