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19-08-30 08:26孙艺敏
求知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摘 要:中国是一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传统特色的国家。教育就是传递精神及文化的过程,初中是学生各方面认识逐渐成熟的阶段。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必不可少,而怎样在教学中渗透传统知识理念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授课内容;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于几千年,教师需要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将先人们的精神及做人方式方法进行传递,让下一代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走得更远,这是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肩负着国家复兴的伟大责任,在传统文化传递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如学习孔子的《论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来讲解,让学生接受先人的大智慧并从中学习人生之道,这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也是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需要渗透传统知识的原因。同时,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教师通过讲解这些优秀的人可以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及学习的动力,通过这种慢慢渗透的方式让下一代更有目标感及使命感,以后面临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有精神寄托及追求。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1.授课内容过于单一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自我学习能力,上課时,教师一般是先让学生自主发言,然后教师对课程内容总结,最后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分析能力。但与此同时,在有效时间段内教师对授课内容讲解的时间就少了很多,会导致课程讲解深度不够,授课内容过于单一化、简单化,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实用的知识,这是初中语文课堂常见的现象。

2.授课内容过于复杂

现在教师的教育水平及个人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教师在不断学习提高自我的同时也在提升上课质量,这是教育行业健康的发展状况。教师在一味地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统计,学生的基础能力决定了其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学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后才能理解教师讲解的精髓,否则教师与学生都很辛苦,但是教育成果并不显著,造成教师授课内容太过复杂而学生接受不了的状况。

3.授课形式过于单调

初中语文的授课过程大多是教师根据大纲需求来安排课程进度然后控制课程质量进行授课的过程,这个过程都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形式,教师让学生背诵大量的优秀文章来应对考试,这是初中教育普遍的现象。这种授课形式过于单调,让语文教育失去了魅力,学生体会不到我国古代文化之美,也不能理解唐宋八大家代表的意义。授课形式单调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机械性学习知识是普遍现象。

三、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1.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渗入传统文化的教育

目前我国处于互联网的时代,新的时代可以使用新的方式进行授课。语文教师可以就网上特别火的话题来引入传统文化知识。例如,通过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优秀京剧人来引入我国京剧发展史,插入我国辛弃疾、李清照等优秀词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讲解词人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了流传后世的词句,进而让学生学习先人身上的精神,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另外,通过诗词大赛或者作文评选大赛,选出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采取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初中生学习比较紧张,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或者调出半天的时间组织学生去城市附近的文化传承之地进行参观。在学生参观过程之中,教师对历史文明古迹进行讲解,让学生体验历史时代背景之下的状态,体会先人们生活的不易,理解先人们为了学习而锥刺股、头悬梁,如何进行十年苦读的,从先人事迹中学习先人们的精神。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直传下去的国魂,教师作为载体需要在授课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下一代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在未来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薛占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华少年,2017(32):53.

[2]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13-114.

作者简介:孙艺敏(1990—),女,福建漳州人,中学二级语文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