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活动,有“法”可依

2019-09-10 07:22张小丹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语文

张小丹

【摘要】  随着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对于这个既有热度又有难度的教学新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整本书阅读策略时应首先考虑切入点问题,切入点既要有适合所选名著的准确性,又要有适合师生二者学情的适宜性,能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依据近年个人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笔者认为立足于综合活动,可以让整本书阅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关键词】  语文 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014-02

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不一而足,因所选名著不同,学生层次不同,抑或教师风格不同,都会使切入点呈现多样化特点,故立足活动推进整本书阅读也仅是众多行之有效的路径之一。笔者以革命文化的红色经典著作《红岩》为例,通过设计多项活动来推进整本书阅读,为学生建构阅读整本书经验,为教师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教学策略。

下面笔者将从整本书阅读的课标要求、实施策略、教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立足新课标选定作品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展现,排在第一位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学习任务群9和15,都是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旨在进一步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加深对中国革命传统的认识理解,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进一步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

作为革命传统的代表作《红岩》,其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作品在树立坚贞不渝的理想信念,培育深厚赤诚的爱国情怀,培养百折不挠的坚韧品质上,堪称革命传统作品的经典之作,作品塑造的英雄群像,信仰坚定,无畏牺牲。作品时代精神突出,充分反映了解放前夕革命志士为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这也是选择《红岩》的教学价值所在。

二、立足活动的《红岩》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感同身受

单篇阅读篇幅不长,教师可以精细化设置问题。但整本书阅读与单篇教学有明显不同,读书之前,学生应该有相当的自由度,教师不适宜布置过多过细的阅读任务,应提倡“素读”,让学生自己寻找兴趣点,发现矛盾点,教师最好为学生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作品之中,融入作品,才能深切感受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及作品主题。对于《红岩》,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并设计一个活动作为前置任务:

活动设计:

白公馆关押着一个年龄最小的政治犯,大家都喊他小萝卜头,他善良又可爱,可他短暂的一生,都是在监狱中度过的,假如他有三天自由,你觉得他会怎样度过呢?请以小萝卜头的口吻,用“假如给我三天自由”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小萝卜头这个人物出现在《红岩》的尾声部分,学生读到这里,已基本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此时让学生用第一人称“我”来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为让学生更好的体验《红岩》主题所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书中人物的命运感同身受。

(二)梳理情节,掌握脉络

《红岩》主要描写新中国成立前重庆严酷的地下斗争。涉及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关系复杂。全书共有30章,但每一章都没有标题,不知章节具体内容。学生掌握有难度,经常读着后面就忘记前面。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设计活动让学生梳理情节,掌握故事发展脉络。当务之急是理顺小说章节内容,用传统章回体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中国古典小说多采用章回体,把全书分为若干节,每回以两句对偶标题做回目概括本章节内容。每一回都体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桥段,内容相对独立又融于小说整体情节,这样能使段落叙事清晰,理清故事脉络。

笔者为给学生作示范,拟写了全部章回体内容。列举部分如下:

活动设计:我的章回体《红岩》目录

第一章

重庆地下斗争日趋白热化

备用联络站已在筹备之中

第二章

甫志高擅自做主违反纪律

郑克昌伪装失业接近书店

第三章

成瑶在革命洪流中迅速成长

成岗为挺进报创刊重要人员

第四章

斗争残酷江姐工作向川北转移

途径城楼见丈夫头颅高悬示众

·

·

·

第二十七章

集中营与地下党的联络完全中断

国民党开始布置游击潜伏等任务

第二十八章

黎紀纲中计被捕华子良成功逃脱

许云峰牺牲为同志留下逃生通道

第二十九章

大势已去渣滓洞大屠杀行动提前

狱友与游击队里应外合血染红岩

第三十章

白公馆越狱最终响起冲锋号

山城的朝霞终于照耀嘉陵江

三十个章回体标题,对整本书故事情节做了完整梳理,便于学生随时回顾。把每六个章节划分为一部分,再次作整合:第一部分为“白色恐怖”,第二部分为“不幸被捕”,第三部分为“狱中抗争”,第四部分“组织营救”,第五部分“解放牺牲”,符合学生习惯的小说阅读顺序: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情节的梳理能力,用章回体形式,对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又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把章节划为部分,是对内容的再一次统整,让学生站在整本书之外把握故事脉路,训练宏观视角。

(三)走进人物,深入理解

情节理顺后,重点要落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红岩》为读者塑造了一批英雄群像,每一个都形象鲜明,特点突出。走进人物,才能慢慢理解人物的视死如归,走进英雄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从一开始的“难以置信”转化为后面的“可敬可叹”。像许云峰、成岗等铁骨铮铮的共产党人,他们在党组织中担任何职?上级是谁?地下联络点在哪里?敌人们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揭开谜底,教师可以设计“解密人物档案袋”的活动,让学生把重要人物按照履历、难忘情节、性格特征、名人语录几个方面,做整理归纳。

