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亭,孙合圣,王维照,王伟平,范晓玉
作者单位:昌邑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昌邑 261300
先天性斜颈是婴儿出生之后即被发现的颈部朝某一方向倾斜的一种畸形,可分为肌源性和骨源性两种类型,其中肌源性斜颈是指由于肌肉病变所造成的斜颈,而骨源性斜颈则是指由于骨骼发育存在畸形而导致的一类斜颈[1]。目前对于先天性斜颈的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该病的临床症状包括颈部存在肿块,斜颈以及面部不对称等,严重者甚至伴有其他类型的并发症[2]。由于先天性斜颈会对小儿的健康及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关于其治疗方案已得到临床多方关注。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以及非手术两种治疗方式,研究发现[3-4],手法按摩及抗炎类药物注射等非手术治疗,疗效较好,对小儿伤害较小。笔者观察推拿按摩联合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先天性斜颈,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至2016年1月在
昌邑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斜颈小儿138例,男性73例,女性65例;年龄范围为3~9个月,年龄(5.43±0.31)个月。所有小儿均可在胸锁乳突肌的中或下方触及肿块。入选标准:(1)症状符合《实用小儿外科学》中的诊断标准[5];(2)经X线检查显示颈椎凸朝健侧,而上胸椎凸朝患侧形成代偿性侧弯,但颈椎并未发生骨骼改变;(3)小儿近亲属对本次研究均已签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症状严重需接受手术治疗者;(2)存在颈椎发育的异常或颈椎结核等相关病变者;(3)小儿的临床诊断数据丢失者。依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小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为3~7个月,年龄(5.39±0.28)个月。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34例;年龄范围为4~9个月,年龄(5.41±0.25)个月。比较两组小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推拿按摩联合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采用曲安奈德(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214)及泼尼松龙(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1216),交替注射,1次/2个月,一共3次。其中曲安奈德每次10 mg/kg,单次总剂量<40 mg。泼尼松龙每次5 mg/kg,单次总剂量<25 mg。注射前先B超检查颈部,探头频率7 MHz,掌握肿块的大小和性质等情况,注射时肩部垫高,头偏向健侧,4号针穿刺,确认回抽无血后将药液注入。注射完成后观察15 min。注射1周后可以进行功能锻炼。每次注射3 h后给予颈部推拿按摩,小儿仰卧,首先手掌轻柔按摩胸锁乳突肌约5 min,再按揉双侧斜方肌和上侧带肌约2 min,并进行5次拿肩井操作。其次拿捏小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7次,着重针对肿块及挛缩处拿捏,之后推揉患侧胸锁乳突肌约3 min,最后捏拿患侧肿块5 min,通过拇指、中指和食指进行拿捏,并逐渐加大力度,从上、下和来、回等方向捻转5次,以胸锁乳突肌出现微热感为宜。推拿频率为每天1次,每次45 min,治疗1个月。对照组仅用曲安奈德及泼尼松龙局部交替注射治疗,且治疗方式同观察组,两组均随访6个月。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疗效、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其中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为健侧胸锁乳突肌长度与患侧长度的差值。
1.4疗效评价优:斜颈症状完全改善,夹角和长度已接近0,且面部无畸形;良:斜颈症状明显改善,但存在夹角和长度差,且面部畸形不明显;可:斜颈症状有改善,夹角和长度差比治疗前减小,面部畸形有改善,但仍可见;差:斜颈症状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且面部畸形无任何改善[6-7]。
1.5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ˉ±s表示,采用t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P<0.05),见表1。
表1 先天性斜颈小儿13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2.2两组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比较治疗前两组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均短于治疗前,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更短(P<0.05),见表2。
表2 先天性斜颈小儿13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比较/(cm,±s)
表2 先天性斜颈小儿13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比较/(cm,±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69 69治疗前1.54±0.21 1.56±0.14 0.658 0.512治疗后0.47±0.02 0.25±0.03 50.685 0.000 t值42.134 76.001 P值0.000 0.000
2.3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PO2及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高,PCO2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低(P<0.05),见表3。
表3 先天性斜颈小儿13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mmHg,±s)
表3 先天性斜颈小儿13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mmHg,±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69 69 PO2治疗前14.23±4.12 14.25±3.28 0.032 0.975治疗后14.31±3.22 15.57±3.47 2.211 0.029 PCO2治疗前55.01±14.86 54.97±15.32 0.016 0.988治疗后55.12±12.65 50.21±11.78 2.360 0.020
2.4症状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症状改善的影响因素有未实施推拿按摩、病程>1个月、以及治疗依从性不强,见表4。
表4 先天性斜颈小儿138例症状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
西医认为,先天性斜颈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先天存在胸锁乳突肌向单侧挛缩,进而造成头及颈部出现不对称而引发的畸形症状,通常表现为小儿的头向患侧倾而下颌朝健侧翻转。虽然通过对小儿胸锁乳突肌施行切断或者全切等手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满意治疗效果,且各项微创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8-9]。但由于小儿年纪较小,手术可能隐藏着较大风险,因此目前临床仍将保守疗法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而将手术作为最后选择。祖国医学考虑该病主要致病原因在于小儿颈部筋脉经络遭受损伤,进而导致淤血留滞且久聚不散,最终形成挛缩症状。施以活血化瘀以及软坚散结等推拿按摩手法,可能获得较好的矫正畸形效果。且中医认为推拿按摩有开通闭塞之功效,十分适于先天性斜颈治疗。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是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这符合陈远青和许丽[10]的报道,提示观察组应用的推拿按摩联合糖皮质激素的局部注射综合治疗方案疗效明显。原因主要是推拿按摩联合糖皮质激素的局部注射发挥了协同增效作用,从糖皮质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中医调理血气的功效方面共同促进了小儿的康复进程。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均短于治疗前,观察组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短于对照组,这提示观察组小儿在经过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推拿按摩疗法在中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包含多种手法,操作十分简单,且不会造成较大痛苦。例如按、摩等手法可提高局部热度,使血流通畅,并提高淋巴回流效果,可推进消瘀解结的速度。同时,拿、捏等手法有利于肌肉放松,对疏通经络,减少挛缩十分有利。将此种治疗手法用于先天性斜颈的治疗,可有效缓解小儿患侧胸锁乳突肌所存在的血液循环障碍,同时还有助于全身血液循环,对周身气血进行调理,并对局部血液循环以及淋巴循环发挥改善作用[11]。造成先天性斜颈的根本原因在于单侧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并由此引发的挛缩。因此,可将抗增生以及抗纤维化作为临床治疗重点。研究证实,合适范围内的糖皮质激素能够起到抑制骨骼肌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进程,同时其抑制作用会伴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12]。因此,对先天性斜颈小儿进行糖皮质激素的颈部注射治疗,可有效对其胸锁乳突肌中纤维母细胞及自身DNA的复制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进而获得高效的抗增生及抗纤维化效果。此外,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PO2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CO2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证实了观察组应用综合疗法后,小儿的血气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13]。将推拿按摩及糖皮质激素相结合治疗先天性斜颈,能够加速小儿包块消退,并且在促肌肉软化以及降低纤维性挛缩发生率的方面发挥显著的积极作用[14]。但临床实施此治疗方案时,需注意严格把握用药剂量以及时间,谨防药物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15]。本文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发现,小儿症状改善的影响因素有未实施推拿按摩、病程>1个月,以及治疗依从性不强,这提示上述因素均可能对小儿症状的改善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儿的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推拿按摩联合糖皮质激素的局部注射用于治疗先天性斜颈小儿,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明显改善小儿的临床症状,并促进气血通畅,但应尽可能地规避影响因素,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