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德育的创新实践研究

2019-09-10 07:22蔡臻臻谢文山
关键词:高校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蔡臻臻 谢文山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具有共同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诉求,都关注人和重视人的价值。本文以思想道德目标、文化积淀目标和人类社会发展目标为切入点,探讨了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通性,揭示了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德育确立了科学的价值导向,高校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过程,完善高校德育培育工作的体制机制,保障高校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高校德育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40是民族的血脉和维系人民精神家园的纽带。德育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德育功能即“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离不开德育的支撑、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3]168“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16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42一方面,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共通之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具有许多重叠的内容,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弄清高校德育的目标、功能和效用的相关性,首先要具有“造血”功能,推动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1]42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具有内在一致性

德育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观和社会实践活动,反映了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内在一致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德育“是环境与成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人价值建构的统一”,[4]6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遵循“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5]376扩展、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两者具有共同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3]180-181中华文化深厚的精神积淀和精神脉络一直延续到今天,“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3]180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接受道德教化是古代仁人志士重视道德修养和养成良好品性的重要途径。历史上,儒道法各家的思想都为造就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等民族品格注入了灵魂和动力。由孔子缔造的儒家思想提倡“仁者爱人”,主张“仁政”,施行仁义道德,注重培养个人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道家崇尚“无为而治”,以不变应万变,通过“无为”提升个人的内涵和修养;法家更是寄希望通过厉行法治,匡正民众的言行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社会秩序。这些思想代表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最高追求,都是德育宝贵的教育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道德教育,不论是道德教育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必须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形式构建高校文化育人体系。因此,两者具有相似的教育内容、功能和目标,具有共同的逻辑起点。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是提升公民个人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渠道。德育促使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两者都关注人、重视人的价值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教育目的的最终指向也是人,“对教育的理解必须基于对人的理解”。[6]21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135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应当而且必须关心人的需要、生存和价值,在实践中培养和锤炼大学生的人格、品德。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始终贯穿关注人的主体性和重视人的价值这一主线,形成了一个以人为核心的,自然和社会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体系。梁漱溟认为:“教育应当是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路。”[8]9现实的社会生活是一部鲜活的教材,教育要关注社会生活,回归社会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全球化时代,今天高校培养人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必须养成终身学习、长期学习的习惯,否则,将会被时代所抛弃。德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是源自真实的社会生活、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而不应束之高阁。正如《论语·子路》篇中谈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德育培养和教化的重点,“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人最高状态的生动描述。

(三)两者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3]168不论是从个人修养维度、社会公约准则维度还是国家价值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从个人修养维度来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提出的具体要求,与道德教育中的忧国忧民、重诚信和重操守是高度契合的;从社会公约准则维度来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与道德教育中尊崇法治、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相向而行;从国家价值维度来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价值理想和信仰的提升,与道德教育注重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文明礼仪教育如出一辙。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3]169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德和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只强调公民的公德教育,忽视其私德引导是不健康的。只有涵蓋公德与私德在内的道德教育,整合公德与私德的共性,才能建构起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

二、高校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目标上的相似性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在本质上的要求是内在一致的,使得高校德育在思想道德目标、文化积淀目标和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有相似性。因此,从价值、目标、内容和行为等创设高校德育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渗透到当前高校德育的各项活动中。

(一)思想道德目标

德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的内容尽管有所区别、不完全相同,但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似的、具体的和现实的。道德作为支撑整个社会发展进步和维护伦理秩序的上层建筑,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且受到这个社会经济基础的支配和为它服务。当然,道德有公德、私德之分,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和伦理准则。“中华文化具有诸多鲜明特点,其中重要一点是重视私德培养。”[9]长时期以来,社会普遍重视公德而忽略私德建设的重要性。公德是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维护的是“大家”的整体利益和公共价值;私德则是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要求个人自律、自省、自重。在遵循道德规范的过程中,公德和私德的界限往往是模糊不清的,但又很难把两者完全分开,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良好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隐现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和培养的目标必定要求实现公德与私德的统一,必然会落到每一个具体的大学生身上。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公德,同时也要注意其私德的养成。

