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微课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以《都是借条惹的祸—— 借条的规范写作》为例进行微课设计,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效果评价”的基本思路开展教学,反思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解决教学重难点和丰富中职语文教学素材、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特点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制作微课、根据授课内容判断是否应用微课等建议。
【关键词】中职语文 微课 反思 教学重难点 教学素材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B-0120-02
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教学活动,其核心内容是针对单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微视频,教学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内容简短。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引入微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改变传统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手段。笔者围绕中职语文课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在综合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中职语文课堂的质量。本文以微课《都是借条惹的祸—— 借条的规范写作》为例探索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到达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讲述、呈现的内容是一堂课的核心部分,是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或易错点,记录教师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及设备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时间为 6~10 分钟。因此,《都是借条惹的祸—— 借条的规范写作》的微课教学设计和实施如下:
(一)教学设计依据
借条是应用文写作的一个种类,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其本质上是一种借款的合同关系,作为诉讼依据、出现纠纷时的法律维权凭证。因此,学好用好借条对于学生将来的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学生意识不到借条的实用性,缺乏学习热情,加上课时少,不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偏重借条理论知识与基本格式的规范传授,学生动手写作案例和练习的时间较少,实训环节大多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效果欠佳。笔者针对应用文写作枯燥乏味的情况,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知识结构,运用手机、视频、班级 QQ 群、微信群,以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的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部分学生存在厌学心理。一些学生成绩差,自我意识强,但缺乏自控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参与性少。微课集图、文、声、乐一体,将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化为具体可感的有声视频,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的教学对象是中职卫校一年级药剂专业的学生,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应用文写作基本知识,对生活中出现的借个人或单位錢物的场景并不陌生,但由于年龄小,应用文写作知识储备不完善,对借条的结构和注意事项不熟悉,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往往容易上当受骗,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借条是非常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三维目标是:知识目标,了解借条的重要性;能力目标,掌握借条写作的结构和注意事项;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学会正确书写借条。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借条规范写作的结构和借条规范写作的注意事项,进而正确规范地进行借条写作。
(四)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效果评价”的基本思路,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对教学难点的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精心挑选与设计教学案例,使其兼具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能力。
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导入课程,播放真实的案例—— 朋友借条落款写“小名”,男子借款有去无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男子借款有去无回?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总结出借条具有法律效力,男子借款有去无回的原因:男子防范意识太差,借条写作不规范,落款签名必须与借款人身份证上登记的姓名为准,小名和外号都不行。
2.确定问题(任务)。借条是借到个人或单位钱物时给对方出具的凭证,根据男子借条写作不规范,借款有去无回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撰写一张格式规范的借条呢?通过师生共同解读教学内容,归纳出借条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标题写在正文上方中间的位置。正文开头空两格,一般用“今借到”开头;应写清对方的名字或名称,以及所涉及钱物的数量、原因等。在正文后直接写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据”二字,“此据”不宜与正文相距太远(以免被随意添加其他内容),一般不留空行。落款要写在正文右下方写明出具者的姓名或单位名称(盖章),署名下方写明日期。
3.自主学习。语文课堂不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这一环节,学生对借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笔者就以向同桌借 100 元充饭卡这个例子布置随堂作业,要求学生在 5 分钟之内完成。通过抽查部分学生的作业,笔者发现学生对借条规范写作的注意事项认识不全面。
笔者就地取材,选取学生的 4 个代表性案例给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学生指出错误之处并改正。由于选取的案例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在修改的案例中概括出借条规范写作的 6 点注意事项:其一,从哪里借。应写清对方的真实姓名或单位全称,并且要与身份证和营业执照保持一致。其二,借了什么。注明币种或贵重物品的品牌、型号等。其三,借了多少。借条上的款项金额、物品数量必须大写,且前后不能有空格。款项金额要注明币种,如“人民币”;金额后面要加上一个“整”字,且要写在同一行,以防涂改。其四,何时归还。借条必须写清归还期限,以免无理拖延。其五,落款签名盖章。借款人必须签写真实姓名并按手指印或盖章,借款时的具体日期。其六,不涂改。字迹清晰工整,只能用钢笔、签字笔或毛笔写,不能用铅笔或圆珠笔写;只能用蓝色或黑色笔书写,不能用红色或其他易褪色笔写。借条写成后,不可涂改。如需要改时,应由出具单位或个人在改动处加盖公章或私章,以表示负责。这样就轻松解决了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
4.效果评价。本次课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学习自信心增强,能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愉悦,在知识、方法等方面获得收获程度较高。师生之间的融洽度进一步加强,能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微课还有助于完善课后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完成由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5.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三个部分。课前通过布置导学案,在班级 QQ 群上传微课《都是借条惹的祸—— 借条的规范写作》,提出问题:为什么男子借款有去无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中播放微课,创设情境引出教学内容:了解借条规范写作的重要性;熟悉借条规范写作的结构;掌握借条规范写作的注意事项;案例点评。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掌握借条规范写作的结构和借条规范写作的注意事项,如从哪里借、借了什么、借了多少、何时归还、落款签名盖章、不涂改等重难点,进而正确规范地进行借条写作。课后通过班级 QQ 群“作业”功能,发布作业,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地巩固所学知识,实现课堂的移动学习。
二、中职语文课微课应用的反思和启示
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微课教学比传统教学的氛围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都较高。并且通过课后在线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知识吸收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课堂效果较好和师生满意度较高。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几分钟的微课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带着问题去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其二,在课前带着问题去学习,同学们相互探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其三,老师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或由从问题的不同细节去设置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一,語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它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而中职语文微课教学要以教学重难点为本、学生为主、信息技术为辅。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恰到好处使用图、文、声、乐等信息化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丰富中职语文教学素材,提高语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实现高效学习。
第二,微课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中职语文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掌握和熟练使用各种相关信息教育技术、方法,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在设计微课相关操作时尽可能简单,这样学生只需要借助计算机或手机就可以登录学习,实现“移动学习”。
第三,要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哪个知识点或情景适适合用微课展示,这个是关键点和难点。这需要老师对知识点重难点的把握及平时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达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特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把语文教学中的精华内容设计制作好微课,共享在网络资源中。
第四,对于学生学习而言,微课的用途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课后复习,巩固和深化;二是课前预习或课上自主、个性化学习。为了方便学生的使用,一般情况下,微课是以一个知识点为单位统筹设计和制作的。但并不是每一堂语文课都需要微课融入,应该是根据授课内容来判断决定,否则可能会画蛇添足。
【参考文献】
[1]钟绍春,张 琢,唐烨伟.微课设计与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顾国惠(1990— ),女,广西北流人,玉林市卫生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 。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