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我国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和枯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无法发挥,学生对语文阅读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提高
一、 “少教多学”教学理念概述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少教多学”教学理念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内容所构成:第一,教与学两者紧密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准确意识到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教师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学质量能够有效提升。第二,在初中语文阅读过程中,采取“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第三,在采取“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凸显,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提升。
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堂氛围不够理想,学生普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往往较为枯燥和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大部分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较为沉闷。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中。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等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往往较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主体性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由于仍然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少教多学”模式下,教师的主体性地位仍未改变。长此以往,学生对初中语文阅读的学习将会严重缺乏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和枯燥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少教多学”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摒弃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非常传统和落后。例如,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先自行阅读一遍文章,然后按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对阅读材料进行讲解,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提高。
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少教多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 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为了能够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教师必须准确意识到初中語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准确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将学生当作课堂主体来看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保证选取的阅读教材具备科学性和实际性,尽最大可能使得阅读教材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采取“少教多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教材内容展开讨论和评价,讨论完后再由每个小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并且纠正学生发表意见中的错误。当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总结。
(二) 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体验
在大多数情况下,初中语文阅读材料侧重于文学作品,这些阅读教材均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等均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要积极表达自身的看法和情感。例如,在《我的教师》这一篇阅读材料中,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后,引导学生回顾令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位教师,并且形成一篇简短的文字。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均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同时,也充分表达了自身对教师深厚的情感。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改正和完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焕丰.“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6):66-67.
[2]史艳丽.试析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6-67.
[3]邱莹莹.“少教多学”模式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4):22-23.
作者简介:
李永高,湖北省咸宁市,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大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