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花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教学领域内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核心素养成为各个学校教学的重点培养内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高中生计算思维能力,能使其深入了解便能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使得语法规则及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笔者通过分析培养高中生计算思维能力时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着重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高中生计算思维能力时存在的问题
根据当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情况可知,高中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程序设计技术,使学生能对该内容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索与研究。但大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受重视。第一,程序设计的内容虽然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所体现,但是其受到课时安排的限制较为严重,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无法进行拓展教学,学生很难深入了解该课程的具体内容。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开设该内容,学生更是无从了解。第二,学生们使用的教材更偏向理论知识的教学,未能将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的一部分。第三,课时不足是其教学的重要问题。
二、以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以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基础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便于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方式选择较多,因此,在进行教学时,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以笔者为例,笔者在为班上的学生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时,多半会使用分层次教学法。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水平本身存在较大差异,只有使用分层次教学方式,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均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良好计算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编写代码的能力,使其在教师的培养下掌握信息技术自动化执行能力。但究其根本,计算思维能力才是整个教学的重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能力带动自身学习兴趣深入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使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渗透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其思维充分结合,互相作用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计算思维能力相结合,这便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1]。
(二)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创设良好思维环境
为保证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应当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良好思维环境,安排各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计算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使学生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内容,使学生能在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在授课时,应当重视教学内容设计的启发性与探索性,正常情况来说,学生对之前教授的内容较为熟悉,教师便可以开始将计算机思维与之前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渗透,使学生能在深化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计算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动手操作机会,提问与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操作并分析问题的解决途径,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计算思维能力[2]。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列求和时,可以使用循环语句得出问题的答案。“计算输出的结果”,第一,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探索for循环语法的应用规则,进而确定该语句中的循环体、初值、增量以及条件等内容;第二,能有效引导学生研究第x项与第y项至今的关系,进而得出for循环语句中的相关内容。通过两方面的教学能使高中生掌握不同层次数列的运算规则,并结合for循环语法解决数列问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有效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总结其中存在的逻辑规律,最终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三)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
参与正式的学习之前,高中生计算思维能力存在较多缺陷,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其能够有效解决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在高中生入学时对其信息技术能力进行测试,使教师能掌握班上所有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与计算思维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高一的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内容了解较少,但他们对于这部分内容探究的渴望较为强烈,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组建专门的班级学习相关程序设计内容。总而言之,该课程的設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实际能力,使其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提高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因此,只有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才能从根本上选择符合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基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高中生计算思维能力时,应当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使学生自身掌握的算法不断优化。总而言之,重视高中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立国,王国华.计算思维: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5):115-121.
[2]于欢,韩文峰,兰碧莹.浅析“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中小学电教,2017(0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