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茂亮
摘 要 新媒体环境下,与集体记忆相关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全面梳理,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层次、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研究方法、引用率和下载率、研究内容等方面,探讨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存在着“引用率较低”“理论研究和探讨匮乏”“诸如口述史研究路径较少”等问题,并探讨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集体记忆;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3-0005-03
记忆原本是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通过心理实验等方式分析独立的微观个体,探讨其个人内心的“心理机制”“生理机制”[1]。1925年,“集体记忆”这一术语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框架》一文中明确提出,认为纯粹的个体记忆是不存在的。其对集体记忆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拓展了研究领域,开辟了记忆研究的新视角;二是提出了“集体记忆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观点,集体记忆是为当下服务的,即“当下的中心观”。此后便沉默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保罗·康纳顿注意到国家权力等社会因素对人们记忆的操控已经远远超过“集体记忆”所涵盖的范围,并将其概念拓展为“社会记忆”。与莫里斯·哈布瓦赫不同的是,康纳顿更加关注记忆的传承问题,诸如“纪念仪式”“体化实践”“刻写实践。”因此,记忆的“断裂性”和“延续性”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目前集体记忆研究已经覆盖了多种学科领域,例如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档案学、民俗学、哲学等。而集体记忆研究,在传播学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始于“沃尔夫·坎斯坦纳对当时记忆研究的反思,他指出,集体记忆的研究要采纳传播和媒介的研究方法,尤其要关注受众反馈”[2]。目前,传播学界对集体记忆的研究已经拓展到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个研究领域,尤其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媒体在当下的普遍运用。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媒体环境下集体记忆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全面梳理,为推动该研究进一步深入做铺垫。
1 研究现状
以“新媒体、互联网、在线”等关键词+“集体记忆”等形式,借助中国知网期刊、硕博论文数据库对文献进行检索,从数据的搜集情况来看,共有6篇硕士论文,占总篇数的24%,19篇期刊论文,占总篇数的76%(表1)。其中,2013年3篇,2014年4篇,2015年9篇,2016年4篇,2017年5篇(截至2017年9月)。最早的一篇出现在2013年4月的云南大学赵远娥的硕士论文《新媒体时代下“80后”集体记忆的研究》,该文主要考察“集体怀旧中集体记忆如何被建构以及对‘80后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新媒体环境下,集体记忆研究“还不成气候”,和传统媒体有关的集体记忆研究相比,由于兴起的时间较晚,所占比重仍然较小。
1)在研究层次上,核心期刊和非核心在数量上的巨大反差。19篇期刊论文中,经过笔者的详细统计,核心期刊有12篇,所占比重为63%,其中,CSSCI有10篇;非核心期刊7篇,所占比重为37%,包括2篇高校期刊、2篇学报以及3篇省级传媒刊物。从研究层次上看,新媒体环境下,集体记忆研究投放的刊物以高层次级别刊物为主。从中可以看出,新媒体环境下的集体记忆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而吸引研究者推进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2)在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上,存在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个案研究21篇,所占比重为84%;理论探讨4篇,所占比重为16%。理论探讨方面的成果仅有4篇,分别是胡百精的《互联网与集体记忆的构建》、李明《从“谷歌效应”透视互联网对记忆的影响》、张莉《“消失”与“重现”:新媒介环境中的记忆呈现》、孙洋洋《社交媒体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介入机制》。从中也暴露了理论探讨方面的严重不足,并亟待加强。个案研究的指涉对象主要有:6篇涉及80、90后青年学生群体,5篇文章在抗战纪念的框架下展开,包括抗战胜利周年纪念、南京大屠杀、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
3)在研究方法上,渐趋多元,总体上以实证研究为主,思辨研究较为薄弱。6篇硕士论文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19篇期刊论文一般以定量、定性相结合为主,不再使用某种单一的研究方法。新媒体环境下的集体记忆研究,除了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之外,还包括在线民族志方法,如《互联网与当代青年集体记忆的建构——基于90后“高考记忆”的经验研究》;社会网络分析法,如《在线集体记忆的协作性书写——中文维基百科“南京大屠杀”条目(2004—2014)的个案研究》;2013年復旦大学陈振华以访谈法所做的硕士论文《“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以大学生群体为例》等。
4)从引用量和下载量的情况来看,低下载率和低引用率成为新媒体环境下集体记忆研究普遍存在的现象。有12篇论文引用量为0;11篇论文引用量为个位数。2篇论文引用量为两位数:胡百
精[3]引用量为32次,下载量为2 073次;其次周葆华、陈振华[4],引用率为19次,下载量为987次。总的来讲,引用率较偏低,这说明论文的质量有待提高。从下载量的情况来看,经过笔者详细统计,范围在0~300次的有14篇,300~600次的有6篇,600~900次的有2篇,下载量在900次以上的有3篇。
2 主要内容
就目前的文献梳理来看,新媒体环境下,集体记忆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察新媒体环境下集体记忆建构方式。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如:黄正茂以“微纪录片传播”这种方式,探讨新媒体时代对台传播新形式。该文详细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如何通过“设置议程”“微视角”“轻灵的形象”“微言大义”等方式建构新媒体时代台湾青年集体记忆[5]。《新媒体时代的档案与集体记忆》认为“构建新媒体档案记忆平台”是新媒体时代构建档案记忆的重要方式,并深入分析“档案在集体记忆建构中的价值”[6]。
