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陈梦瑶
摘 要: 安徒生童话通过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及蕴含于其中的美育色彩,给了儿童一个不一样的童年,让儿童从自己的视角了解世界。为了解决童话教学中存在的过度关注童话的德育和智育价值,忽视童话的美育价值的问题,本研究在分析安徒生童话美育价值的基础上,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儿童通过吟诵、参与体验、声像感知等各种活动体会情感美、感受意境美、品味语言美。
关键词: 安徒生童话 美育价值 德育教育
一、安徒生童话教学“缺失美”
在阅读和体味童话的时候,儿童应该深刻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美的感情。但是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知识灌输和道德说教,而忽略童话本身的美育色彩。
(一)童话教学中过于倾向德育。
童话是儿童感受美和体会美的重要媒介,在教学过程中童话仅仅被当作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语言教育的工具。有些教师往往从成人角度出发解读文本,用自己的判断标准告诉儿童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又能够得到什么呢”,这些固定的语言模式只从童话故事中蕴含的思想进行道德说教,忽略童话里对至善的亲情、真挚爱情和纯洁友情的歌颂。过于关注德育童话教学,势必远离孩子的现实世界,让儿童的童年缺失童真童趣。
(二)童话教学中过分倾向智育。
传统教学中,我们片面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认为只要让儿童认识其中的字词、掌握故事的情节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讲解童话的时候,教师关注的是里面的生字词儿童是否认识,对字里行间体现的语言美却置若罔闻;他们只是让儿童掌握故事的概要,学会复述童话故事,忽视童话中诗情画意的意境。童话教学中过于重视智育,忽视儿童作为一个群体的特殊性。
(三)童话教学中缺乏审美体验。
童话教学应该使每个孩子都进入童话境界中,体验童话提供的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给孩子们审美体验的机会。在童话课堂,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问:“小朋友们一定不要像故事的主人公那样,要做一个×××样的人,对不对啊。”这样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了童话中蕴含的道理。虽然这样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缺乏审美体验,导致儿童对童话中经典人物形象的认识过于空洞,无法理解作者塑造形象时蕴含的感情。
二、安徒生童话中的存在美
(一)安徒生童话之情感美。
情感是一部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者运用巧妙的语言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流露作者整篇文章表达的情感。安徒生童话到处充满着爱,据统计《安徒生童话》共158篇,无人物角色的童话88篇,占童话总数的55℅,有人物角色的童话70篇,占童话总数的45℅。这一数据明確显现在《安徒生童话》中,彰显了作者“孩童般的天真”和对大广自然的爱[1]。真、善、美是安徒生童话中永恒讴歌的主题,在他的童话世界里,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都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2]。
安徒生说:“爱和同情——这是每个人心里应该具有的最重要的感情。”安徒生童话里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牺牲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柳树下的梦》中的克努得、《海的女儿》中的小人鱼公主、《雪人》中的雪人都是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经典人物。一个美丽忧伤的故事在给儿童带来感动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追求的东西付出代价,愈是美好的东西,得到和守护它需要的勇气愈多[3]。读安徒生的爱情故事总带着悲剧色彩,总会让我们心中涌起一层薄薄的忧伤。
亲情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安徒生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为了亲人可以放弃最珍贵的东西,甚至是生命。《母亲的故事》的母亲和《野天鹅》的艾丽莎都透露着安徒生对亲情的渴望。亲人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面对亲人承受的痛苦和危险,每个人都会选择义无反顾,倾尽所有保护和关爱亲人。
友情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财富。在安徒生童话中友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徒生童话里的主人公都是因为自己的爱心和善良得到很多朋友的相助,最后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目标。安徒生对友情的重视来源于一生痛苦的经历,对友情的期盼和渴望是安徒生童话中崇尚友情的源泉。安徒生童话中对友情的赞扬让我们更懂得友情的弥足珍贵。
(二)安徒生童话之意境美。
丰富的经历为安徒生童话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诗人角色给他的童话染上了诗情画意;丰富的旅行经历也出现在童话主题中;戏剧创作经验使大量生活化对话出现在童话中等[4]。安徒生用一生的情感和思想构筑了一个绚烂而令人神往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里蕴藏和编织了无数个梦境实现孩子们的天真梦想。
