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兰
【摘要】阅读并非随意而为之,而是有一些“坚守”,比如:一种积极的走向:整体把握;一种高效的方式:自主阅读;一种宽广的视域:大量阅读。如何从孩子们人生之河的源头上开始就播撒一颗爱读书、好读书、勤读书的优质种子?如何在阅读的密林中汲取沉甸甸的精神养分?值得师生迈出建设性的步伐。而一旦迈出,孩子们必将与以往不同。
【关键词】整体把握 自主阅读 大量阅读
【中圖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083-01
时下,“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广为流传。统编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曾在大众场合甩下一句狠话:“高考时15%的人做不完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没有高质量的阅读,高考之路异常艰辛。于是,孩子们的阅读变得异常重要。“部编版”语文教材编写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大量阅读、个性阅读和拓展阅读。例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营造一种“读好书好读书”的活泼氛围;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其中的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拓展和提示引导。语文教师应该紧紧抓住部编教材的这一特点,引领孩子们挺进在扩展阅读的深处“郁郁乎文哉”。
一、一种积极的走向:整体把握
尽管家长已经意识到孩子们的阅读是那么的重要,并且已经付诸于行动,但阅读的高效性仍然不够乐观,阅读之路上的种种困惑仍然影响着莘莘学子。部分孩子的阅读围绕着“讲了一件什么事”而展开,显得零散、碎小、狭隘。窃以为,孩子们的阅读不能像课堂上精读课文那样“嚼烂嚼碎”之后“喂”给学生。相反,应该整体把握作品的主题,整体领悟作品的写法,整体吸收作品的“色香味”。从段落走向全文,从局部走向整体,从零碎走向大局,应该成为小学阅读必须坚守的一个重要视点之一。[1]
在这样的阅读中,一定要防止那种“碎小阅读”、“浅层阅读”和“应试阅读”。的确,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并不是最重要的,情感的滋养、思想的顿悟、心灵的纯化,才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为此,教师应该注重整体把握的阅读,注重主题相对聚焦的阅读,注重取舍“裁剪”后的阅读,以此发现作品中那些内隐的、普遍的、共性的东西,以此在文学作品的森林中渐行渐深。
二、一种高效的方式:自主阅读
时下,部分阅读“统一规划有余,独立诵读不足”。很多阅读活动统一要求、统一阅读时间、统一阅读效果,甚至带着“统一”的问题去解读经典作品。这样的阅读换来的是阅读结果的雷同、阅读过程的费时低效和阅读兴趣的丧失。这样的阅读既是危险的,也是得不偿失的。对此,语文教师应该反思:我究竟在多大意义上拓展了孩子们的阅读生命?教师和家长应做的就是,“即使孩子的阅读出乎你的意料,你也要静下心来倾听他的想法。”[2]
如果教师放开让孩子们自由读、真实读、个性读,就会出现一些多元解读、个性解读或独特感悟。对此,成人不能对某一倾向性观点“一棍子打死”,而是引领孩子们说出之所以这样的真正理由,并在合适的时候“拨之和疏之”,以此真正达到大面积滋养孩子们阅读生命、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效果。或许,谁对谁错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就在于,这样的阅读是否拓展了孩子们的心界、眼界和情感的版图?是否让孩子们的内心开出了属于自己的花朵?对此,教师应该反思,并且行以成之。
三、一种宽广的视域:大量阅读
不论是“日积月累”,还是“我爱阅读”,抑或是“快乐读书吧”,其实质都指向了大量阅读。的确,只有通过提升阅读总量,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实施“一本带多本”的方法——即通过一篇课文或者某一代表性文章的阅读而带出与此相关的多本书来,鼓励孩子们持续阅读:下一步怎么办?最近的阅读计划执行得怎么样了?如何改进?如何落实阅读的长效性和实效性?
就大量阅读而言,应该从更全面、更高的层面上实现孩子们视野的融合,当然还有认识上的融合和情感上的共同滋养,而其中的以对照、比较和相互验证为手段的阅读批判思维方式,应该是阅读活动特别予以重视的,因为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孩子们自主建构阅读的能力,而且能够有效丰富孩子们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
大阅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从孩子们人生之河的源头上开始就播撒一颗爱读书、好读书、勤读书的优质种子?如何在阅读的密林中汲取沉甸甸的精神养分?值得师生迈出建设性的步伐。而一旦迈出,孩子们必将与以往不同。
参考文献:
[1]朱永新.书籍是比枪炮更有威力的武器[J].教师月刊,2018,(10):105.
[2]繆金龙.捍卫孩子的选择权[J].中小学德育,201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