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对策

2019-09-10 17:03:41吴秋岸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乐感视唱练耳课堂氛围

吴秋岸

【摘要】  音乐学科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对于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审美能力和思想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现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学习任务紧张的特点,要更好发挥音乐学科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本文主要探究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对策,通过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加强视唱练耳的音乐教学、引入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等对策,以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  高中音乐 乐感 鉴赏能力 课堂氛围 视唱练耳 音乐作品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094-010

音乐学科同美术学科一样,都是属于艺术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不同之处在于美术学科主要通过视觉内容教学,而音乐学科主要通过听觉内容教学,其中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乐感指的是个人对不同音乐的整体感知,认识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而音乐鉴赏能力指的是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评价、判断与欣赏的能力。高中音乐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受到传统的音乐教学思想的影响,运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加上一些教师对高中音乐教学的懈怠和不重视,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佳,也就无法有效培养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因此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创新。

一、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重视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主体性,多运用鼓励、引导和启发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具体的学科知识学习中。对于高中音乐教学而言,由于音乐本身的风格是复杂多样的,不同地区的音乐也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性特点,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比如在欣赏民族音乐和地方特色音乐时,教材中就分为“醇厚的中原韵”和“飘逸的南国风”,而学生本身在音乐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音乐天赋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所以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的均衡,教师应该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不同学生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形式的音乐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乐感和鉴赏能力。比如,对于喜欢纯音乐的学生可以选择班得瑞音乐,喜欢摇滚的学生可以选择后街男孩、汪峰的的作品,喜欢流行音乐的学生可以选择周杰伦、王力宏、陈奕迅的作品等,同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培养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

二、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更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掌握音乐技能,在此环境氛围中可以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世界上,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培养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例如,在音乐欣赏之《金蛇狂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并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现出来;然后再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情境片段,让学生了解到开幕式就是利用该曲作为背景音乐烘托奥运会盛大的气氛,从而调动学生认知情绪;最后播放此曲,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那种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的热烈欢腾的节日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本首曲目的热情。在学生聆听之后,教师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点拨讲解就能够让学生理解本曲的情感内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

三、加强视唱练耳的音乐教学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更好培养和提升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教师还应该加强视唱练耳教学,主要分为视听与视唱、听觉训练两大部分,教师可以根据高中音乐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训练方法,通过科学合理地训练加强视唱练耳的音乐教学,从而在循序渐进中逐渐培养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具体而言,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指导学生听觉训练和视唱、指导学生进行体态律动训练等方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指导学生快速准确发音和听辨音乐节奏,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旋律的整体感知能力,从而在视唱练耳中培养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例如,在《黄河大合唱》的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做好本首歌曲的音乐节奏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合唱让他们更好掌握音乐节奏、形成乐感,并指导学生听单音、分辨单音音准和音高,结合曲目背景,更好感受其中蕴含的那种激昂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四、引入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创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音乐,往往不同的音乐风格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更好培养学生乐感和审美能力,教师需要引入更为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教学,通过对比教学、拓展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欣赏地区特色的音乐作品時,教师可以引入《辽阔的草原》、《沂蒙山的小调》、《弥渡山歌》、《雨打芭蕉》等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音乐风格;而在指导学生欣赏中国风的音乐时,可以引入古琴曲《渔舟唱晚》、纯音乐《春节序曲》、现代音乐《青花瓷》教学,通过相关指导,从而更好培养学生乐感与音乐鉴赏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加强视唱练耳的音乐教学、引入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等对策,更好地培养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尹小进.论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8.

[2]郑晓宇.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文艺家,2019(5).

[4]陈玮.刍议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J].新课程,2018.

猜你喜欢
乐感视唱练耳课堂氛围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艺术评鉴(2016年17期)2016-12-19 18:57:31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论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
浅析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跳跃的黑白键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9:40:29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18:50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