“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的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又是那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要想从海底一直达到水面,必须有许多许多教堂尖塔,一个接一个地连起来才成。”(选自《海的女儿》)这段描写海的情景,虽然作者并没有刻意说明海的波澜壮阔,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精美绝伦的海的画面。在这个奇幻色彩的世界里,安徒生用丰富的想象给孩子们编织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
借助丰富的幻想,安徒生让这些可爱的人物生活在各自环境之中,构成一个个生动、活泼、有趣的故事,在人类和人类及人类和自然界的矛盾冲突中大胆展示他们真善美的品质。安徒生童话里的幻想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往往是一幅美轮美奂的场景,让人流连忘返。拇指姑娘那个光得发亮的漂亮胡桃壳摇篮,她的蓝色紫罗兰的花瓣垫子,她的玫瑰的花瓣被子,是读者童年的梦想,都出现在许多读者的梦里。
在安徒生童话里我们随处可见作者用一颗挚爱的心和丰富的想象,不知不觉地把读者带入奇妙的旅程,周游一圈后,豁然明白一些真理,大脑浮现的依然是一路上如诗如画的意境和画卷。
(三)安徒生童话之语言美。
安徒生童话不仅给儿童带来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情节,还有生动美妙的语言。平易又优美的语言、平凡又执着的感动及丰富充盈的诗情是安徒生童话的特点[5]。
“这是晚秋的季节,天气多雨而阴沉。风儿把寒气吹在老柳树的背上,弄得它们发出飕飕的响声来。”(选自《蝴蝶》)这是对晚秋季节的描写,虽然文字简短,但是读者能从中体会到秋的悲凉和主人公蝴蝶的无可奈何生活的悲惨。当这样的语言铺陈在我们面前,一幅悲凉的图画就展现在眼前,恰当的比喻及巧妙的动静结合使秋天有了生命力和深不可测的神秘感。
安徒生童话往往以孩童口吻切入,语言的儿童化是引导儿童进入作者描绘的奇幻梦境的入口,也是儿童了解现实世界的入口。《小意达的花儿》写道:“我的可怜的花儿都已经死了!”小意达说,“昨天晚上他们还是那么美丽,现在他们的叶子都垂下来了,枯萎了。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些童真的语言是安徒生童话的特色,以儿童的视角看待整个世界,是安徒生童话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
三、在课堂中尋找美
安徒生童话教学中对美育教育的忽略,使儿童的审美意识仍然需要强化。
(一)反复吟诵,体会语言美。
读童话的过程是儿童深刻体会作者表达和创造美的过程,作者的感情在读时传达出来,使儿童从读中领会美的乐章,受到美的感染,反复吟读可以增强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在安徒生童话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儿童反复吟诵,特别是蕴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让儿童品味文章美的语言。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这些句子里蕴含了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和对贵族奢华糜烂生活的批判,反复诵读这样的句子可以让儿童深刻体会到安徒生要表达的思想美。
(二)参与体验,体会情感美。
在体验感情美的过程中,教师讲述时要投入真情,不同人物要能从音色上做些变化,夸张地表现出不同角色特点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带领幼儿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积极投入作品的情感世界中,体会童话故事里描写的感情美。
教师可以引导儿童的体验,以局内人的身份呼唤和感召儿童,一起进入童话世界。对儿童进行一次“爱的教育”,让他们理解人世间的真爱与深情。
(三)声像感知,体会意境美。
安徒生童话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声像感知的方式让儿童体会到童话描写的意境美。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有感情地讲述、朗读,借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让儿童表演等多种途径,努力营造美的氛围与意境,使儿童进入审美意境,体会意境美。让儿童边听童话边听音乐,把音乐教学寓于童话教学之中,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但是童话故事离我们的实际生活比较远,教师可以让儿童观看以安徒生童话为题材的动画片,触发儿童对童话中美的意境的深刻体会。
参考文献:
[1]千玲玲.浅谈安徒生童话的艺术魅力[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122-123.
[2]黄芬.童话的力量——浅析安徒生童话对儿童成长的教育意义[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10-12.
[3]王娇艳.论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爱的教育[J].文史艺术,2010(5):274-275.
[4]强粲.安徒生童话与中国儿童教育——兼论安徒生童话作为语文教育资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8-9.
[5]王远年,周旭艳.安徒生童话的忧郁色彩[J].世界文学评论,2010(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