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9-09-09 03:19付琳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孕产妇出血量产后

付琳琳

【摘 要】 目的:研究子宫压迫缝合术应用在孕产妇产后出血当中的效果。方法:本文作者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所收治的孕产妇产后出血患者,选择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压迫缝合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46例,常规治疗组选择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压迫缝合组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常规治疗组为78.26%(36/46),压迫缝合组为95.65%(44/46),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予以比较,常规治疗组为34.78%(16/46),压迫缝合组为10.87%(5/46),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总量进行评价,常规治疗组为(958.4±62.8)mL,压迫缝合组为(724.6±50.8)mL,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产妇产后出血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配合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

【关键词】

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作者主要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方案对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价值,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作者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产后出血的孕产妇,选择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压迫缝合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6例。压迫缝合组当中存在初产妇30例,经产妇16例,产妇的最大年龄为39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31.8±6.4)岁;常规治疗组当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14例,产妇最大年龄为40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32.1±6.2)岁。所有产妇均排除存在系统性病症,排除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存在严重损伤的情况,本研究所有患者排除存在胎盘残留和剖宫产切口裂伤的患者。本文常规治疗组当中自然分娩22例,剖宫产24例,压迫缝合组自然分娩24例,剖宫产22例。经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检验,两组对象之间未表现明显差异,可进行比较和研究。

1.2 方法

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为患者选择注射宫缩素和止血药等进行干预,并且为患者进行按摩子宫等相关的处理,必要状况之下需要为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手术治疗。

压迫缝合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首先为患者下推膀胱覆膜以便促进反折,将患者子宫下段完全暴露,并且在患者右侧子宫下缘2~3cm的部位和患者子宫内侧大约3cm的部位确定为进针点,并且将出针点确定为宫腔到距离切口上缘2~3cm的和子宫内侧4cm的地方,为患者进行相对应的缝合处理,在缝合时应该将缝线,从患者的子宫底部垂直的绕到子宫后壁,要保证进针的部位和患者的子宫前壁对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宫体加压,保证压力适当,对两根缝线进行收缩,确定患者不存在活动性出血之后打结,为患者完成缝合,观察患者阴道是否存在出血,了解子宫下段渗血和子宫颜色以及活力状况,如表现正常需为患者关闭腹腔,逐层为患者关腹并进行对位缝合。

1.3 观察指标

结合患者的治疗情况将治疗15min之内患者子宫收缩明显,而且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的情况评价为治疗显效;将再次治疗,30min以后,患者子宫收缩出现好转,而且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的情况评价为治疗有效;将经过多次用药和治疗以后,患者子宫收缩仍然不明显,而且阴道持续出血评价为治疗无效。

对于所有患者的产后出血总量进行评价,同时调查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作出比较和研究。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时,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计数资料选择采用χ2检验,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性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说明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注:本文采用统计学软件为IBM SPSS 25.0。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本文的常规治疗组为78.26%(36/46),压迫缝合组为95.65%(44/46),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予以比较,常规治疗组为34.78%(16/46),压迫缝合组为10.87%(5/46),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总量进行评价,常规治疗组为(958.4±62.8)mL,压迫缝合组为(724.6±50.8)mL,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结论

产后出血主要是产妇在分娩以后24min内的出血量超过500mL的一种临床状况,这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2]。因此临床应该重视产后出血这种情况,对产后出血进行及时必要的处理,选择有效的方案进行干预可以避免患者机体出现不必要的损伤[3]。对患者进行产后出血干预的过程中,临床常应用的止血方法较多,为患者进行子宫的局部按摩、子宫填塞纱布进行子宫动脉拴塞治疗等,而不同治疗方案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4-5]。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产后出血治疗是最近这几年所应用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能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能够综合地证明子宫压迫缝合术可有效治疗产后出血状况,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案,体现出了临床应用的价值。综上所述,对孕产妇产后出血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配合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

参考文献

[1] 袁翠林.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6(20):138-139.

[2] 李列琼.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8-9.

[3] 王勤.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當代医学,2015,22(13):79-80.

[4] 王焱,董武.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18):99-100.

[5] 刘玉双.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06):19-20.

猜你喜欢
孕产妇出血量产后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心理护理在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齐齐哈尔市2004-2008年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动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