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介分类的再思考

2019-08-29 02:59赵景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嵌入

赵景

摘  要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细分,传统媒介分类方法下不同类型的媒介彼此融合已经成为现实。业界的巨变没有引起学界的及时跟进,在《新闻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学校和教材仍沿用传统的媒介分类方法,学生理解困惑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媒介进行重新分类的需求。文章采用受众的官能、嵌入、场景心理感受等视角来重新定义媒介的分类,试图引入新的媒介划分方法,从而对已有的媒介分类方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媒介分类;官能;嵌入;密码媒介;自我媒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3-0001-04

1  缘起

《新闻学概论》是中国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内容涉及新闻的定义、分类等一些行业的基础常识,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前提。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内,经典的《新闻学概论》教科书中,新闻媒介的分类通常都是被区分为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较新的可能还加一个手机。这个分类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中毫无疑问是相当稳固且富有说服力的。根据新闻媒介本身的物理形态、周期、时效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个分类也和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吻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认知困境以及理论和现实的矛盾。

但,时代在变。传统的理论中,报纸是纸质的,广播是没有必要用眼睛的。但是在现在的真实社会活动中,业务形态开始发生改变。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广播还是杂志,都无一例外的拥有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种新业态。官方网页、App应用、新浪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都成为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业务形态、不同活动目标的媒体的标配。那究竟把这些新闻媒体归为哪一类才是对的呢?电子报纸到底算是报纸的纸质媒体类,还是算互联网产品?广播的App应用到底属于广播类,还是属于移动互联网产品呢?这是《新闻学概论》课堂上学生对于新闻媒介分类的最常见提问。学生的普遍疑惑即为本文的缘起。

2  本文拟解决的具体问题

1)如何评价经典理论中对媒介的传统分类?如果传统的媒介分类方法面临危机,有没有补救措施?如果要补救,到底是补充完善更好,还是重新推倒重来更好?

2)有没有什么新的分类方法?新的分类方法和旧有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3)新的分类方法能否解释并预测将来的媒介发展趋势?

3  研究方法

本文是基于日常教学而产生的思考,对象也是传统的理论课程,因此运用思辨的方法更适合本文的主题。

4  分析

4.1  传统媒介分类方法面临危机,亟待更新

中国目前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学科专业方向划分细致、开设数量众多①,如表1所示。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及相关专业公开课,《新闻学概论》是一门毫无争议的入门级课程。各大高校所采用教材关于新闻媒介分类的观点也是大同小異。比如:

在西方各国,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电影、戏剧。在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习惯上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1]。

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唱片、电影、互联网等都属于大众媒介[2]。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作为传播新闻的工具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他们之间可以互补,但不可替代[3]。

就新闻传播媒介的现实构成来看,主要是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具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通讯社、手机[4]。

虽然表述有很大的区别,但主要观点其实只有两个。一是从媒介本质属性的角度出发。大概可以分为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然后再各自细分展开去。不过,个人觉得,网络媒介如果从媒介本质属性的角度出发,应该也隶属于电子媒介这一大类。所以,严格的说,只有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两个大类。二是从媒介的具体形态出发,大概可以分为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书籍、期刊、电影、戏剧、唱片、手机、通讯社等。其中,又可以细分为没有争议的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书籍、期刊通常归于纸媒类,有时候报纸这个概念从广义上来说可能暗含了书籍和期刊。手机最近这些年也越来越没有争议。但电影、唱片、戏剧这样的分类角度则相对较少,主要是它们作为新闻的载体使用频率较低所致。通讯社虽然和新闻的关联度十分紧密,但它是具体的组织机构,而非媒介形态,这种划分方法其实有失偏颇。

所以总的说来,新闻媒介可以大概分为纸质媒介的书籍、期刊、报纸,电子媒介的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电影、唱片、戏剧可以承载信息传播的功能,但是它们主要是在娱乐等非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方面集中发力,对新闻的负载承担较少。

