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丹
摘 要 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对微信用户线上行为和线下社交关系进行深入挖掘,从互动、协助、情感三个维度,探究不同的关系网络里各用户的社交行为。可以发现:关系的远近决定了用户间互动行为发生的频率;用户的交往行为将受到亲密程度和社交关系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没有交集的微信用户之间也能产生联系。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社交行为;社会关系;人际互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3-0019-02
現实世界里的社会关系是否可以通过虚拟网络来构建和维护?人们的网络社交行为是否受到其社会关系的影响?本研究将借助微信,通过问卷调查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试图对具有各种社会关系的微信用户的行为进行探入挖掘。
1 研究理论
社会网络概念最早是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提出的。他提出的网络概念主要是探讨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内部成员的行为,之后Wellman提出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看作是联结行动者的一系列社会关系或社会连接,构成了社会结构。
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搜集和分析行动者之间社会关系,直观呈现出个体间的关系图形及关系类型。关注行动者的关系结构如何作用于网络社交行为,而行为是否可以影响关系系统?如何影响关系结构?对此,本研究将从互动、协助、情感等维度呈现行动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图,选用中间中心度①测量指标来判断其在网络中的位置[1],关注行动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位置,侧重行动者社会关系结构对网络社交行动的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微信联系人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共计222名②微信用户接受问卷调查。对样本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2],根据问卷中微信用户的社会关系和社交行为数据进行整理及录入分析。
2.2 研究工具
为了实现社会关系的操作化,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操作性,研究从互动、协助、情感三个维度对社会关系进行量化。微信中的互动体现为会话、交流等人际互动行为。而互惠协助、情感关系是比互动更能体现社会关系的强弱。
互动情况:问卷通过“您与该微信委托人的关系?”“与微信委托人联系的原因”“日常联络的频率”等问题调查用户间的互动关系。
互惠交换:通过调查“是否会和该微信委托人分享各类资源”“是否会向该微信委托人获取各种消息或者寻求帮助”等问题,调查用户间的互惠协作关系。
情感强度:从问卷中“您的心情等情感状况是否会和该微信委托人分享?”“您是否会屏蔽微信联系人?”“拉黑或者删除联系人的原因”等问题可以得知微信用户之间的情感关系。
3 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47%的微信用户拥有50~150名的微信联系人,有38%的用户拥有超过150名好友的朋友圈,69.57%的用户会活跃在20人以下的群组内,而这一部分群组内部成员构成了群体交往的核心圈。高科技带来的便利让用户的交际圈越来越大,社交网络扩大了圈子范围,却未必有交流;拉近了成员间的距离,却未必增加亲密;引发了用户的社交天性,却可能会消耗沟通的能力。用户的群体交往行为将受到亲密程度和社交关系的影响。
3.1 互动关系网
如图1所示,基于互动关系而建立的网络连接,中心复杂密集,边缘分散且无交集的状态,呈现出亲疏远近的差异性格局,处于关系网中心的用户与熟人互动更为频繁,信息交流与传递更为便捷迅速。用中间中心度衡量行动者在互动网络中位置及其影响力。可以发现处于圈层内部的用户中间中心度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其他用户想要获得消息时对他们是依赖度较高,他们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信息的传递。
3.2 互惠关系网
在互惠协助关系网络中局部复杂密度大,而有部分却是孤立分散的情况。协助关系网络图呈现半集中,半发散的状态。即使是联系不密切的微信用户之间也存在协助关系。如图2呈现内部封闭外部开放的状态,内部用户之间存在协助关系,其发散的用户需要借助中介用户实现互助。关系网中行动个体获取协助与提供协助的难易程度不同:处于网络中心的节点用户寻求协助比边缘用户更容易,同时他们也会提供更多的互惠协助。
3.3 情感关系网络
根据情感网络的疏离程度,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型”以及“松散型”情感网络。“核心层”网络一般有2~4人构成相对独立的圈子,“松散型”情感网络虽然有明确的中心用户,但是圈子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情感联系。“紧密型”网络内部的用户归属感等情感强烈,彼此关系密切,外部不存在情感交流。基于情感因素而导致的用户行为只能在小范围内有影响。因此用户在交往行为上将受到亲密程度的影响,关系的远近决定着用户间交往频率和深度。
不同关系网络的融合改变着人们的人际互动方式,即从前的家庭和工作群体,发展到现在每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各类关系网络,其内部成员基于相似的社会属性倾向于内部交流。互动网络的形成并不是对身份的绝对认同,不完全取决于所在的社会组织。情感关系网络相对简单但是由情感关系连接的用户之间联系频繁、互动会更密切。且互动关系越强,对用户的行为影响越大,他们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圈子,每个关系网络里的用户都倾向于与内部的人达成协助互惠等行为。
注释
①中间中心度是指经过该点并且连接两点的捷径数与这两点之间的捷径总数之比。
②一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问卷份226份,其中问卷一共发放138份,回收问卷134份,回收率为97.10%,问卷二一共发放92份,回收问卷92份,回收率为100%。
参考文献
[1]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0-75.
[2]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黄炜,余辉,李岳峰.基于微信用户行为的分享预测模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11):89-94.
[4]马笑.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行为分析——基于受众心理特征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16(15):357.
[5]李其美.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J].今传媒,2015(5):97-98.
[6]曹珊.基于符号互动论的微信朋友圈使用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2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