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构思,绝妙的讽刺

2019-09-10 07:22赵同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3期
关键词:范进中科举制度屠户

赵同泉

《范进中举》是2018语文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这部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文章以“范进中举”为核心,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遭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在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故事情节,平中见奇,一波三折,曲径通幽

小说以范进中举为线索展开情节,安排结构。基本情節如下:范进进学,岳丈祝贺—→借钱遭骂,范进偷试—→范进卖鸡,捷报到家—→范进发疯,屠户治病—→乡绅造访,馈银赠屋—→范进送银,屠户回家。这些情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生发繁衍,生动而深刻地展示了范进与胡屠户这两个各具特色的性格。

故事情节,虽是着眼于平凡小事,但由于作者巧妙的安排,竟平中现奇,具有一波三折的特点。老来进学的范进却被前来祝贺的丈人教训一顿,借盘缠遭骂却偷试考中,卖鸡之时恰遇喜报来临,大喜在身却疯病突发,杀猪的屠户偏能治好疯病,显贵的乡绅竟来茅屋拜访,一惯凶横的丈人居然对女婿千恩万谢。故事情节随着人物性格的表现逐步展开,人物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而体现出来。在闹剧中使人认清社会,讽刺之中引人深思顿悟,真有曲径通幽之妙。

运用夸张、对比进行讽刺,细节描写入木三分

范进中举惊喜得发了疯这一情节,用的是夸张的写法,但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的读书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如鲁迅所说的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可信的。它是作者对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的普遍心理的夸张描写和辛辣讽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对比手法表现在人物之间(范进与胡屠户)的对比和人物(胡屠户)自身的对比,主要运用于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作者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对范进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形象,跃然纸上。

运用精彩的细节描写,使作品生动形象增强讽刺魅力,在本文随处可见,最精彩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

提炼生活语言,准确、生动、洗练,如同白话

课文中有不少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如“现世宝”、“装大”、“平头百姓”、“撒泡尿自己照照”、“想天鹅屁吃”、“嗑西北风”、“劈手”、“尖酸”,等等。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提炼语言,特别是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既明白如话,又准确、生动、洗练。以描写胡屠户的动作为例:“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一个“啐”字(比“唾”更准确、更生动),可以说写尽了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对他的极度瞧不起。“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一个通俗的“扯”字,充分表现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

通过范进中举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是天壤之别。文章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猜你喜欢
范进中科举制度屠户
“范进中举”现实版
月夜下的逆袭
《狼》的寄托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范进中举》中的三“绝”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和醒世意义解读
《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张屠户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