不过,这种状况目前面临危机,因为这个分类已经略显陈旧。原因就在于随着媒介技术的突飞猛进,技术融合已经成为主流。比如目前在美国的业界,对于期刊的定义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前所说的“定期发行的连续出版物”,而是一个媒体矩阵,现在的媒体已经是360度的全方位、无死角覆盖了。一个正在经营的期刊社所生产的期刊包含至少以下5种形式:1)纸质版+数字版;2)网络版;3)移动版;4)视频版;5)社交媒体版。如果从传统定义的角度出发,恐怕现在的这种组合矩阵是不成立的。而且,这五种分类法之间并不是严格的并列关系,如社交媒体版和网络版有很高的重合率,从定义的角度来说,也是不严密的。又如中国在2015年拥有很高收听率的郑州广播电台,就实现了广播传播活动的现场视频直播并网络化和App化。而且这并不是个案。人们对于广播的认定历来都是依靠且仅依靠听觉来区分的,那不仅能听、而且能依靠互联网看视频的媒体传播,究竟该不该认定为广播呢?还是互联网?还是同样以音画结合作为重要特征的电视呢?这种纷繁的存在形式对于原有的媒介定义究竟是有效加强呢?还是原地肢解呢?类似这种问题非常多。要厘清,就必须从源头着手。

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是全球对于媒介分类的普遍看法,它分类的标准也非常直观,即媒介存在的形态。当然也可以更粗放一点,从本质上来说,书籍、报纸和杂志统一归为纸质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归结为电子媒体。这个标准是载体的物质属性。当然也有关于媒体发展顺序而命名的第几媒体这种说法。比如互联网就被联合国认定为改变世界的“第四媒体”,相对于第一的报纸、第二的广播以及第三的电视而存在。无论是媒介存在形态,还是物质属性,或是产生的先后顺序,无不透漏着同一个框架,就是从媒介出发,从外在的世界出发,从受众的接触对象出发。而当新世界的技术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候,这种划分方法就会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逻辑上有时候就很难有说服力。因此,要界定当下媒介的分类现状,应该从厘清它的划分依据着手另寻叙述框架。

4.2  新的媒介分类观点

一个行为的发生,行为的主体和行为的客体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前文所叙述的划分依据,都是从行为的客体逻辑出发。因此,本文试图转换思路,从行为的主体——人——开始着手。从现代人使用媒体的习惯和角度出发,提炼出媒体在使用过程中的人类需求或是相关因素作为划分的依据。具体如下。

4.2.1  官能

在人类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系统中,眼睛、耳朵、鼻子、嘴、手分别对应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大系统。它们是我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官能,如果以它们作为区分媒介的标准,会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些基本的规律:

1)视觉和听觉是基础官能。传统媒介都以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为起点。后面的媒介发展都是以这两个为基础。

2)媒介的发展过程就是官能的叠加或替代的过程。

3)目前,就官能的角度出发,媒介的发展空白是嗅觉,其功能尚未开发。如果加入,其结果应该是革命级的。

以此为视角,现有的新闻媒介可以做如下划分:

1)单一官能媒介:传统的书籍、报纸、杂志和广播都是单独某个感官的调动者。在媒介的使用过程中有缺憾。因此,给了后面的媒介发展的空间。在目前的媒介现实中,单一官能媒介基本上处于衰退周期中。

2)双官能媒介:传统意义上的电视。综合运用视觉和听觉两项官能。这是前面单一官能媒介的发展方向。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媒介,无不都在找寻更多的官能融合可能。这个是目前媒介使用者频次较高的接触方式,是主流的使用习惯。

3)复合官能媒介:手机。手机是目前具体的媒介形态中,融合官能最高的聚合者。概率上来说,能满足的人群数也应该是最大的。它能综合调动人的各种感官,感受最多元,刺激最到位,因而能成为目前的媒介之王。叫它为核心媒介也不为过。因为现在的媒介融合都离不开它,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到达了手机就到达了受众。

4)特别说明:之所以没有将互联网纳入到这个范围,是因为在笔者看来,互联网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再是一种具体的媒介形态,而是一种媒介的存在背景。是目前所有媒介的基础。而感官结合越多的媒介,拥有向官能数量较少的媒介渗透的能力。

4.2.2  嵌入

媒介融合的重要表征就是两个甚至多个原本不是一类的媒介协同作战。对于很多人而言,所谓媒介融合,就是一种媒介形态嵌入到另外一种媒介形态中,有机结合爆发出新的能量。而评判一个媒介融合能力的标准就是嵌入程度和嵌入方向。

嵌入指的是在原有媒介功能、形态等方面是否加入了新的媒介品类,从而增强媒介表现力(更快、更直观、更多样、更生动、调动更多官能等方向)以及整体的竞争力。而被引进来的媒介形态称之为被嵌入。同时,因为媒介原有的物理形态属性的区别,所以在嵌入其他媒介具体通道时,会有所筛选,不是每种都嵌入。因而最终的结果会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根据深度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感官刺激、印象记忆、理解认同以及行为反馈等四个层级。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其实可以非常明显地将媒介分为嵌入媒介和被嵌入媒介。

