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青
【摘要】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珍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但同时也要将生命化教育融入课堂中,以激发学生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使道德与法治课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48-010
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初级阶段,每一个小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要融入生命化教育,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生命知识,感受生命意义,提升小学生的生命价值,健全小学生的品格。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科目,是激发学生生命热情的重要路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需求创设感性课堂,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以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
成功的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授课成功的一半,也是激发学生生命热情的开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导入方法,以使课堂导入生动、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进行“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校园生活的视频,视频里,小学生在校园里快乐地生活着,并结识了非常多的朋友。在学校里,有新老师、新同学,教师组织大家学习知识,在课间同学们一起玩游戏。利用视频情境,可以将学生与课堂学习的距离拉近,学生可以上台主动介绍自己,并与同桌或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学校和学习的感受。这无疑能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社交兴趣,提升其社交能力,消除新入学的陌生感,从而快速进入到课堂进行知识的学习。
2.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受年龄和阅历限制,生活体验相对较弱,他们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不能快速投入,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小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熟悉知识,并开展学习,从而爱上道德与法治。
如在进行“上学路上”教学时,教师要避免纯理论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过马路情境。教师自己录制或在网上查找一段小学生过马路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交通标志,并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过马路的体验是每个小学生都有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会更主动参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并自主了解安全标识,记忆特殊号码,形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小学生在遵守交通安全秩序的同时,也是在呵护自己的生命。
二、构建和谐的生本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生命化教学是对素质教育的践行。教师要构建和谐的生本课堂,以唤醒小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1.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活泼,好动,教师要顺应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由的学习氛围。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是常有的现象,教师要多给学生引导,给学生创造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的机会,以使小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以使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得到强化。
如在进行“我们的校园”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校园的风景及活动视频,可包括校园美景,可包括学校的升旗仪式、学校的运动会场面等。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校园生活的美好的同时,注意安全,关注生命。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交流,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学生也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2.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民主平等是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在学生的眼里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民主性,会导致学生失去课堂话语权,不利于学生生命意识的激活。
以“上学路上”为例,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两个同学在上学路上打闹嬉戏,这时有一个其他班的同学来劝阻。教师让学生分析一下,这几个同学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发表意见的权利,他们会将自己所了解的交通安全知识进行讲述和交流,也会强化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吸收,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构建开放课堂,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开放性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构建开放课堂,以突破教材的限制,以对知识进行拓展,以使课堂向课外,向线上进行延伸,目的是丰富小学生的生命体验。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载体,但是教材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讲授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入研读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教材为中心,进行多种资源的融入,以构建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生命体验。
如在进行“上课了”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并主动遵守纪律,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两段视频,一段是纪律混乱的课堂,一段是生活中不守规矩的行為。在学生观看视频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这种视频的插入,使课堂讨论更具开放性,使课堂延伸到了社会,从课堂纪律的遵守引伸到了社会秩序的遵守,使学生的体验更为丰富。
总之,生命是可贵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生命化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以使每位小学生都能遵重生命,以唤醒每位小学生的生命热情,以丰富每位小学生的生命体验,以为小学生的生命意识提供支持,以助力小学生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张皓.生命化教育视阈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1]教学,2013,(10):64-65.
[2]董丽玲.新课程背景下构建生命化课堂的策略[J].考试周[2]刊,2013,(09):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