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行美育的必要途径是音乐教育。只有遵守好音乐教学原则中以审美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主要基本原则,才可以培养出全面人才,进而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为了更加顺利地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需要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将审美教育作为核心内容,通过德育渗透,最终使其德育和美育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美育和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结合问题,为从业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教学;美育和德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如今,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了音乐教育有序发展中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人才,由于各种学科所包含的知识不一样,所以,其自身教育的意义和内容也不相同。与音乐教育中的教学过程相比较,音乐艺术在赏析音乐作品本身以及教学导入、解读和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表现了启人心智和育人的情感。除此之外,它比艺术体裁的其他表现形式更加直接,可以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而且对人的审美情趣及情感体验具有深刻的渗透作用。
一、音乐教育中德育和美育的重要性
为了建设一种有社会规范、秩序和礼仪的融洽的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不会出现失信、失礼和失序的情况,于是有了德育的产生。其实,德育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与其在社会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几乎是一样的。比如,在进行音乐鉴赏时,如果没有规矩、礼节,不仅会影响到对音乐的学习,而且将会导致一连串的麻烦出现,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今,一种融洽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可以快速发展的前提。与德育主要偏向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使人可以拥有健康、平衡的精神状态。人的举止言谈和行为思想都会受到美育的影响,一个人只有使自身的行为和情感、感性和理性达到平衡,才可以拥有一个完好的人格品质。美育可以通过个人修养得到体现,人的个人魅力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修养与行为之中。完好的人格品质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是在相处时通过个人精神和谐来进行维护的,但,如果要实现自然和人的和谐共存,还要通过荀子所说的美育来实现。“乐”能令人的血气平和,进而维持社会、家庭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稳定离不开美育,这是当今社会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点。
二、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从某种方面来说,德育蕴含在美育之中,因为美育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而且可以使人们拥有崇高的品德。美育和德育直接与人们的品德和情感相联系,是人们追求完美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者关系紧密,缺一不可。但二者之间相联系的同时又是相互独立的。道德品质与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构成了德育,其所起的作用是美育所无法取代的,但在此过程中,美育又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否则将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德育与美育的不同是由道德和审美方面的不同所决定的。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德育与美育二者不能只重其一,要在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前提下,采取德育渗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同时,不要为了艺术而艺术,从而疏忽音乐艺术思想性的错误倾向。
三、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和德育的具体形式
(一)利用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如今,很多中小学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主要通过团体形式进行展示。例如,合唱是唱歌学习时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在器乐学习中,主要通过竖笛等乐器合奏的方式进行展示。此种教学活动的形式因为需要团队之间有良好的默契,所以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使其懂得集体荣誉,进而学会与他人进行配合,合作。所以,我在音乐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纪律严明、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我要求他们在进行合奏或合唱等活动时,要注意与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从而保障声音和节奏的和谐与统一,保持力度与速度的一致性以及声部的平衡,在此要求下,学生们就可以组成拥有共同情感和目标以及意志统一的团体,进而使他们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为了让学生们发现同伴的过人之处,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我会在每次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我是创作家”活动,让学生们组成多个小组,对教材内容从节奏、旋律甚至歌词方面进行改编,从而实现二次创作,这样即可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
(二)利用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我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美育,还非常注重启发学生自主地分析音乐教学中的歌词,从而掌握歌词所表达的内在思想。作为革命传统歌曲,如《黄河大合唱》《卖报歌》等,它们可以令人感受到革命时期的艰难困苦,可以引发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具有更强的思想性。当进行红歌擂台、班级歌咏比賽等活动时,《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雷锋好榜样》《军港之夜》等一首首革命传统歌曲唱响在校园中,表达出了学生们对祖国以及革命前辈的崇拜与热爱之情。
(三)利用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的教育
如今,许多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被编入到中小学音乐课本中,它们从古流传至今,不仅体现了我华夏文化的精髓,而且展现了我国不同民族之间特有的气质,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宝贵的文化财富。让学生们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并让他们为我们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但由于传统音乐流行的时代比较久远,与现在流行的音乐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就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让学生对传统音乐进行学习。例如,我告诉他们当初世界上非常有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完我国的《二泉映月》后,被里面所描述的意境所深深吸引,并曾说到应该跪下来听这样的曲子。这样讲述,不仅引起了学生注意和兴趣,而且使他们感受到这种音乐作品能超越语种、国界甚至空间的独特魅力。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讲述如今比较受欢迎的影视作品,如《十面埋伏》《花木兰》以及《嘎达梅林》等,让学生知道了解这些作品中都融入了传统的民族音乐,从而使他们想要更深入地探索了解这些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在此基础上,我再启发他们学会使用互联网,了解这些音乐创作的背景及其所隐藏的背后故事,并将这些音乐进行分类整理。
四、结束语
从上述可知,通过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达到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从社会的功能与性质上来看都是可以的。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艺术能力,需要对其进行音乐教育,整个过程是一个自觉审美的过程,它是在德育与美育的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素质培养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音乐教育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其在人的培养中的独特作用,需要进行高水平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佟圣金,郭春蓉.浅谈音乐学科教学中需重视的要素[J/OL].黄河之声,2019(2):106.
[2]王东涛.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思考[J/OL].黄河之声,2018(23):73-74.
[3]雷健扬.以美育德——论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及其实效性研究[J].音乐天地,2015(4):26-30.
[4]杨欢.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中德育和美育的演变[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4):65-66.
[5]高丽.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J].社会科学论坛,2005(9):138-139.
作者简介:李娟(1983—),女,汉族,内蒙古包头,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钢琴教育及民族音乐。