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真
(厦门市第五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终身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仅认为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具有密切相关联系,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诱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该病治疗关键在于降压药物,应指导患者按照医嘱定时服用药物,继而起到控制血压水平的作用,对改善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1];我院为了探讨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见正文描述:
本次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各85例,且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生命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共42例、女性患者共43例;平均年龄值(60.25±1.45)岁,年龄范围 52-70 岁;平均病程值(5.77±0.85)年,病程范围 6 个月-12 年。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共43例、女性患者共42例;平均年龄值(60.28±1.48)岁,年龄范围 53-70 岁;平均病程值(5.79±0.87)年,病程范围 7 个月-12 年。
1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对比意义。
1.2.1 对照组 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如按照医嘱为患者实施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
1.2.2 观察组 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如下叙述:(1)环境干预:首先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环境;其次介绍病房设备及各种标示含义;最后为患者做好常规护理体格检查及病史询问,询问过程中以温和语言为主,且耐心、周到。
(2)心理干预: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长期服用药物治疗,继而起到控制血压平稳的作用,但是受疾病本身的影响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对治疗失去信心,即不愿配合治疗,为此护理人员针对以上情况的出现应加强与患者沟通,通过心理疏导缓解负面情绪,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适当给予安慰与鼓励,与此同时邀请病友现身说法,有利于增强战胜疾病信息。
(3)药物干预:告知患者按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且讲解药物作用机制、服药剂量、服药时间,与此同时定期监测血压水平,格外注意降压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可在患者服药之前告知其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以便于让患者有个心理准备,对提高服药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
(4)饮食干预:以清淡、低盐饮食为主,每天摄盐量应小于6g,且格外注意控制体重,以豆类、芹菜、瘦肉等为主,禁止食用碳酸饮料,且戒烟酒。
(5)运动干预: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有氧运动,即在餐后1h进行,运动方式以体操、散步、瑜伽等为宜,运动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一周不少于5次。
(6)血压监测:每天对患者监测三次血压,做到定时、定位、定血压器,且将所测量的血压结果记录下来,一旦发现异常,则应及时告知医生,通过相应对症处理,起到控制血压水平的作用。
观察及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生命质量评分。
自我管理能力评估内容包括饮食管理、治疗管理、躯体活动管理、社会心理管理等四方面,每方面分值为0-4分,以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2]。
治疗依从性采用Morisky-Green量表评估,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其中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单组例数×百分比。
生命质量采用FACT量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等四方面,每方面分值为0-100分,以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3]。
从表1数据可看出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8 5 8 5饮食管理(分)3.6 8±0.3 5 2.0 1±0.1 5 4 0.4 3 4 0.0 0 1治疗管理(分)3.7 2±0.2 8 2.0 5±0.1 2 5 0.5 4 1 0.0 0 1躯体活动管理(分)3.6 5±0.3 2 2.1 2±0.1 4 4 0.3 8 5 0.0 0 1社会心理管理(分)3.7 7±0.2 1 2.1 5±0.1 0 6 4.2 1 3 0.0 0 1
从表2数据可看出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从表3数据可看出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8 5 8 5生理状况(分)7 8.2 5±2.4 5 6 0.8 5±1.3 2 5 7.6 4 4 0.0 0 1社会/家庭状况(分)8 2.0 5±2.8 5 6 2.3 3±1.4 5 5 6.8 5 7 0.0 0 1情感状况(分)8 0.0 5±2.6 2 6 1.7 7±1.4 0 5 6.7 3 4 0.0 0 1功能状况(分)8 5.7 7±3.5 2 6 5.0 5±1.6 5 6 1.6 9 6 0.0 0 1
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慢性疾病,经调查发现该病发生率高达15%-37%左右,同时也是引起冠心病及脑卒中等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临床上需对该类患者进行加强管理,继而起到控制病情进展的作用,对改善预后及提升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4];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疾病尚未彻底治愈方法,仅通过降压药物起到控制血压平稳的作用,但是患者往往需终身服药降压药物,易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出现漏服、随意增加药物剂量及自身更换药物等行为,继而导致血压水平发生波动,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为此在临床上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十分必要,可通过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度,让其明白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重点向患者讲解自行更换药物及随意增加药物剂量所带来的危害性,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且之前打下的良好基础全部前功尽弃[5];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适当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即在服药过程中由家属提醒与监督,以便于让患者更好的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对稳定血压水平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6]。
总而言之,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对控制血压平稳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