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的创设

2019-09-10 17:03:41金伟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情境初中数学

金伟华

【摘要】  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穿插入教学情境,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知识本源的形成过程,提升教学效率,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086-010

到了初中,数学学科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推理能力要求凸显的更加明显,学生真正学习起数学来,也就更加的烧脑,甚至有的学生初一上学期后面阶段开始就逐渐的对数学学科失去了原有的兴趣,那么,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开始认真的思考,到底如何教学更有效,到底我们如何设计40分钟的课堂,课上怎么教,教什么,怎么引导学生,怎么才能让学生爱上课堂,这里笔者就会根据教学实例,来粗浅的谈一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

一、用旧知联系新知,巧妙设置问题情境

笔者认为这种情境设置方法最为重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备课中,如果能准确利用本节课知识内容与之前学过的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设计情境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识内容,不会感觉特别生硬,并且能很好的形成知识网络,便于知识的记忆和模块学习。

例如:笔者在教授七年级下册书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第一课时,这节课是新概念课的学习,那么概念如何引入呢?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概念呢,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情境:

师问:我们这一章的第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

师问:那什么是对顶角,什么是邻补角呢?学生回答:两条线相交后的四个角中就有两对对顶角,四对邻补角。

师问:那么两条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会形成几个角?学生画图后回答:应该是八个角。

师问:那么这八个角中有对顶角,邻补角吗?学生看图思考后回答:有,四对对顶角,八对邻补角。

师指着图继续追问:那么上面形成的四个角和下面的四个角之间,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有没有名称,有的话,是什么呢?

学生一脸迷惑,师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呀!

这样一组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了学生一步步的思考,似乎感觉是“忽忽悠悠”就和教师一起走入了新知的学习中,而不会觉得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出现那么的突然,使学生的心理形成了一定的条件反射,咦?是哦,那八个角之间是不是也有关系呢?学生就开始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答案,也就达到了创设情境的最终目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手工操作,创设动手新情境

因为小学数学学习的数学理论并不多,有的不足以可以支撑初中数学中其他理论的学习,所以初始的结论形成过程中的测量法,叠合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动起手来!

例如:笔者在讲解《平行线的性质》这一知识内容时,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课前提前准备硬纸,上课时在纸上画出一组平行线被第三条线所截的各种情况,然后把他们剪下来形成的八角,利用测量法,叠合法,发现这八个角之间的关系,借机引出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这样的有趣的实际动手操作,学生乐此不疲,不仅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学生体会了叠合法比较大小的数学方法,对以后再进行叠合法比较大小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让学生动起来,创设游戏新情境

游戏新情境,哇,光是听着就感觉精神一振,当然初中的学生更是会乐此不疲,学生数学为什么总是学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兴趣,觉得数学这一科目太过枯燥,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能够根据学情,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精心设置适当的游戏,使学生的身心脑全部活跃起来,学生自然会深深的投入其中,爱上数学教师,也爱上了数学课堂,那何以会愁学生学不好数学。

例如:笔者听过一位教师在讲解《数轴》这一课时是这样设置的:课堂开始先通过一步步设问导入新课,讲解完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后,为了让学生快速了解数轴,巩固所学,让第一第二学习小组的八位学生出来,站成一行当成是数轴,相邻同学间隔相同设为一个单位,指定某个同学是一个数字,然后教师只要说到哪个数字,对应的学生就要站出来,循环游戏,学生玩的真叫一个快乐,有的学生也有出错的时候,下面其他的同学再帮助订正,学生们都积极的思考着是不是自己要站出来,当这一轮结束时,下一轮了,老师又变换了方式,数轴没有给方向,也没有给单位,这下学生乱套了,最终他们认识到了数轴三要素的重要性,乐学乐学,这节课终是达到了吧,笔者一直在想,这个游戏设置的巧妙啊,当真是融入了这位教师的智慧,这样的游戏情境才是真正做到了教与学完美的统一,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学生们期待的吧!

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熬述,借用习大大说的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用到这里,就是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學情境,只要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发散了学生们的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那都是好情境,都是可以推广学习的,最后笔者呼吁“初中数学的教师们,使出浑身解数,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生动有趣又不偏离教学轨道的课堂吧,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堂,爱上数学老师,爱上数学!”

猜你喜欢
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情境初中数学
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12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5:21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