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精华,勿需糟粕

2019-09-10 07:22:44莫若男
参花·青春文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糟粕鬼神水浒

莫若男

“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三国中充斥着阴谋诡计,西游对鬼神之事着墨颇多,红楼不一定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这是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秦春华院长的观点,其所要表明的观点是:四大名著不适合青少年看。或许,秦院长说的这些都在理,四大名著可能确实有不足之处,但我认为,也并没有他说的那么不堪。我们原本的阅读,并不是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照搬照抄地传承下来,而更多的是“只要精华,勿需糟粕”,更何况——

“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绿林好汉,说白了就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可是這些所谓的“土匪”们又做着与土匪不一样的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为的是帮金氏父女出一口恶气;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反对朝廷,也只是因为被高俅所害。打家劫舍,打的是不仁的富豪之家,劫的是不义的官宦之舍,比如智取生辰纲等等。

“三国中充斥着阴谋诡计。”抢地盘嘛,说白了,没有地盘谁又站得住脚跟?三国鼎立的局面又从何而来?为什么要说是“阴谋诡计”?为什么就不能说是智慧的体现?

“西游对鬼神之事着墨颇多。”这部书本是以唐玄奘前往天竺交流佛法为原型的,即便作者运用想象构建了一个神话世界,但是它一路宣扬的,更多的却是正义与正气。

“红楼不一定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的确,《红楼梦》的基调就是“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金陵十二钗的命运都没有逃过劫难,似乎并不乐观。正是这些不乐观,才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罪恶,才让人义愤填膺,想要把那个时代加以改造,这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吗?

且不说《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被称之为我国四大名著,单就书的本身而言,它们有它们的时代烙印,我们为什么忽略它们身上90%的精华,而专注于那10%的糟粕呢?不仅仅阅读如此,看人,看事,亦是如此道理。一个人有缺点更有优点,我们不能因为人家有缺点就全盘否定了他的优点。

所以,理性看待,正确分析,只要精华,勿需糟粕。

作者系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校高三21班学生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糟粕鬼神水浒
什么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史籍中的糟粕——天意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8:36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浅谈先秦诸子的鬼神观
北方文学(2018年32期)2018-11-19 10:12:34
鬼神
喜剧世界(2017年5期)2017-03-29 01:52:26
爱情寓言
杂文选刊(2015年11期)2015-05-14 13:38:21
《水浒》求疵录二则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45
《闲看水浒》里的黑暗江湖
小说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 08:58:26
水浒Q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