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基于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模式,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策略,旨在给予数学教师借鉴意义,以下笔者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模式指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融入数学知识点来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数学教学化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活跃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 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应以“具象化”情境导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数学空间。由于小学生思维正处于有具象化过渡到抽象化的阶段,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实际学情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在问题解决期间,鼓励学生采用“生活化”形式思考问题,展现与学情相符的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譬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中,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正方体、长方体。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中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的边数、顶点与面。同时思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点。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在观点交流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其思维更加活跃。当小组探讨结束后,将答案汇报给教师,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应直接否定错误答案,而是提供给学生“关键点”的思考思路,鼓励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爱上数学课堂。教师在模拟生活期间应突出课程重点,鼓励学生通过突破难点,有意识的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譬如在“体积”中,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列举出几个不同的物体,并将其体积大小进行排序,同时引入“体积单位”到课程教学中。为了确保物体体积计算精准,教师在体积单位讲授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播放相关视频。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愈发感兴趣。
二、 建立生活化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思维模式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上,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构建严密的逻辑思维。虽然小学生在低年级能够熟悉掌握100以内的加减,但是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还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构建“数字的概念”,当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得以锻炼后,能够运用生活经验更好的学习知识点。譬如在“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一课中,借助分饼教学情境阐述分数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为了解决分饼问题,让各个小组提出建议。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包括分数加法的意义、整数加法的用法。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布置课堂作业,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将数学思维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师通过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点良好融合,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增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譬如在“圆”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对圆有初步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后讲述圆的知识点。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游戏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有利于调动叙述的感官,为其数学课程的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譬如当小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加法”后,为学生准备“1~10”的扑克牌,将加减游戏、比大小游戏融入其中。还可以借助“小木棍”教具来摆出不同的数字,并且仔细观察如何加减移动“小木棍”能使数字变化。在游戏中学生不断尝试,逐渐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三、 将数学利用于学生生活,鼓励学生积极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贯穿于社会的发展过程,与人们的生活有紧密联系。当学生明确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时,能够增强学习动力。教师应布置开放式的实践作业,运用实践探索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课外学习活动可以采用合作式教学,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能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譬如在“正方形面积”一课中,教师提出问题“为了实现正方形瓷砖贴在班级教师中,同学们有哪些计划”,当學生提出解决方案后,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运用哪些方式的铺设方式最省钱。教师布置完实践作业后,给予学生一周的时间做出设计方案,教师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过度注重参考答案会降低课堂活跃度,容易使学生厌倦数学课。教师应善于将数学公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展现网络平台的瓷砖选购商家,在生动的氛围里提高教学效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化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将人文关怀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基于生活情境开展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积极解决生活问题,获得学习成就感,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104-105.
[2]王玉宝.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新课程(上),2015(6):117.
[3]喻恒兴.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4(17):170.
作者简介:黄小娟,浙江省东阳市,浙江省东阳市白云甘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