1)嵌入媒介:包括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传统媒介。它们通常在现在面临着产业升级,有新时代下的共同困境,因而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嵌入其他媒介来完成自己的转型。选择的具体策略都是以媒体矩阵的形式来推进。力图在最大概率下网住原有的受众,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竞争。嵌入媒介在完成嵌入通道的升级之后,通常以媒介矩阵的形式整体集团作战。比较容易引起认知的混淆。

2)被嵌入媒介:包括互联网和手机,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新媒介(当然,现在也有观点认为它们是传统媒介了)。它们本身就是新媒体环境,因而在官能调动的多元性、各种新技术的运用程度等方面早就具备了先天的基因优势。因而它们是被借鉴、被引入和被学习的对象。被嵌入媒介是传统媒介的升级基础,并不需要嵌入通道的更新。同时,已经开始背景化和基础化,不会引起认知的混乱。

4.2.3  心理机制+场景占有

对于那些能全面接触所有媒介类型的人而言,一天24小时的生活场景无外乎这么几类:睡眠、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分别对应的生活空间是卧室(最具私密性)、书房、沙发、客厅等。由于人是社会性动物,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其心理机制会有很大的不同。从使用者的心理角度出发,可以进行如下划分:

1)本我媒介(密码媒介):手机、PC互联网。卧室媒介加书房媒介,使用者多在非常私人的空间使用,和本我最为接近。无论是搜索的内容、社交媒体的使用、还是私密情感的交流,本我媒介都是主战场。本我最为原始的欲望、爱好和个性得以彰显。因而,私密的本我媒介也是个性化定制內容的高发地。最注重用户体验以及反馈。不喜欢被打扰和被侵占。“我的”意识强烈。多数有密码。以情感交流、体验类内容以及短平快等浅度新闻为主。

2)自我媒介(公开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沙发媒介。使用者多数在相对比较公开的场合中使用,和自我的社会形象高度吻合。媒介消费的内容和社会身份有一致性,目的多为资讯的获取以及生活的体验。公开的自我媒介大多数不是个性化定制内容,但是和主流的价值观高度一致。拥有很强的公开性,私密性不强。可以和其他场景进行切换和融合,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场景。“我们的”群体意识更多,基本没有密码。以公共资讯,尤其是快速、声画结合,或者是深度新闻内容为主。

3)超我媒介(半公开媒介):杂志、书籍。沙发媒介加厕所媒介。随着电子媒介的急速发展,超我媒介的使用者相对没有那么多人数,但是大多都有对逻辑、精致、深度内容的追求。在思维方式上更加严密和逻辑,喜欢思考和阅读。好爱非常多元,内容偏小众化。对本我常有更高的要求。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的功能,更多的是出于自我的体验和要求。通常涉及很多小众的公共爱好。超我特征明显。新闻性内容占据较小的篇幅,新闻性弱化,生活化、观点性、娱乐性、非时效性内容为主。

5  再思考

新的分类方法产生于现实的困境。原来的媒介格局泾渭分明,所以不约而同都采取了客观世界的存在形式这种叙事框架,而技术的发展使得具体形式的分界越来越模糊,且区分越来越不重要。人们关注的是个人体验,而不是从什么上获得体验。对于原来的媒介分类,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习惯,没有必要完全推倒这种分类,因为它也是很多人交流的习惯和共同的语义空间。

但是在新闻学范围内,就专业的理解而言,有必要另起炉灶,给新时代的新情况以最新的注脚,否则难以解释目前的状况。

关于未来,媒介技术的发展仍然会大踏步向前。忽略形式,重視本质;忽略客观的分类,注重主观的体验会是趋势。而人的主观经验感知心理等方面可能成为突破点。以官能为例,目前所有的官能中,只有味觉尚未完全突破。这也给将来的媒介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不过就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困难非常大。

最终,将会是把人性注入到媒介的具体形式中。而媒介的具体形式都会长在一起。

注释

①文学专业信息,高考帮,http://college.gaokao.com/spelist/b10/s63?,2016年12月25日。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7.

[2]刘凡,杨萍编.新编新闻学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135.

[3]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9.

[4]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203-210.

猜你喜欢
嵌入
组织嵌入的限度与非公党建区域化策略选择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嵌入式融合模式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传播
农民合作社功能“嵌入”与村治模式改良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嵌入研究
小微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
医技预约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链服务
高校图书馆无缝嵌入教学服务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