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探点练考”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2019-09-10 00:50史凤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7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分层教学化学

史凤华

摘  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出现了从重视知识传授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的转变。但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近几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化学教学领域又经历了一次洗礼,为适应时代与课改的需要,自主探究学习是理、化、生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通过研究,确立了以合作学习为主的“学探点练考”课堂结构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模式充分发挥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优势,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识,促进学生间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实验前,实验班高出非实验班5%以上(及格率、优秀率),使教学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学探点练考”;化学;合作探究;分层教学;应用与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重视知识传授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的转变。但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究竟症结何在? 主要原因即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往往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讲得多练的少,导致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学习主动性欠缺,不喜欢动脑子,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最终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低这种不理想的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我们中学化学教师迫切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往往是填鸭式。有些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带来很多弊病。教师讲得过多,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当然没法巩固。再有,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也沉闷,学生客易产生疲劳。因此,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新型的、能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学探点练考”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与表述

“学探点练考”课堂教学模式,其实就是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五个环节“学生的自学、小组的合作探究、教师的点拨、课堂练习与操练”再加上最后一个环节“当堂检测”也可以简称为“学、探、点、练、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预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当堂的目标和重点通过的自学来解决大部分问题,对于不太理解的部分提出疑问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合作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接下来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与操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最后通过当堂检测使学生和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哪些知识哪些学生已经完全掌握,同时哪些知识哪些学生还没有掌握,这就为课后辅导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地去吸取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其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教师“对症下药”,不会占去很多时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效率自然就高。接下来的各种形式的练习、操练以及当堂检测在教师的指导下紧张有序地进行,学生人人参与其中在一种和谐的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和操练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实施策略

“学探点练考”的课堂教学路径,就是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五个环节--学生的自学、小组的合作探究、教师的点拨、课堂练习、操练和当堂检测。现将这五个环节的实施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一)自学环节

1、导入新课,提示教学目标。新课的导入在每节课中虽仅占几分钟或许几句话,然而所起的作用却很重要。新课导入得法,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抓住学生的心弦,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保证授课效果,同时还起着新旧课之间的衔接作用。常用的方法有:提问导入、实践导入(生产生活实践中熟悉的现象和常识)、直观导入(实验)等。

2、自学前的指导,教师让学生达到四个明确:即明确自学内容(具体到第几页第几行)、自学时间、自学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以思考题的形式出现),这样,自学就好比考试前的准备,有了压力,立即紧张思维,学生可以提高自学效率。在预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根据所掌握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提出相应对策,充分关注学生差异。

(二)探究阶段

通过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常用的方式有小组讨论、实验探究,发挥小组间轩体协作精神,利用集体智慧来化难为易。

(三)点拨阶段

教师所要点拨的问题主要有这几类:一是反映重点内容的典型问题,二是在“预习”环节中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三是具有一定探究意义的挑战性问题。展示这一环节的主角是學生,它是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只是“导演”,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学生展现的机会,根据课堂的不断变化,灵活地做出调整。通过学生更正、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老师要注意,学生更正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或练习中的错误。2、明确教的方式。让自学已经先会的学生去教通过自学还没学会的同学。教的顺序:A、先引导学生更正,让更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更正。B、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

C、教师做出评价。3、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说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在“点拨”这环节,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尽可能地让较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更正,教师不轻易地表态,讨论时尽可能的让大家畅所欲言。教师只有讲得少了,学生才能真正动脑,效果会好一些,教师切不可一人回答,不管对否,就迫不及待地滔滔不绝地讲,这样学生的更正讨论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动脑,效果就不理想。

(四)当堂练习和当堂检测阶段

目的: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在这个环节应注意:1、课堂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2、检测题要有代表性、适度和适量,确保下课之前完成。3、检测题要低起点、多层次。

在这个阶段中要注意精选习题,分层教学。现在教师手头的资料也比较多,鱼目混珠,教师在习题的设置上一定要精选,整合,精选一些基础的、有代表性的、联系生活实际的热点问题,让大多学生吃得好;而且准备选做题或思考题,让尖子生吃得饱;对一些学困生要降低要求,有些题可以不做,让它们吃得了。总之,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

三、实施体会

1.师资建设上的收获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教改实践,经验总结,树立了崭新的数学教育观,认识了数学教育的规律,增长了教研能力,“教书匠”逐渐向“学者型”教师转变。因为课题的引领,在备课、上课、评课等方面都能对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加深对新课程的认识,加深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加深对课后的反思。讨论的问题也更接近教学的本质,比如:“如何设置探究性问题”、“如何发挥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等等。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参与教师对“课改”充满信心,他们善于质疑、敢于挑战、勇于探索和超越。一批“课改”骨干脱颖而出,成绩突出。

2.学生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1)通过实施,确立以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结构模式,充分发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意识,促进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2)通过实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3.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每一节课过于程序化,学生了如指掌,失去了热情和学习动机,似乎感到疲倦。

(2)很难做到“活”而不乱。在学生讨论,阐述自己观念和见解的过程中,学生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如果老师不阻拦学生的思维和展观欲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

(3)课堂实验花费时间,影响教学进程

新教材中实验多,刚开始学生对实验所用仪器的使用不熟悉,学生动手做实验慢,而且极容易出现操作问题,教师点拨,纠正后,已经占用大部分课堂时间,造成對实验得出结论的分析应用时间不够。

“4+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给我们每位教师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观念上的冲击,也初见成效。但改革与发展之路还很长,希望我们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融自己教学特长,创出自己的教学风格。

作者简介:史凤华,1971.7,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三门峡市外国语中学教师,任教九年级化学兼任班主任。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分层教学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奇妙的化学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