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余
摘要:语文学科是比较有魅力的学科,因为语文中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美。再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隐含的各种美,并让学生充分去发现、去体验,给学生烹制一场美味盛宴。本文主要从引导学生品味语文课中的语言美和感悟语文课的情感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小学语文教师課堂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感悟;语言美;情感美
语文学科有其独特魅力,它可以让学生品味到各种美:形象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感美、内涵美。也可以说,语文课堂是展现美、传播美的主阵地。细细推敲,我们会发现语文这一学科的美主要表现在独特的语言魅力及蕴藏其中浓浓的情感上。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烹制”一场美味的“盛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引导学生品味语文课中的语言美
语文学科对语言的要求不同于其他学科语言,数学、物理、化学等要求语言明确、精准,而语文学科的语言相对来说要含蓄、委婉得多。而语文学科中的语言是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的生动、形象并富有情感的语言。教师向学生传递某些信息而运用的一种的交际用语。
1、规范教师语言。小学语文教师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发音要准,吐字清晰、分明,能流利地、正确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不能用方言土语。教学第一节课,教师说流利、字正腔圆、优美的普通话,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师用方言与学生交流,即使说得妙语如珠,效果会大打折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教材文本的理解、感悟、欣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说好普通话,提示自身的语言能力。
2、品出韵味。小学语文教材中把部分文本中饱含着强烈的感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讲解文本时需要激情。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情因素,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学《走月亮》一文。这是以片抒情散文,作者回忆童年的美好,文章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扣动学生心弦,让学生走进如诗、如梦的画卷中。教师教学此文时应以饱满的情绪,并运用各种神态及动作表达情感。在读中把学生带入优美的田园生活:在月光下嬉戏;月光照亮了苍山、大青树、林间小路;每个水塘抱着一个月亮;秋虫唱,夜鸟拍打着翅膀。状物抒情是散文的一大特点,借助具体的景传达情意更形象、生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眼神、手势,无形中让教师表达更生动、形象、具体,传递师生间特殊的情感。把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让学生陶醉在语言文字及文中表达的情感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文章情、师生情结合在一起,把语言文字与作者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
3、丰富自身语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取文本有描写自然景观的;有借景抒情的;有抒写人生理想;有人生的感悟等,其中有些道理学生不是很明白或理解不深刻,通过学生细细品读,学生能明了其中的蕴涵的深刻寓意。文中的哲理及思想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通过一场景、小故事拨开学生的心弦,牵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对教师的简单的说教极其反感。教师要凭借丰富语言直击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学完《大自然的声音》一文后,教师提出一问题:大自然中有许多声音,风是音乐家;水是音乐家;动物是歌手,那么大自然中还有许多事物发出美妙的声音,让学生说一说。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后说出自己的想象中的声音。
二、引导学生感悟语文课中情感美
名诗佳作、传诵千古,是因为文中蕴涵的情感、思想、哲理。语文教学就是借助语言文字触动学生的情感。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缺少灵魂。教师要用“情”去感染学生。
1、巧设情境。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审美有极大的作用。文章通过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语言文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而语言文字就好像是静止的水,只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入描写的情境中才能领悟其情感魅力。
小学生的情感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可运用图画、音乐、语言、动作等方式,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进入文本中描述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动人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联想。有的文本是描写祖国的壮丽山川、名胜古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配以音乐,为学生营造一幅优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对写人叙事的课文要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以及人物的音容姿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对以动植物为表现对象的课文,要化静为动,注情于物,达到物我两在的境界。教学《麻雀》一文时,讲老麻雀用自己的躯体掩护小麻雀,勇敢与庞然大物搏斗画面。为了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作者同情弱小。教师用无畏语调叙述事件的发生,借助课件呈现其场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深切地领悟文中表达的情感。
2、放飞情感。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现行教材文质兼美,可读性强,篇篇寄予情和意。朗读把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文字中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还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感染学生。范读文本时让学生感知感情基调从而正确把握文本情感。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教师在范读课文时要昔日圆明园的辉煌景象,应体现出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来,通过品读、引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地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文本,才能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教师要借助语言的独特魅力,把藏匿其中浓郁的情感表达出来,将语言与情感完美的融合课堂教学中,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勃勃、情意浓浓。
参考文献:
[1]王玉英,王将.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 (32):72-73.
[2]辛晓敏.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语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 (42):382-383.
[3]孙世建.因情入文,以文育情——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 (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