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铭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够学习到基础的知识,也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而要想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首先就必须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注重课堂提问环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开展分组讨论教学三个方面出发,分析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科学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常常将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放在了单纯的知识传授上,普遍采用单向传输式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对学习的性质,整个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会因此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顺应改革趋势,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科学的观念和思想为先导,探索创新、高效的教学方法,以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课堂提问环节,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基础环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思考动机,促使学生充分活跃思维展开自主学习。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提高对提问的重视程度,尝试根据道德与法治的重难点知识来设计问题的内容和形式,并选择恰当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设置特定的悬念,引发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期待,帮助学生建立起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联,进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对问题展开思考、分析与探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网络改变世界》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与作用,为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到本节课程的内容,笔者结合本节课程的内容,为学生们设置了提问环节,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问题如下:从古至今的通信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通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立即围绕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课堂提问环节,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是知识产生的来源和最终归宿,只有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才能让道德与法治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积极拓展教学的思路和范围,将现实生活作为出发点,注意观察、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已有体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以此来还原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场景,拉近道德与法治和生活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深刻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具体应用价值、现实意义,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生活需要法律》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帮助学生们树立法律意识,为了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笔者将本节课程的内容与生活进行了紧密的结合,让学生们根据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法律的作用。如,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导致自己的物品丢失,其中有些会被“扒手”偷掉,面对重要的物品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开展分组讨论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分组讨论教学能够让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收获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将学生从原本分离的个体关系中解放出来,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和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和发挥的空间;其次,教师则需要鼓励、引导学生们围绕着同个问题,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互动与交流,实现思维互补、资源共享和相互启发,最终在合作中达成共识,拓展思路。
例如,在教授《走向和平与发展》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战争的危害和影响和平的因素,为了加深学生们的知識理解,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全方面的讨论。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分组讨论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必然性任务和基本要求。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切实树立起科学的观念与思想,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出发,通过注重课堂提问环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开展分组讨论教学等策略的运用,来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进、优化与革新,最终真正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维红.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124.
[2]周婷婷.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