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彩
【摘要】本次研究历时17个月,围绕题目《新型社区下家园合作的探究——以金沙馨园幼儿园为例》,加强家长家园共育意识,了解可利用的家庭资源,挖掘潜在的家庭教育资源,创新家园共育的途径,促使家长多角度了解幼儿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家园合作;家庭资源;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的核心性影响作用,能够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并引导他们走向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生活;也能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三大群体共同成长,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的发展。
新型社区:金沙馨园幼儿园属金沙洲地区社区配套公办幼儿园,根据走访可知两园区周边小区(御金沙小区、中海馨园小区、富力金街小区、江悦湾小区等)均为近五年才相继有住户入住。
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是需要幼儿园以及家庭共同努力下才能得到实质意义上的推进,两者缺一不可。幼儿园与幼儿家庭都应主动交流沟通,相互支持教育工作的开展,明确帮助幼儿全面发展为合作的最终目的。
新时代下家园合作越来越广泛,在幼儿园管理中占据着显著的地位,但实践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 存在问题
(一)周边地区入住居民多为新移民人员,来广州时间较长,且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但仅对金沙洲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金沙洲地区的美食较为了解,对金沙洲本土文化内涵不太了解。
由于我园的家园群体构成以外来人口居多,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地域和文化差异,然而学历层次整体比较高,相对而言对幼儿教育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同时家庭的构成多为双职工家庭,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和关注孩子,但又希望了解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内容。致使我们要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寻求有效的家园合作途径,通过规范管理、沟通交流、支持合作已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二)家园合作会不自觉地流于形式,不够深入,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当中。如定期举行的家长助教活动,部份家长上课拘于形式,过于随意,缺乏实效;家长开放日活动得不到部分家长的重视。
(三)家园合作多为对家长的单向灌输,缺乏双向互动。部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与家长工作的相互作用内涵理解不够,因而也造成部分教师产生了有的工作得不到家长的支持的想法。
二、研究目标及过程
本次研究主要设立了三大方向的目标:
(一)加强家长家园合作意识;
(二)了解可利用的家庭资源,挖掘潜在的家庭教育资源;
(三)创新家园共育的途径,促使家长多角度了解幼儿教育。
在研究的过程中共采用了五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谈话法。旨在从多方位了解幼儿、家长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研究。
研究以了解潜在家庭教育资源为切入点,在2017年11月发放研究前期调查问卷,一共发放约1200份问卷,有效回收文件约900份,有效回收率达75%。同时依据数据分析出在开展调查研究前,我园对于家长资料信息收集仅停留在各班级自我管理的层面上,未能真正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于年级活动、乃至园区活动当中去。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家长对于我园教师的家长工作相对满意,有条件并自愿为幼儿园提供资源的家长还曾进行了登记,但缺少参与到幼儿活动当中的机会。由此,课题组针对以上状况对开展的活动进行了创新尝试。
尝试一:开展各色活动,让家长尝试活动中的不同角色
在过往的活动中,家长在更多地担任参与者的角色,久而久之,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每当幼儿园有活动需要家长参加便时,只要人到场、走走逛逛即可結束活动。这也是有部分家长不愿意抽空到场参与活动的原因。由此,我园针对这一现状对活动开展中家长所担任的角色进行了大胆地创新与调整。如在大班级爱心义卖跳蚤市场活动中,我们邀请小班级家委充当公证员和大班级各班家长志愿者担任协助者。公证员确保跳蚤市场的所得爱心款项的公开公正,协助者协助每个摊位的小小售货员的义卖开展;跳蚤市场的爱心所得款项均由家委负责,需拟定到老人院开展“老吾老及人之老——关爱老人”采购清单进行物资采购,并把物资运输到活动现场;在2017年白云区好人颁奖典礼活动中,演出幼儿的随行家长为幼儿充当后勤保障服务的角色,同时也感受着带队教师工作中的不易,对教师工作增添了几分深刻理解;在本学期科学活动中,家长充当着教玩具制作者的角色,在教玩具的制作中切实考虑幼儿的“学中玩、玩中学”的乐趣。
尝试二:合力反思,创馨园共育之道
在课题研究前期,每次活动结束过后教研组都会组织全体教师共同讨论活动情况与反馈汇总,研究、分类,确定活动中关于家园合作方面的改进和不足。家长仅在活动结束期间简单填写反馈即可,这样的意见收集幼儿园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在2017学年第二学期中的大班级爱心义卖跳蚤市场活动中进行了创新,运用了现场采访的方式对家长的意见进行收集。由于这一办法简单便捷,而且采访的当下,家长仍处于活动的氛围当中,由此能提出更多实用、有效的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还做到每个活动都有专属的网络推文把精彩瞬间推送给家长,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
