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文常教常新三例

2019-08-27 08:20周伟东唐惠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贝尔曼尾声范进中

周伟东 唐惠忠

一些语文教师由于工作繁重,兼以思维惰性,往往对教过多遍的课文不再系统备课,而是把以前的教案翻出来,老生重谈。其实,只要做工作的有心人,教学中新灵感的生成是完全有可能的。下面,笔者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面对经典课文迸发激情、引入活水,作出全新的设计,唤起师生全新的共鸣。

一、在陌生化阅读中寻求解读文本的新途径

陌生化本是西方文艺理论的一个概念,现在常常被借用来表达阅读的一种状态。通俗地说,陌生化阅读就是把阅读对象当作崭新的文本对待,把曾经有过的体验和认识搁置起来,使阅读主体和阅读对象之间形成一种距离。黄厚江以为,“不管是哪一套教科书,都有许多文本是我们比较熟悉甚至是相当熟悉的。但熟悉文本未必利于教学,甚至就因为熟悉而没有办法突破以前的教学思路。而对于这些文本的理解,也常常定格于已有的阅读理解。这对阅读教学是非常不利的。陌生化阅读,要求我们尽可能以一种空白的心态面对文本,要求我们在阅读之前首先将自己的认识进行‘格式化”[1]。

如教读苏教版必修二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一般教师会着眼情节的波澜起伏,以“遭遇”来建构教学进程;也有的会由物象(如眼泪等)连接悲情,从而揭示战争的残酷性。笔者最近重教此文,着意从“文本特征”入手解读小说,发现“索科洛夫的梦”才是抵达主题的最佳媒介。理由有三:其一,“梦”优于“泪”,“泪”只是伤心的表现,对文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而言,尚不足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梦”则包蕴着遭遇不幸的痛苦、被不幸遭遇所纠缠的痛楚以及摆脱战争阴霾的期望等心理;其二,“梦”具有较广的联系性,从索科洛夫的梦可延伸到所有“梦中人”,还可拓宽到情节发展的变化多姿;                                                      其三,“梦”是小说叙事艺术的凝结点,选择“梦”作为教学内容,可跳出人物、情节、环境的旧语境,开辟小说教学的新途径。

具体说来,课文共写了四次“梦”:第一次是索科洛夫在战俘营里“差不多夜夜——当然是在梦中——跟伊林娜,跟孩子们谈话”,这是生者与死人的梦中对话。第二次是索科洛夫找到儿子阿拿多里后,“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想:等到战争一结束,我就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就住在小夫妻那儿,干干木匠活儿,抱抱孙子”,这是幸存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第三次写梦是索科洛夫神情凝重地注视儿子遗容的时候,“现在想起来,连那些都像做梦一样:跟中校一起坐上大汽车……让我认出他就是我的儿子小多里”,原来现实就是一场梦,它无情地“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第四次是索科洛夫领养凡尼亚后,仍有痛苦缠身,差不多夜夜梦见死去的亲人,“而最常见的梦是:我站在带刺的铁丝网里面,他们却在外边……可是刚想拉开铁丝网,他们就离开我,仿佛在跟前消失了……”这是泪水浸染的不幸遭遇,更是泪水洗不去的战争梦魇。

这些梦(包括醒时的梦)出现在索科洛夫不同的生活时段和不同场所,以“我”的视角来叙述,其内容、意义、写法都不一样;梦与现实的強力反差凸显了人物形象、凸显了反战主题、凸显了作家的情感倾向。就此,教师可先设计问题“索科洛夫做了哪些梦”,再用“索科洛夫为什么会做这些梦”即时跟进,并启发同学认识到:做梦的何止索科洛夫一人?“索科洛夫之梦”辏聚的是一个人的遭遇,辐射的则是一群人的苦难。

二、在借鉴名家新解中觅得审读文本的新视角

《诗经》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毋庸讳言,“借助他人的尤其是一些名家的解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借助他人的视角来形成自己的新解读。如钱理群先生、孙绍振先生常常对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些经典篇目提出新的解读,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汲取”[2]。笔者就经典课文《范进中举》所作的设计,就受益于福建师大孙绍振先生介绍的一则资料:

明末高邮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数矣!子宜亟归,迟恐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何以书示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孙教授指出,《广阳杂记》中的这段记载应该就是《范进中举》的原始素材。他据此分析道:“在《范进中举》中,吴敬梓把袁医生治病神效法门改为胡屠户的一记耳光。这说明,在医生看来最重要的东西(‘你死定了的恐吓),在文学家看来是要放弃的。吴敬梓借范进中举这样一个突发的事件,把人物打出常规,让人物本来潜在的情感,得以层层深入的显现。”读到本则材料和孙先生的分析后,我眼前为之一亮:多好的一则素材啊!要是提供给学生,让他们拿来与《范进中举》作比较,小说文本的“形式”的独特意味不就抽丝剥茧般显现出来了吗?此外,孙教授在《范进中举:双重的悲喜剧》一文中还关注到了未选入课文的故事尾声:接着又有许多人来送田产、送店房,甚至投身为奴仆的,两三个月之间,范进家里不但陈设豪华,而且仆妇成群。他母亲还以为房子家具是从他人处借用的,叮嘱家人不要弄坏了。当得知这一切都属于自己时:

