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学

2019-08-27 03:40张宁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班会课古诗文德育

张宁辉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基,也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发挥古诗文的作用,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具体实践措施方面,教师可从情感目标和鉴赏方法、创设诗意情境、春风化雨般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实现立德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意境;德育人

一、披沙拣金、萃取精华

中华传统文化就像肥沃而厚重的土地,这块土地蕴藏着闪光的金矿,也含有刺人的石砾。我们必须观察、挑选、占有。《师说》云:“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这种开明的师生观即使在当今仍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相反,某些消极或不合时代潮流的落后思想应被批判。

二、切中肯綮、灵活结合

古诗文的内涵极其丰富:体现爱国精神、弘扬道德风尚、展示雄健风骨,或谈克己宽人、说自胜者强、道自省吾身,又或是唱真善乐曲、描唯美画面、写凛然诗情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紧抓课文精粹,融入课堂中。

三、联系现实、立德树人

课堂可以承载传统文化教育,而目的是让传统文化照进现实,在现实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至成为参天大树。在生活中,部分同学遭遇失败或人际遇冷,总会建造心灵的监狱囚禁自己,“心”陷囹圄,痛苦纠缠,却无法逃离牢笼。睿智的孟子早就看穿了事情的真相:“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先秦诸子选读·人和》第三则这段话可以解开心灵的枷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何尝不可以成为指引生活的一盏明灯?传统文化中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哲理都可以塑造师生玉质般的品格,让我们在生活中收获幸福。

四、制作班会微课,塑造品格

班会课可谓是德育讲坛,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发光发热的广阔舞台。教师可以针对班级学生的成长困扰、思想偏差等问题,创设微课,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矫正学生行为。由于家庭结构、家长教育等原因,班级同学在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自我独尊、自私冷漠、任性骄纵、独立性差、抗压性差,不懂感恩、理解、关爱他人等性格缺点。根据班级学生的性格、心理特点,借助優秀传统文化资源,设计班会课微课(主题):仁爱友善、推己及人、孝悌春风、礼仪和风、嘉言懿行、知行合一、反求自省、温良恭俭、自胜者强、臻于上善。

掬文化之泉,濯蒙尘之心。传统文化与古诗文课堂的结合,相得益彰。传统文化植根于语文课堂肥沃的土壤中,自会“枝繁叶茂”;而语文教学亦能从传统文化汲取丰富的营养,使教学的果实丰腴饱满。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6.

[2]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语文学习.2006(4):15.

猜你喜欢
班会课古诗文德育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