2)对新媒体在集体记忆建构中的作用、影响的探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如:周洋以“启东事件”为例,分析新媒体平台中的“新闻报道”和“网民意见”。该文认为,新媒体在社会运动集体认同形成个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范畴化”“唤醒并生产集体记忆”“生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提供不同类型话语间充分竞争的可能性”等作用[7]。《从“谷歌效应”透视互联网对记忆的影响》一文认为“互联网对人类集体记忆的影响 已经初现端倪”,网络虚拟社区不仅“扩大了互动群体的规模”,而且“实现了实时交流”[8]。
3)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集体记忆建构中的影响因素和介入机制。此处代表性的成果是《社交媒体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介入机制探析》,该文从“社会框架”“权力架构”“维系方式”三个影响社会记忆建构的因素切入,探讨“社交媒体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介入机制”[9]。此外,《社交网络的记忆框架——基于MH370客机失联事件相关微博的考察》一文从“内容”“途径”“格局”三个方面梳理了社交网络记忆形成与演变的影响机制[10]。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
1)除了胡百精和周葆华、陈振华的2篇成果外,研究成果总体上引用率偏低,一方面由于近几年刚刚兴起的缘故,时间跨度不是太长,另一方面,是由论文本身的质量造成的。
2)除了《从“谷歌效应”透视互联网对记忆的影响》等4篇成果之外,理论研究和探讨较为匮乏。
3)在内容研究层面上,除了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集体记忆建构的方式、特点、影响、原因、因素之外,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推进。
3 应对策略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和相关问题的呈现,笔者认为应对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善于吸纳和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并进行本土化创新。在全球互联网浪潮的背景下,国外一些学者对数字化时代人们的集体记忆也进行深入探讨,如范迪克、特萨·莫里斯-铃木、海伦娜·多娜沃斯基、安娜雷丁等。“海伦娜·多娜沃斯基通过维基百科讨论了互联网用户于在线百科全书的‘编辑之战中对前苏联历史话语书写权的争夺,以及记忆如何在社交媒体中得以被反复建构”[11]。而李红涛和黄顺铭关于《中文维基百科“南京大屠杀”条目(2004—2014)的个案研究》与该文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体现了要关注国际前沿,勇于吸納国外优秀成果,扎根本土文化研究。
2)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将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经典理论与集体记忆研究相结合。正如诺伯特·维纳所言:“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12]。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是李红涛和黄顺铭的《一个线上公祭空间的生成-南京大屠杀纪念与数字记忆的个案考察》,该文以数字记忆的“镶嵌性”:文化镶嵌性和制度镶嵌性为理论视角,考察“数字纪念空间的形塑”[13]。
3)除了常用的话语分析和文本分析方法外,还要善于寻找和运用如大数据分析法、在线民族志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新的研究方法。此外,“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成为未来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的重点”[14]。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为丰富新媒体环境下的集体记忆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进而从总体上提升研究的层次和质量。如周葆华和陈振华对上海市大学生群体的经验研究,[15]以“质化访谈”为主、“问卷调查”为辅,探讨该群体对“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较高的论文引用量和下载量表明学界对其所做的努力的认可和肯定。
参考文献
[1]张庆园.传播视野下的集体记忆建构——从传统社会到新媒体时代[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8.
[2]陈振华.集体记忆研究的传播学取向[J].国际新闻界,2016(4):112.
[3]胡百精.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3):98-106.
[4]周葆华,陈振华.“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以上海市大学生群体为例的经验研究[J].新闻界,2013(14):55-61.
[5]黄正茂.以微纪录片传播建构台湾青年集体记忆——新媒体时代对台传播新形式探析[J].东南传播,2016(5):18-20.
[6]马林青.新媒体时代的档案与集体记忆[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4(2):101-105.
[7]周洋.新媒体在社会运动集体认同建构中的作用初探——以“启东事件”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9-96.
[8]李明.从“谷歌效应”透视互联网对记忆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4(5):21-32.
[9]孙洋洋.社交媒体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介入机制探析[J].档案与建设,2015(3):4-7.
[10]施海泉.社交网络的记忆框架——基于MH370客机失联事件相关微博的考察[J].当代传播,2014(6):70-72.
[11]周海燕.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检讨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9):45.
[12]邵鹏.媒介记忆理论——人类一切记忆研究的核心与纽带[J].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1.
[13]李红涛,黄顺铭.一个线上公祭空间的生成-南京大屠杀纪念与数字记忆的个案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1):6.
[14]周海燕.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检讨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9):47.
[15]周葆华,陈振华.“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以上海市大学生群体为例的经验研究[J].新闻界,2013(14):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