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冠男
每个班总有这样几个学生,或者学习很差,每次考试都会拖你的后腿;或者自我约束力不强,每节课都会气得你暴跳如雷;又或者卫生习惯不好,蓬头垢面是常事,手脚乌黑不奇怪。诸如此类,我们把这样的孩子通称为“后进生”。很不幸的是,我们班也有几个这样的孩子,在冷眼观察了一年之后,我发现有几个孩子确实在各方面都比其他孩子慢一拍,这学期在思索了很久之后,我果断开始了我的“治愈系”疗法。
一、朝花不夕拾,旧事不重提,注重激励。
对后进生教育,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也就是说,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先压住火,针对具体情况处理,不要妄评学生的人品与人格,否则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损伤其自尊。
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头大脸圆,眼睛水汪汪的,一副萌娃样,在孩子们的作文中也是超级可爱的存在,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书写极差,上课又不专心听讲,常常是你讲得声情并茂之际,一回头却瞥见他在座位上玩耍,又或者人钻到桌子下面去了,甚至有一回大清早的上课竟然睡着了。一年级检测了好几次,他都是不及格,三十几分到五十几分不等,每次班会更是成了他的专场,告状的不计其数,让我头疼不已。上了二年级之后,我开始思考,到底怎样来转化这样一个孩子呢?
这学期,但凡有学生告状或他犯错闯祸,我先不急着发火,而是反复询问,弄清事情原委之后,如果确实是他个人的原因,我也会态度温和地教育他,让他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动辄发怒,不问青红皂白把孩子批评一顿,而且次数多了,我发现其实有几次也确实是同学们冤枉了他,所以以后哪怕批评,我也不会再翻旧帐,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哪怕是个后进生,他也渴望被肯定,老是秋后算账,对他的转化只能是有害无益。
二、真诚偏爱,触动心弦。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渴望被赏识,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一种追求。后进生虽然存在诸多缺点,但他们身上始终有一些闪光点,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当面表达真诚欣赏之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就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之精神振奋,它不仅为后进生指引了方向,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希望之火和信心之光。
还是从上面这个同学说起,在调整了对这个孩子的教育策略之后,我开始努力地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除了书写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调皮之外,其实他在班上人缘很好。原因一:他爱笑,总是笑眯眯的,尤其是两只圆圆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笑起來很有亲和力。原因二:他特别善良,还很勤劳,每次劳动,脏活、累活他都会抢着干,从不抱怨。看着这样一个孩子,我常会萌生这样的想法,我要再宽容些,再宽容一些,因为这孩子品质不差,所以我常会表扬他,不仅仅从劳动表现上,从学习上我也时常努力发掘,哪怕学会了几个生字,做对了一课配套练习,我也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慢慢地我发现了他对学习有信心了,这次期中考试终于考到了八十几分,而且很明显的是,班会课“表扬与批评”时,夸奖他、说他优点的孩子多了起来,不被经常指责的他脸上多了自信的笑容。
三、善抓反复,逐步转化。
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他们因思想动摇而导致的反复现象,因为许多后进生后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意志薄弱,改过不能持之以恒。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批评,两次鼓励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决不能因为出现动摇反复就放弃教育,而应抓住反复点,坚持不懈,用滴水穿石的恒心去教育转化他们,促进他们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复杂的、艰巨的,只要我们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倾注爱心,必定能点亮后进生心中的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