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有效预习

2019-09-10 22:00徐晓莉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预习指导语文

徐晓莉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是学习的必要基础,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怎样;指导;语文;预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101-0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去读书、作文,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是学习的必要基础,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预习能为课堂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有效预习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预习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预习能使课堂探究更深入。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1.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课前自学,通过自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纵观现状,小学生语文预习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许多学生不会自主预习,不知道怎样预习;二是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意识不强。

??预习就是要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地接受新知识。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新知识,更是用旧知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实际上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也是自学能力提高的方法;预习,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又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充分运用,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学生在预习时,会有不明白的地方,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明白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难点,或学生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環节。弄懂这些不懂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听课时,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听课就变得有针对性。倘若不经过预习,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把握不了重难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再则,预习为听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学生对预习中已弄清的内容,经过了教师讲解,就更加明确;没有弄懂的问题,经过思考、讲解,豁然开朗,更难以忘却。这样一来,便大大提高了听课质量。

2.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不同,预习的要求也应区别对待。

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学习的内容主要在拼音和生字的训练上。所以预习可以这样要求:一圈画、二标段、三拼读。一圈画:借助拼音试读生字,并对照书后的田字格将这些生字在文中圈画出来,特别是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二标段: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序号。这样,学生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为今后的习作的构成做好铺垫。三拼读:将需要学习掌握的生字多拼读几遍,注意翘舌音,前鼻音等。中高年级的预习方法主要采取一圈画,二读文,三查找,四梳理,五批注,六摘抄。学生边读边圈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意思的词语,然后利用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排除了生字和生词就要将课文读准确,读流利,了解课文的主要体裁:是写景的、叙事的、还是写人、状物等,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呢?梳理课文的脉络,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已有一定积累,读了课文后需要进行一些自主的思考,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品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读含义深刻的,优美的句子或段落,从中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语文的学习重在知识的积累,积累是丰富自己写作的重要途径,小学课文所选的都是典范文本,里面的好词好句更耐人回味,这也是小学生写作的基础。因此,摘抄,诵读并将它内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小学语文预习的有效指导

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进行课前预习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习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

教师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学生预习的过程则要“精思化”、“求异化”。所谓“具体化”,是指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所谓“精思化”,是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预习时,可把自己的想法、怀疑一一提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听课时,通过老师、同学们的讨论,如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时,心中便会有成功的快乐。

要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如果教师只布置,不检查,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会大大减弱。教师要对预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归纳正确的预习方法,改正错误的预习习惯。教师还可以定时开展预习成果交流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舞台,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

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能通过教学完全可以解决,有的可能没有彻底解决。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点拨,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大大丰富他们的知识,这样的预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学习是学生不断探索和提高学习效果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去主动学习的过程。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预习指导语文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