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珍张 悦
(1民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甘肃张掖734500;2民乐县气象局,甘肃张掖734500)
甘肃省民乐县位于祁连山北麓,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地理位置在东经 100°22'~101°13',北纬37°56'~38°48'之间,海拔 1589~5027 m,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紧邻山脚的民乐县城海拔2300 m。民乐气候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0~7.6℃,有效积温1178.8~3053.6℃,年降水量155~501 mm,其中56.4%分布在7-9月,空气相对湿度50%~70%。总的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总量偏少,但相对集中。
民乐县西南部沿山区附近,草地类型植被丰富,气候比较湿润,蒸发量小,给大型真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菌类资源比较丰富。2018年夏秋季节雨水偏多,其中7-9月三个月降水量164.5 mm,7-8月最高气温26.9℃,最低气温11.4℃,9月份平均气温10.6℃。笔者在民乐县城周边的人工松林里采集植物标本时,偶然发现了大量色彩艳丽、有菌管无菌褶的伞形大型真菌,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
放大镜、显微镜(XSP-14A)、照相机、手机、野外采集工具锄、铲及包装袋等。
2018年9-11月,先后多次在祁连山脚下的民乐县北区公园、西区公园,张掖市滨湖公园等人工松林下采集到供试菌类子实体。标本现存放于民乐县职教中心学校现代农艺专业植物标本室。
野外采集标本时,记录子实体的生长环境、地理位置、海拔、子实体形态特征等。
9月上中旬所采菌不耐存放,容易腐烂。笔者曾在树下草丛中发现众多菌类已腐烂成为黑色的液体态,仅从残存的菇柄中可依稀分辨出它是菌类;9月下旬所采菌,在干制中基本能保持菇体形状;10月中下旬以后能采到干燥的菇体。
借助大头针、刀片等,以徒手切片法,在10×100倍油镜下,重点观察孢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囊状体类型,菌丝的形态、类型等特征。
该菌子实体肉质,伞形,棕黄色或棕色,具菌管,子实层为鲜艳的黄色,菌柄中生。盖、柄多有被虫、鸟、蛞蝓等取食的痕迹。鲜菇有清淡的菇香味,晾干后香味稍浓。
菌盖:棕色至棕黄色,盖径8~10 cm。幼时半球形、偏半球形,长大后渐平展。盖面光滑,湿时胶粘,常粘附有松针、草叶。菌盖黏液的胶性很强,11月采集的干燥菌体上粘有塑料条块,扯碎了也没能将其完全撕下来。盖面有辐射状排列的深棕色纤毛,如图1。菌盖表皮可剥下。菌肉白色,近菌管处渐黄。菌肉伤不变色。
菌管:黄色,直生或近延生。在放大镜下可清晰地看到,菌管延生的结果是,逐渐过渡为留在菌柄上的许多腺点,见图2。菌管易与菌肉分离,菌管之间连接较紧密。管口尖锐不平齐,大管口中含2~5个小管口,管口形状不规则,呈多边形,自菌柄向边缘略呈辐射状排列。
菌柄:中生,实心,上部色黄同菌管,自上而下由黄渐白,肉白色或近菌盖处黄色至淡黄色。柄短,3~4 cm,约与菌盖半径等长。圆柱状,基部稍膨大,无菌环、菌托,有棕色腺点(自上而下腺点渐稀),腺点的颜色与成熟菇体上个别菌管的管口尖端颜色一致。无黏液。菌柄伤不变色。
图1 子实体
图2 菌管及菌柄上的腺点