经过一年实践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园家园合作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我园于2018年11月通过发放同一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园家庭资源情况进行了活动反馈的调查及整理。一共发放约1200份问卷,有效回收文件约1000份,有效回收率达83%,与2017年11月问卷回收的数据相比较,增长了8%的回收率,从而反映出家长对于我园教育工作的配合度有所提升,家园合作意向更加明显,家园合作满意度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
三、研究成效
(一)家园合作意识提高,促进教育活动开展
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在各项活动中为家长安排不一样的角色,从而增强了家长家园合作意识,提高家长在共育中的参与率。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家长能切身地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师先进的教育方法、幼儿成长的变化,从中明白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必要性。
(二) 初步了解园内可利用的家庭资源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不仅使我园开展的活动得到了反馈,引发教师们的思考,鞭策着我园在家园共育活动中不断前进,还让我们在字里行间看到家长对于自身在家园共育中的投入,并进行了反思。
(三)开创多元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创新研究模式,有助课题研究有效开展
在科研工作方面,我园为了解决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试行建立科研专题研究小组,将课题进行拆分,以子项目的形式落实到每一个年级以及每一个班级中去,让课题研究的过程落到实处。在日常课程中把课题研究实践开展起来,继而得出研究结论以及成果。通过建立专项研究小组,课题的探究实践得到了明显改善。
2.课题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课题研究对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我们不断针对实践中的难题开展教研,从一开始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确定到之后的活动实践、活动评析、整理论文,老师们的专业潜力逐步提升,每位参加课题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她们说回顾这段时间不管是自身对专业知识的阅读量和理解、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以及电脑公文技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刘园长作为课题的负责人,也体会到,老师们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再到会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根本性进步,促使她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四、研究反思
本次的研究对于幼儿、幼儿家庭、幼儿园以及教师之间的合作方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在对于整个课题研究的回顾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家园合作方面我们还需要进行以下的改进:
(一)深化了解,常态化资源整理
持续完善家长教育资源档案袋。内容包括:我园幼儿的家庭资源情况,了解幼儿的家庭成员和结构,家长的职业和学历层次,潜在的家庭教育资源,最适宜当下的家园合作方法和方式。
对于已毕业的幼儿家长教育资源进行归档整理;对新入学幼儿家长教育资源进行收集归类;对在读幼儿家长教育资源持续了解更新。
(二)继续培养家长主人翁意识
1.提升家长队伍素质:有助于活动的开展以及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归属感、荣誉感。
2.在开展各类型活动的准备阶段,利用E时代信息交流手段在家长中招募更多志愿者加入活动并利用其对家长参与程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在活动中让家长、幼儿和老师组成多支小分队,幼儿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到社区中的每个区域进行环保知识、爱心公益等的宣传和实践体验。让幼儿园、家长和幼儿参与到各项公益活动中并通过网络将活动情况及时反馈,把幼儿园教育效益融入社区,辐射整个社区。从而让家、园、社区真正互动,产生更大的整体效益。
(三)共享资料,保持信息及时互通
利用网络资源搭建一个幼儿园官方平台,如:取得官方认证的微信公众号。活动信息、园内通知、园内信息均通过统一渠道进行发布。采用網络手段可增加日常的沟通、交流,使园方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与想法能达到及时互通。
【参考文献】
[1]George S.Morrison.学前教育:从蒙台梭利到瑞吉欧(第十一版).祝莉丽,周佳,高波,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03).
[2][日]松居直.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刘涤昭,译[M].全国百佳出版社,2017(12).
[3][美]简·尼尔森 谢丽尔·欧文 罗丝琳·安·达菲.3~6岁的正面管教.娟子,译[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02).
[4]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第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