活动设计:解密人物档案袋

教师整理示范:成岗档案袋

成岗,男1923年出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籍河南香河县,抗战初期随父母流亡到四川,《挺进报》印刷负责人,1948年因甫志高叛变被捕,先后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1949年10月被枪杀,就义时年仅26岁。

成岗履历

1943年考进长江兵工总厂,任厂本部办公厅庶务科办事员

1945年调长江兵工总厂附属修配厂任管理员

1946年修配厂代理厂长,随后提升厂长

1947年成为地下党市委委员,工运书记许云峰的交通员

1948年受江雪琴领导,负责党内《挺进报》的印刷工作

1948年全面负责《挺进报》刻、印工作,接受市委委员李敬原领导

1948年党内甫志高叛变,成岗被捕,狱中书写我的“自白书”

1949年在历经渣滓洞、白公馆多次酷刑后,在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前夕被国民党密裁。

难忘情节

成岗被捕前,千钧一发之际,拉开夜里用来遮灯光的窗帘,然后轻轻推开了窗户,把一把经常放在储藏室里备用的扫帚,小心地挂到窗口外面的那颗钉子上去——用这个暗号,保护了其他同志。

由渣滓洞转到白公馆,敌人仍每天都对成岗进行提审,新伤覆旧伤,成岗从不吐露半个字。酷刑不奏效就改用催眠术、测谎仪、最后打诚实注射剂,成岗用他顽强的革命意志,控制自己,没有说出半句党的秘密。

性格特征:纪律严明信仰坚定

成岗语录:

1.明天,明天党一定会派人来的!

2.一个人要么不参加革命,要参加革命就要不怕牺牲!

3.即使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我,共产主义的真理也必然胜利,一定会有更多觉醒了的人为它战斗!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范例,可以分组整理李敬元、许云峰、江姐、余新江、刘思扬、成瑶等重要人物档案,很多人物的活動贯穿了整本书前后众多章节,整理人物档案,学生就必须在整本书中多走几个来回,这多走的几个来回,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的成长经历,明白是怎样的信仰支撑他们狱中抗争及最后勇于牺牲,真正理解作品主题,以及这部红色经典的核心价值。对人物的深入理解,不仅是读懂,更要读透。

(四)依循问题,追本溯源

学生真正走进作品后,对于众多英雄人物面对酷刑时的坚忍、面对生死所表现出的凛然,除了敬佩,还有很多“不解”甚至“质疑”。《红岩》成书与今天的学生相隔半个多世纪,时代的变迁,历史的重述,都会让学生以当代视角重新审视这部红色经典,学生的不解和质疑,其实是大时代背景造就下的阅读审美和品鉴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积极看待,就以“不解”作为“解”的切入点,依循问题,追本溯源。

最能引发学生心灵震撼和强烈争议的情节是江姐受刑。如此酷刑让读者隔着时空都难免倒吸一口冷气,一个弱女子究竟是凭借什么力量做到宁死不屈的?是对国家的爱是对仇敌的恨?是对新中国的希望还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当学生读书读出了“问题”,内心充满矛盾时,正是阅读思维迈向高阶的最佳契机。“本事改写”的重要教学价值也凸显出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追本溯源的阅读活动,探究《红岩》成书过程,构建从《红岩》文本到“红岩历史”的阅读脉络。

活动设计:《红岩》成书的寻根之旅

可从《关于小说<红岩>的写作》,《血手染红岩——徐远举罪行实录》、《红岩烈士牺牲现场实录》等资料入手,进入《红岩》历史情境。以学术报告会形式,呈现《红岩》成书过程。

三、《红岩》的教学价值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就提出了“读整本的书”的观点:“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以一本书或几本书的深入阅读,激发阅读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从而培养阅读的习惯”。

《红岩》正是叶圣陶先生所提到“几本书”之一。

通过《红岩》的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师生建构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学生通过活动掌握泛读、精读、略读如何运用,用章回体对情节的梳理,用解密档案袋形式对重要人物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通过活动教师也强化了整本书阅读要侧重一个“整”字,要先有整体规划,再设计整合活动配好整套任务。

作为红色经典的代表,《红岩》所传递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性格,对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激励作用。《红岩》特定的时代性,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质疑,“通过自己的进一步拓展阅读解决问题,并由此延伸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用依循问题,追本溯源的活动策略,“解决了学生在今后的文化生活中更常见的现实问题,也能为学生形成有个性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体系奠定基础”。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阅读批判性思维进阶的最佳契机。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就是语文的核心素养。

综上,笔者认为整本书阅读的章法,既要符合各校学生学情,又要充分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化,更要体现名著的阅读价值,在依循章法的前提之下,策划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立足“活动”,有“法”可依,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为学生建构整本书阅读经验。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第11页.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第22、28页.

[3]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6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54.

[4]胡春梅.外国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策略探析[J].语文建设,2016(9):16-19.

[5]周明鉴.《红岩》阅读的“高中特质”.[J].语文学习,2017(10):26-29.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