高校德育目标很明确,层次分明,多样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特征十分明显。同时,高校德育的内容和要求由于主客观环境的限制,导致大学生对未来和理想的追求存在明显的差异。辩证地看待德育的层次性,是认清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因素。在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把公德与私德联结起来。社会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高校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德育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努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课程教育的导向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并落實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德育目标之中。注意运用德育与新媒体、法律等手段的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文化积淀目标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十分重视道德培养。在五千多来的文明史中,流传下来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见利思义、天下为公等优秀道德传统,这些成为了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直到今天,这些都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农业社会的中国形成了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和家庭关系,遵循“三纲五常”,以此来协调伦理秩序。传统的德育思想具有重要的信仰和约束功能,对规范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当然,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和阶级的分析方法,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有其客观原因,有悖于今天的伦理道德,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却维护了正常的人伦关系。正如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0]534对于中华文化这份遗产,我们不能按照现代人的眼光苛求古人,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必须用唯物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党的十九大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5]376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1]42培养大学生认同中华文化,敬畏传统文化和珍惜文化遗产,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创造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激发文化创造力和活力,让人民在文化创造的过程中认知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人类社会发展目标

中国的先人们向往尽善尽美的“大同”社会,在那里没有战乱、没有饥饿、没有偷盗,像世外桃源一样。不仅古人在追求“大同”社会,近代的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都在为实现“大同”社会而殚精竭虑。洪秀全想建立一个太平天国,康有为想通过戊戌变法实现改良,孙中山把追求“大同”世界作为毕生的追求,但他们都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而陷入了空想和“乌托邦”。但我们从中可以得知,“大同”理想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信仰根基,它激励着海内外华夏子孙为之矢志不渝地追求和奋斗。德育理念中的“大同”理想早已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和中华民族的基因,它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撼动。

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公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422我国传统的德育理念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相似之处,理想社会能否实现取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交往的普遍程度。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7]166改革开放40年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党的十九大对未来三十年的发展作出了战略性制度安排,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当下全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最大公约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德育工作确立了科学的价值导向,也为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具体的参照物和科学的价值尺度。高校必须抓好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拓宽高校德育的理念、原则和目标,完善高校德育培养体系,这不仅符合高校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也是德育自身发展的逻辑要求。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来说,德育不再是单向度的,它涵盖了学生、教师、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要求高校必须将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修养要求革新高校德育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一种重要的参考指标,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德育评价标准同质化、单一化,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教师主导,忽略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态度、社会信用等要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不相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变革,高校要及时更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评价体系,而不是千篇一律和“一刀切”。高校要把德育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在制定学生个性化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一主体和主体多元化相结合,结合实际修改完善促进学生德育培养的评价体系。

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德育不能缺位。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的主体,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努力实现与德育内容的衔接与协调。既要注重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又要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熏陶。要充分考虑到来自不同地區、不同年龄段和成长环境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根据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优势,制定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不能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根据德育具有阶段性、层次性的特点,围绕德育目标,因材施教,培养其个人兴趣和特长,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公约准则补充高校德育实践的共性范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价值指引,与高校德育目标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3]168高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的德育工作不是万能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渗透到德育的各项活动中,通过社会公约准则补充和健全“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德育体系建设确立了德育目标,解决了高校德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根本问题,为高校德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德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德育培养的重要目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坚持不懈、多方面努力,依托高校德育培养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高校德育的全过程,尽最大程度地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的日程学习和生活。同时,要将德育培养和评价体系制度化、规范化,这就可以为高校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广大的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和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员德育的工作机制,保证德育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示范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建立的德育考评体系及其考评活动,让大学生在教学生如何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价值理想提升大学生德育信仰情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层面为国家认同和国家理想提供了理论依据。高校的德育工作要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爱国主义情怀,价值观认同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历史上,人们由于共同的文化记忆、风俗习惯等形成文化认同,从而对中华民族这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而一个国家只有形成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民族心理,才能形成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国家认同感。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有别于另一个国家差别就在于不同的国家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记忆。当前,高校主动响应国家的号召,借助于国家认同感和民族精神铸就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不仅是德育工作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自信和认同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把核心价值观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点在于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大学生自觉地共同理想和文化认同,成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的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强调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主要是从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进行宏观的构建,并以此来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和信仰上的关照。国家价值的理念作为人类文明精华的表述,为个体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引。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美德的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传播文明和科学知识的重要产地,应当成为培育生态文化和道德建设的主战场。

高校的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满意度,决定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养成。大学传授的不再只是科学知识、文学艺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要通过德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引领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但高校德育工作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坚持不懈培育优良学风和校风,进一步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规范、有序、活泼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檀传宝.德育功能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1999,(5).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宋恩荣编.梁漱溟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9] 陈来.发扬中华文化重视私德培养的传统[N].人民日报,2014-09-22.

[10]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