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晖
“作为一名白血病妈妈的女儿,更作为一名向法院求助的当事人的女儿,我想尽一切感激您的话,思考了很久才写下这封信……感谢郭叔叔在我的母亲徐某是被执行人的案件中,尽职尽责为民解忧……我将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您对我妈妈的关注和关心,我将努力学习,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这是一封写给执行法官郭海宁的信。落款是浙江某小学四年级的女孩轩轩。2019年7月11日,放暑假的轩轩跟着父母来到北京,将这封一笔一划书写的信,亲手交给法官。“她一直嚷嚷着要来看您,今天终于如愿了!”轩轩妈妈徐某笑着说,脸庞虽依然清瘦,但不复4年前的灰败憔悴,有着健康红润的光泽。“我要替妈妈感谢您!我妈妈现在病好了!”小轩轩双眼亮亮的,看着法官说。
事情要从数年前说起。
轩轩妈妈徐某是浙江慈溪人,是一位坚强能干的女性。上世纪90年代末,她只身北上打拼,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在北京逐渐闯出一片天地,一家三口日子越过越好。随着生意规模的扩大,2013年徐某夫妇先后向银行贷款475万元,向小贷公司贷款12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然而,贷来的款项刚刚投入生产,这个家庭迎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2013年8月,事业如日中天的徐某被确诊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自此,徐某踏上了辗转医院、与病魔抗争的艰难道路。漫长的治疗和病痛的折磨,让徐某一次次陷入迷茫与绝望之中。生意无力顾及,日渐惨淡,家庭积蓄也逐渐耗空殆尽。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佳的治疗方案就是进行骨髓移植,但找到合适的骨髓是关键。在家人匹配无望的情况下,等待骨髓捐赠成为徐某唯一的选择。幸运的是,2015年1月,一位来自河南的捐赠者的骨髓与徐某的骨髓配对成功。然而,正当徐某一家为骨髓移植手术四处筹钱时,徐某夫妇因未能及时偿还贷款被银行诉至法院。2015年6月,小贷公司拿着公证债权文书向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要求偿还本金及相应利息。不久,银行也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重病中的徐某成了被执行人,一家人深陷困境。
案件到了执行法官郭海宁手里。他第一时间对徐某夫妇名下的财产状况进行查询,并未查到可供执行的银行存款,法院依法查封了徐某夫妇名下唯一一套住房,对房产进行组织拍卖。唯一住房可能被拍卖,一时半会儿又还不上钱,自己还要继续化疗。面对这种情况,徐某只好向执行法官求助。
“我现在身体状况非常不好,得了白血病,一直都在医院化疗,如果没有地方住可怎么办呢……法官,我还要准备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事情不解决,我都没有办法进行手术。我们现在确实没有钱,能先解除查封,让我有个地方住,等病情稳定了再筹款还钱吗?”2015年12月,拖着病弱的身体,徐某找到郭海宁,哽咽着说明情况,把求助法官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面对徐某的哭诉,郭海宁也是心酸不已。考虑到查封的房产是徐某一家的唯一住房,徐某即将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郭海宁决定暂缓对房产的组织拍卖工作。他安抚徐某的情绪,向小贷公司、银行说明徐某患病的情况,争取其理解和同情,一次次把他们约到法院进行谈话,一遍遍在沟通过程中进行协调,尽其所能促成事情的协商解决。“你先安心治疗,我会尽力与申请人沟通的。”郭海宁的话对徐某来说无遗是一剂定心丸。2016年2月,徐某顺利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在法官的反复沟通与协调之下,2016年5月,小贷公司与徐某夫妇达成执行和解,同意放弃利息,只要求偿还本金120万元。同一时间,银行也与徐某夫妇达成和解,放弃利息,偿还本金450万即可。达成和解后,小贷公司和银行向法院申请撤销强制执行。
法官的理解与帮助,与小贷公司、银行最终达成的执行和解,让徐某一家重新燃起了希望。2016年7月,经多方努力,徐某夫妇终于凑齐了全部款项,还清了债务。在康复治疗的同时,徐某再次创业,于2017年4月注册成立公司,重新做起服装生意。如今,徐某的身体状况日渐稳定,生意也有了起色,一家人终于走出困境,重回正轨。
之前每次去法院办事,徐某都会带着年幼的女儿轩轩。郭海宁法官所做的点点滴滴,轩轩都看在眼里。法官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和助人济困的情怀,每一句暖心的话语,每一个鼓励的眼神,被她牢牢记在心里。逐渐,她将郭海宁法官视作自己的偶像,郭叔叔长,郭叔叔短,总被她挂在嘴上。今年暑假,轩轩再三央求徐某夫妇,让他们带自己到北京去看郭叔叔。出发前,轩轩认认真真给法官写了信。
一家三口带着锦旗和信来到法院,见到了轩轩总是念叨的郭法官。从小女孩手中接过信,郭海宁还是有些惊讶的。“没想到事情过去了这么久,小姑娘却记得这么深。”看着这一家三口如今生活幸福,他也很是开心:“这是法官最高兴看到的事,能帮人渡过难关,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郭海宁法官干执行工作已经10年了。2018年,他的执行团队收案共计1594件,执结1437件,结案率90.2%,办案业绩名列全院前茅。在同事眼里,他是办理案件抽丝剥茧、思路清晰的业务骨干,是执行现场临危不乱、掌控局面的指挥官,是打击老赖铁面无私、决不手软的执行先锋,也是谈笑风生、幽默可爱的“大海”。长期奋战在执行一线,他有着远超过年龄的成熟、稳重和睿智。
“刚进入执行工作时,执行办案系统、全国网络查控系统、执行事项委托平台、新媒体宣传这些都还没有出现,每一起案件,全靠执行工作人员前往银行、房管局、车管所进行线下拉网式的财产查询。那时候还没有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这些惩戒措施,夜抄被执行人住所,在其可能出现的地方蹲守,执行法官绞尽脑汁堵截老赖。”他说,“现在执行办案信息化如此发达,不出办公室就能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执行案件办理流程节点化,我们更要好好珍惜,全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2018年第八期“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中,郭海宁度过了自己的33岁生日,同时迎来了他生命中的“小天使”的降生。惊叹于这种奇妙的缘分,同事们私下给宝宝起了个小名叫“郭执行”。听到这一名字后,他大笑着说:“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