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战锋
摘要:武术是中国流传已久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长时间进行合理的武术运动能够强健体魄、锤炼意志,培养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在高校教育体系中中推行武术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中诚信爱国、谦逊友善等理念与现代化社会建设相一致。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实现良好效果,有必要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应用科技手段。
关键词:新媒体;长拳慢打;高校武术教学
高校体育课程普遍将武术教纳入其中,初级三路长拳是拳法的主要教学内容。初级三路长拳因为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其动作丰富、结构严谨,能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身体教育,虽然全套拳法动作仅有三十二个主要姿势,但是对没有接触过武术的大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认为拳法动作复杂难记,手、脚以及眼很难进行有效配合。据此,笔者结合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特征,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长拳慢打的概念以及优势
(一)通过慢打将无氧运动转化为有氧运动
长拳的主要内容有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整套动作;单个动作在数秒内旧能完成,整套动作也需要控制在两分钟时间内,这是典型的无氧运动。由于速度过快及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这种运动会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不能持久,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严重时会出现酸中毒和增加肝肾负担。人在参与无氧运动之后,会持续几天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有氧原则能够充分燃烧人体内的糖分,消耗人体内多余的脂肪,改善心肺功能,调节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有效方式。而长拳慢打,降低了动作完成的速度,延缓了动作完成的时间。
(二)更符合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
高校开设长拳慢打课程,对锤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而要学习长拳慢打,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对下肢要求更高,具有控制肌肉快速发力的能力,确保能够准确、迅速地完成动作。大学生初入高校,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身体素质一般甚至较差,存在动作不协调,非惯用肢体僵硬等问题,在武术学习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而长拳慢打教学能够将动作速度降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化繁为简,确保学生的动作路线能够较为轻松、流畅。
(三)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细化拆分
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口令教学,即教师一招一式示范给学生看,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长拳慢打可以将动作招式细化,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动作路线、动作标准和发力特点等,可以结合现代媒体技术对长拳慢打的教学内容进行拆分细化。
二、新媒体在长拳教学中的运用
(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媒体时代,强调以个体为中心,其显著特征就是出于媒体中心的个体具有较强的自我选择性,应用在教育领域要求彰显个性化;另外,利用新媒体开展长拳慢打教学,能够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网络化的典型特征就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学内容简洁明了,小视频结合语言教学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延续性教学。就新媒体而言,其集图像、文字与声音于依稀,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足和实际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新媒体教学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问题。
(二)彰显长拳慢打的意境美
长拳这门武术不是凭空得来的,其中蕴含着自然变化的规律,长拳动作的形态气势,时而如同澎湃荡漾,时而稳定明朗。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无法将其中蕴含着的自然景象、技击意识和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需要利用新媒体,为学生播放各个武术学者练习长拳慢打的视频,带领学生感受“动”的意境,感受长拳慢打的意境美,从而将自己的情感与长拳慢打相结合。眼是心灵的窗户,眼法是长拳慢打的核心,需要利用眼法配合手法、步法,巧妙地集合能够凸显联系着旺盛的斗志和威势,增加了静有动势的意境。高校教师利用新媒体,带领学生感受长拳慢打技击法的意境。
(三)抓住长拳武术的重难点
教学初级三路长拳可以分成六段,每段都有一个重点动作,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长拳慢打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动作,还需要指导学生练习这些动作,有助于学生顺畅的完成整套动作。教师利用新媒体开展武术教学活动,需要抓住这六段武术动作中的重点动作,并有效突破重难点,这样其他的套路动作自然迎刃而解。另外,教师可以将分解法与完整法结合应用到教学中,长拳慢打的动作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在同一时间內协调好眼法、步法与身法动作,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进行分解动作,待学生掌握分解动作之后,再带领学生进行连贯性的快拳慢打的完整性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口令提升。实践证明,难度较大且又复杂的动作,需要教师利用新媒体深入浅出的分解练习,能够让学生较快的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应用新媒体为长拳慢打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合理应用新媒体需要教师自身熟练掌握现代化的辅助教学工具,并且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做好微课程开发工作。教师在整个武术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对武术学习的实际需求,确保长拳慢打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率文.新媒体时代长拳慢打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武术研究,2018,3 (08):68-70.
[2]汪洋.初级长拳第三路教学方法浅探[J].无线互联科技,2014 (07):222.
[3]张革平,李勇刚.浅谈初级长拳第三路的教法[J].丹东纺专学报,2001 (0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