孢子:孢子印黄色,孢子光滑,长椭圆形,长宽比略大于2。
菌盖菌肉:菌丝有隔,少有分枝。排列方式乱而有序,相邻几束基本趋于平行。有很多菌丝尖。可看到部分细胞中的细胞器在活跃的跳动。
菌管:菌丝多平行排列,有隔。相邻两层相互垂直,呈栅栏状排列。对新鲜菇体的观察发现,大部分菌丝中有液泡状腔室;大部分菌丝中可见细胞质及各种细胞器,个别菌丝中除液泡外未看到其他的细胞构造。干燥菇体中没有见到这些特征。观察中发现一囊状体上弹出一个很小的圆球,大小约为孢子的1/20~1/10,初步判断为油囊体上弹出的油滴。菌管层中孢子量极为丰富。
菌柄:菌丝有隔,有分枝,多平行排列,未见到细胞中的细胞质、细胞器等。
几个不同地点采集的子实体全部来自人工移栽的油松树下,油松已移栽定植都在3~5年或更长。
采菇地点的树种并不单一,油松与云杉交相混杂,另有桦、柳、海棠等阔叶树及多种灌木。该菇唯独只在油松树下长成一圈或零星分布,其他树下或灌木丛中未发现。从9月初到11月初的两个多月间,笔者多次光顾相同的采菇点或不同区域的油松树下,每次都能采集到同一类菇体鲜菇或干菇。表明该菌只与油松形成严格的共生关系,属于油松的外生菌根菌。而且许多研究都证实,这种共生菌根菌的宿主具有单一性特点[1-2]。
采用宏观特征和显微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参考臧穆等人的研究成果,对采集到的子实体进行分类鉴定。
根据子实层具菌管,子实体肉质而非革质、木质、木栓质,菌盖在多雨湿润季节易腐烂的特点,可将其与多孔菌类相区分[3]。再结合子实体的宏观特征,即肉质菌盖的外形特点和颜色,以及子实层为菌管而非菌褶,进行初步判断,可将该菌归为牛肝菌类真菌[4-5]。依据孢子印黄色、孢子光滑、菌丝中没有发现锁状联合、菌盖胶粘、菌柄实心,为针叶树的菌根菌这些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臧穆[5]、李泰辉等[6]对牛肝菌分属情况的研究成果,初步确定该菌株属于乳牛肝菌属。
在时晓菲[7]的研究中,她又将乳牛肝菌属划分为六个组,对照乳牛肝菌属分组检索表,可以确定所采标本属乳牛肝菌组(Sect.Suillus)。再对照乳牛肝菌属各组分种检索表,认为该菌株的特征与草黄乳牛肝菌(Suillus stramineus X.F.Shi&P.G.Liu)的描述相符。
牛肝菌科的成员,其肉质子实体易于腐烂,且新鲜菇体易被动物采食,通常难于采摘到形态完整的标本[5],笔者在采集中也有这样的发现。但进入9月下旬以后,采集到的子实体在干制过程中基本能够保持良好的形态。据分析,原因有三:一是气温下降,菇体自身的代谢活动减弱;二是菇体含水量降低;三是气温的降低致使蚊蝇活动受限。笔者发现,菇蝇幼虫的蛀食可加快子实体液化的速度。
时晓菲认为,乳牛肝菌的多种特有类群,分布范围极为狭窄[7]。而在她的研究对象中,没有来自祁连山的标本。根据这个观点,笔者采集这个标本不一定是草黄乳牛肝菌。在其他针对祁连山菌类资源的研究中,也暂未发现有关祁连山乳牛肝菌的报道。限于笔者的认知水平和所用分析仪器的简陋,只能将供试标本初步确定为乳牛肝菌属乳牛肝菌组内的一个种,具体的种名或者是否为新发现种,有待于菌物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确认。
之所以在游人如织的公园内能时常采集到该菌的子实体,关键得益于大家对它的误识。伞褶类菇菌在当地常见,当地人统称为蘑菇。而这种管孔类的伞菌则并不多见,且因菌管色彩鲜艳,所以多被当作毒菇弃而不采。
笔者前期所采子实体常为菇蝇幼虫蛀食,且大多子实体都有虫、鸟、蛞蝓取食的痕迹,依此初步判断该菇无毒。亲自炒食(炒制中,胶性物质很多,易糊锅)及煲汤食用后无任何不适反应,遂确信该菌无毒,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