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玲
摘要:小学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身心的健康發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提高了小学体育对学生品格、德育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本文简单分析并阐述了小学体育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希望能为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教学策略
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将体育核心素养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实际情况以及体育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研究规划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使小学生获得更好的小学体育学习和培养效果。
一、小学体育教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健康意识的培养、身体素质的培养、体育品德的培养、体育知识的培养等。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体育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小学生的体育项目,并通过合理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小学体育参与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效果,并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并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拼搏、奋斗、团结等精神,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我国小学都在响应并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但是学校领导及老师还是更加重视小学生的文化课程的学习质量,忽视了小学体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作用,以及小学体育对学生的奋斗、团结精神的培养作用,使得小学体育教学课时要远少于其他文化类学科,而且还经常出现体育课时被其他学科占用的情况,降低了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培养作用。
(二)小学体育师资力量普遍较弱
目前的小学普遍有着体育教师人才储备较差的现象,使得小学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导致小学体育老师的实际工作量过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小学体育学习质量。而且小学体育老师普遍还有着教学能力较低的问题,这些体育老师大都是体育院校毕业,精通体育知识以及体育实践活动,但是对于教育理论以及教学技巧的了解较少,而小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体育知识以及体育锻炼,还需要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
(三)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由于小学领导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学校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少,虽然现今小学的体育设施要比以往好的多,但是设施类型过于单一,而且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导致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过于形式化,影响了学生的小学体育参与积极性,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小学体育培养质量。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转变小学体育教学观念
要提升小学体育的核心素养培养质量,首先需要小学领导和老师转变小学体育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小学体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发展的培养促进作用,从而增加小学体育的资源投入,改善小学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向小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意义和作用的宣传推广,为小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活动环境,真正落实国家对小学生的小学体育培养要求,做好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真正发挥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和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作用。
(二)完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应该以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运动能力为依据,对小学体育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从小学生的小学体育参与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育活动中,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并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奋斗、拼搏、团结等优秀品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体育1至2年级(全一册)第三部分第四章《基本身体活动》一课中,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将走、跑、跳、投掷、平衡等基本体育活动与游戏相结合,利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小学体育参与兴趣以及学习质量。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跑、跳的小游戏,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在学生比赛运动过程中,老师还可以为学生们讲解一些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这种带有竞争性质的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兴趣,还能促进学生拼搏、团结等精神的培养,而且在体育活动中为学生引导讲解枯燥的体育和健康基础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了解和记忆。
四、加强体育师资力量建设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离不开优秀的体育老师团队,所以学校不仅要积极引进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加强小学体育教师团队建设,从而改善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比例失衡问题,使体育老师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让小学生获得更加细致的体育培养。同时,学校还应该重视体育老师的教育能力、教育理念的培训和提升,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核心素养培养。
五、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育能力以及品格素质的培养,还应重视学生对健康知识以及健康运动方式的了解和掌握,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