老太太听了,把细磁细碗盏和银镶的杯盘逐件看了一遍,哈哈大笑道:“这都是我的了!”大笑一声,往后便跌倒。忽然痰涌上来,不省人事。

课文删掉的,孙教授却挖掘出深刻的东西来:“范母之死,是范进中举昏迷的高潮之后的又一高潮。……大喜付出大代价,使悲剧的死亡,变成可笑。范进喜极而狂能得救,而其母喜极而亡却无救,其中包含着多层次的对照:一是,其母乐极生悲与其子乐极生悲、悲而复乐的对照;二是,死亡之悲,与整个富贵喜庆氛围的对照。多重对照,使结局的荒谬意味变得非常丰富。”“我国古典戏剧大都受大团圆模式束缚,但是《范进中举》却对这个模式有所突破,悲喜交加,大喜大悲交织。”之前读《范进中举》,我们可能都忽略掉了这个尾声,或者注意到了但也认同教材编者的删减。孙先生坚决地把被遮蔽的“尾声”给捡回来了,细细想一想,有这个“尾声”与没有“尾声”,“范进中举”文本所触及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会有质的区别。一旦有了上述参阅,课文学习流程的出炉就相当顺利:

(一)初读课文,要求读出真切的体验,并用一句话说说初读感受。

(二)填入成语,把下列对联补充完整: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    ?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      !

(三)问题探究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这一情节是否不够真实?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教师展示百度“疯子”词条,然后提问:心理学家认为,矛盾、危机、紧张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社会学家亦认为,重大事件和情境会导致心理疾病,抛除生理遗传因素,你能否从家庭、社会因素等方面为范进诊断病因?】

2.在小说中,范进中举是喜剧还是悲剧?猜一猜中举的后续故事如何。

(四)逐题交流

1.关于问题1(抽同学读第5段相关描写)

——(1)示例:我认为是真实的。这可以从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生活真实(家庭、社会因素)来说,范进热衷科举,孜孜以求,经过35年失败煎熬,突然成功,心理上承受不住,自然就垮了疯了,所以鲁迅说这是“会有的实情”。【他为什么会“往门外飞跑”?本能里要向外面的人宣布喜讯。】从艺术真实来说,因中举而发疯,是夸张手法的自然运用和讽刺手法的合理构设。还要注意:范进中举,周围人都不淡定了,只有报录人相对淡定;而从报录人话语中的“只因”(而非“或因”)、“只消”看,这种现象在当时并非个例。(2)比较阅读:同样是治疯病,“袁体庵”的故事与《范进中举》的治愈手段一样吗?文本传达出的东西一样吗?

2.关于问题2

(1)补充故事的尾声,相机展示鲁迅名言“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以及孙绍振教授的赏析。(2)师生达成共识:正如孙绍振所分析,有了范母戏剧性之死,才平添悲的色彩,才构成悲与喜的张力,更加冲击人的心灵,也会促使读者反问:我们身上有无范进、范母的影子?如果删掉尾声,可能只是强化种种“丑态”,只是一出鞭挞、讽刺的“喜剧”了。

(五)布置作业

诵读文中胡屠户说的话,试着评说一下胡屠户的一巴掌(“一个嘴巴”)。

三、在学生质疑中发现文本阅读的新问题

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今天,一线教师非常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而不仅仅满足于对教学预设的实现。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教学才能沿着科學的轨道行进;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智慧闪光,精彩纷呈。我们要在扎实预设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做到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笔者通常的做法是:鼓励学生质疑,进而抓住由学生思考所碰撞出的火花加以引导,让课堂真正动起来。

例如讲读名篇《最后的常春藤叶》,在梳理情节、分析贝尔曼形象以及要求“想象贝尔曼冒雨画下常春藤叶的情形”“请为贝尔曼这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写一则简短的墓志铭”之后,有同学提出如下问题:(1)贝尔曼在小说中的地位毋庸置疑,那么可以把小说标题改成“贝尔曼的杰作”或“贝尔曼救琼珊”吗?(2)有没有可能是琼珊的女伴苏艾让贝尔曼去画下最后的藤叶的?这两个问题很有意思,尤其后一问,虽然是非答案相对明显,但要说清其中的理由,还是颇为考验学生的赏读能力的。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暂不剖析“欧·亨利式的结尾”,将其留到下堂课),就让全班同学针对以上疑问各抒己见;而在师生研讨过程中,另有学生产生了新疑点——“是否有可能是苏艾与贝尔曼共同去画下那片叶子的”。于是,课堂上又有了新的讨论话题……

参考文献:

[1][2]黄厚江.语文教师的智慧阅读——谈谈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语文学习,2007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贝尔曼尾声范进中
最后一片藤叶
“范进中举”现实版
艺术的构思,绝妙的讽刺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打扫”只能用“clean”吗
《在路上》文楚安译本中贝尔曼“变形倾向”的体现之一
尾声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和醒世意义解读
《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