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组合作型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

2019-09-10 07:22:44谭荏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5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积极性

谭荏华

【摘要】学生进入到小学中高年级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发言率明显下降。如何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构建小组合作型学习模式能使学生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积极性

小组合作型学习模式整个过程需要学生主动进行,这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互动课堂,也开启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信心,让课堂形成了“每个学生都是成功者”的学习氛围,适合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发展。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型学习模式”,结合本校几年时间的实验、反思、总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已初步形成了本校的“小组合作型学习模式”。

一、小组合作有效开展的模式内涵

小组合作模式有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主要涵盖围绕课题进行独立学习、学生之间合作开展调查分析、针对结果开展讨论、最后是阐述讨论后的结果,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展示。在这四大环节中具体又包括一些具体环节,分别是:学案导学、知识准备、分解任务、合作共学、知识共享、交流展示提升、作业强化训练、总结反思。合作共学——分解任务、合作完成;交流展示——知识共享、交流展示提升;训练反馈——作业强化训练、总结反思。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流程、做法

1.自主学习——学案导学、知识准备

在这个环节,老师要帮助学生如何开展自主学习,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准备学习方案,去关注基本的语言知识,然后设立问题、和组员进行分析,最后获得答案。老师需要准备一些导学指南,方便每个小组内部进行组员的分工和协作。首先,学生在找个阶段需要知道自己所要进行研究或者学习的题目、方向是什么。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获取知识,然后应该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题目。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其二,独立完成预设任务。其次,虽然完成了前两个任务,但学生可能在此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刚好可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这一环节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有时需在课外独立完成。

2.合作共学——分解任务、合作完成

这一环节主要完成两项任务,首先,独立自学部分的疑惑;其次,将教学目标进行拆分,与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相结合。这样一来,学生灵活掌握、充分利用所学完成活动任务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学习了语言,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教师备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设计好任务,如何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上。围绕本单元或章节重点学习目标进行设计,注意层次性和递进性,形成一连串的任务单元。在学生执行任务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如遇困难可以向同组组员寻求帮助,如果组内无法解决,可以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

3.交流展示——知识共享、交流展示提升

在此环节,学生应该展示所得成果,积极交流互动,共同提升。本环节的过程主要是,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然后,组员开始讨论,提出不同的建议和方法,最后由组长进行总结并面对全班进行小组结语,发表自己小组所得的结果。其它小组可以提出疑问或者发表建议。老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发言环节的表现,最后给出总结点评,点评时要注意态度,尽量不要采用负面词语,多肯定学生的努力。学生获得了肯定会继续努力,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面对自己失败的地方做出改进,才会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4.训练反馈——作业强化训练、总结反思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本节课或本单元或章节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笔头形式,也可以是口头与笔头相结合的形式。考查形式一般为随堂测,要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或试卷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和启发,对于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不要急于点评或是制止。而是注意引导,让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先是可以同桌之间开始讨论,然后再可以前后排一起分成一个小组来讨论,之后是每个小组提出观点后,全班一起来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掌控全局,做好节奏的控制和总结。

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整个团体和谐发展。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的效果

1.改变学生的教室生活,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踊跃举手上,学生从被动接受跑龙套的地位上升为主动发展的主角地位。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大大的提升,整个课堂气氛也越具活力。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和对照班学生的举手情况相当,可是通过实验,他们愿意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指出别人的错误,碰到难题喜欢先独立思考等。这说明学生的自主意识有所增强,参与教学的精神大大加强,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接受性”向“自主性”转变。

2.促进了师生的和谐交流

自从运用小组合作型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变“不举手”为“敢于、乐于举手”,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和用心,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他们学习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于老师的喜欢程度实验班与对照班有极其显著差异,实验班95%的学生对老师持非常喜欢或喜欢的态度,说明实验效果极其显著。

由于小组合作模式属于全新的教学方法,还在摸索前行。在此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阻碍,还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努力,在实践中得到真知,与实际相结合,灵活应用,不断调整思路,从而对于学习起到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艳君.浅谈数学激励式教学方法[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4(3).

[2]程贤梅.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課堂教学,2017(28):42.

[3]张鑫.基于小学生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对策研究[J].读与写, 2015.

[4]姚兴东.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J].文教资料,2019(12).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模式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作文评改“五步曲”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PBL与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永续债券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5: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1:22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7:17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